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陆游的家庭亲情诗,主要包括陆游与其父辈的情感生活,陆游自身的婚姻情感生活,陆游与其儿孙的情感生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的内容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互相影响着的,而最主要者,则是陆游对其家世传承精神的认同并身体力行。他的爱国热情,他的婚姻不幸,他的示儿诗作等,都源自于其家世传承精神这一最根本的元素上。  相似文献   

2.
论萨特关于社会历史中的人的存在张康之萨特是以思考人的存在状态而著名的。在写作《存在与虚无》时期,萨特是单纯从个人的活动和选择中去思考人的本质的,因此,这时萨特眼中的人,是处于社会和历史之外的、苦闷的、孤独无靠的人。到了写作《辩证理性批判》时期,萨特试...  相似文献   

3.
勿庸置疑.目前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已超过12亿人,其中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多达4500万.而且这个数字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还将进—步增加。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不尽人意,一些老年人为避免家庭冲突.隐忍自已的感情,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虽子孙满堂.但晚景凄凉。  相似文献   

4.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彭建渝“历史人学”是萨特在他的第二部哲学大作《辩证理性批判》中所企图完成的人学理论新建构,这种人学新理论不再基于一种纯粹的哲学本体论,而是基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实践。探讨萨特“历史人学”的出发点,寻找其思维发端,...  相似文献   

5.
萨特的“总体化”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特的“总体化”概念□张康之“总体化”是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在萨特本人看来,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范畴,才找到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即在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体的人作非理性的把握。然而,在萨特研究中,人们并未给予这一范畴以足够...  相似文献   

6.
韩文书 《传承》2009,(20):92-93
萨特作为20世纪法国杰出的存在主义代表,其前期的自由观是当时法国社会状况的哲学伦理反映。萨特坚持绝对自由观点,认为存在即自由、人的价值、意义等都是在人的自由行动中得到体现和实现;人的自由在选择中实现,人要为其选择承担完全的责任。萨特的自由观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但也存在形而上学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7.
萨特作为20世纪法国杰出的存在主义代表,其前期的自由观是当时法国社会状况的哲学伦理反映.萨特坚持绝对自由观点,认为存在即自由、人的价值、意义等都是在人的自由行动中得到体现和实现;人的自由在选择中实现,人要为其选择承担完全的责任.萨特的自由观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但也存在形而上学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萨特认为胡塞尔对康德的"我思应能伴随我们的所有表象"的解读过于浅显,其现象学本体论难逃阿喀琉斯的脚踵之灾;胡塞尔由于把"先验自我"统摄进意识的内部结构导致了三个明显的理论缺陷,其一破坏了现象学的明见性,其二存在笛卡尔哲学式错误遗迹,其三必然陷入唯我论困境;萨特在批判胡塞尔先验自我的基础上,重构了自我的超越性图式;通过先验自我的批判与自我的超越性图式的重构,萨特确立自己的现象学本体论出发点,对理解现象学本体论由胡塞尔向萨特的嬗变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理路。  相似文献   

9.
逯宇 《传承》2008,(16):104-105
自由伦理观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其中,责任观是其自由伦理观中的最后落脚点。本文在论述了萨特的绝对自由和绝对责任的关系后,从三个方面对绝对责任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绝对责任观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必将引导人们从尽责走到失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自由伦理观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其中,责任观是其自由伦理观中的最后落脚点.本文在论述了萨特的绝对自由和绝对责任的关系后,从三个方面对绝对责任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绝对责任观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必将引导人们从尽责走到失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部队中大学生士兵队伍的不断壮大.关注他们的情感生活.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婚恋观.成为基层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最近.为了摸清大学生士兵的婚恋现状.我们采取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对部队大学生士兵的恋爱行为、择偶方式、恋爱动机、婚恋取向、婚姻基础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短讯四则     
萨特将就任美国中情局亚太情报官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999年4月20日报道,美国国会图书馆负责中国事务的高级专家萨特已被内定为中央情报局主管亚太地区的国家情报官,不久将就任这一新职。现年约即岁的萨特,拥有哈佛博士学位,是一位在美国国会、政府及学术界极受尊敬的中国问题专家。他早年曾在中情局所属的外国广播部从事对中国大陆的政情分析,1977年加入国会图书馆研究服务处(CRS),先后任外交和政府两个部门的主任。去年还曾借调到国务院,任情报研究局中国事务处处长。现在的职务是中国事务高级专家。萨特的著述颇丰,其中许多…  相似文献   

13.
魏欣 《理论月刊》2007,(6):51-53
萨特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上的争辩,可以归为生存与存在的争辩。“existence”意味着生存,在萨特那里它形成了主题,而海德格尔的主题却是“being,”即存在。存在与生存的争辩将萨特与海德格尔区分开,揭示出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实质是生存主义,而海德格尔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14.
当萨特面对现实的困惑企图寻找一种可以解释历史的学说而求援于马克思主义时,他给自己设置的是一个终究未能解脱的悖论——“融合—剥离”的悖论:一方面萨特承认马克思主义为当代不可超越的哲学,自称存在主义只能作为一个依附其上的思想体系与之融合,并在某些问题上也的确改变了他的观念和学说;另一方面萨特却始终没有放弃存在主义,从方法论、历史  相似文献   

15.
萨特自由观虽然推行“绝对自由”,但其“自由”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宽广和美妙,要受到处境的各种限制,一开始就蕴含着“不自由”。为了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其自由观,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角度对萨特自由观中蕴含的“不自由”作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胡博  杨小玲 《时代主人》2007,(10):12-13
“我认为,与其更换树种,还不如直接将其修剪到安全的高度.或现在就开始将隔离带中的灌木挖掉一部分.使其间隙加大,增加通透性,也增加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7,(12):29-31
他喜欢萨特,但他更喜欢毛泽东。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他更渴望追求高尚,神圣甚至伟大。为追逐自由和梦想。他像亲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巨变的许多人一样.不停迁徙和自我流放。他立志为理想逐日天涯。他由衷地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论哭嫁习俗与《哭嫁歌》的风俗文化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哭嫁习俗是妇女对平等经济生活的要求和对理想的婚姻家庭的追求在风俗文化上 的反映,《哭嫁歌》是土家族和仡佬族妇女独特情感生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王琼 《理论月刊》2006,(8):124-126
让-保尔.萨特是法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哲学家。《什么是文学》是萨特著名的文艺论著。在这部论著里,萨特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前提,通过阐述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以及艺术创作的为他性和艺术家的责任等问题,全面系统地表述了他对文学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洞穿权色的血腥寒冰欲望乃人的本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情感生活不断丰富,情欲似乎不再是国人讳莫如深的话题。然而,男女之情纵然有亲情爱情和恋情,但潜伏其中的也不免有私情好情和淫情。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某些人道德沦丧腐化堕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