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以补充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定书》,同时声明:我国在加入《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时对该公约第十四条第一款所作的保留同样适用于该议定书。  相似文献   

2.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以补充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定书》,同时声明:我国在加入《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时对该公约第十四条第一款所作的保留同样适用于该议定书。  相似文献   

3.
海盗问题由来已久,目前的影响超出了所在国家和地区范围,成为全球性"病疾".海盗行为是一种海上犯罪,对其进行规制的国际法除习惯法的普遍管辖权外,更有海洋法依据,如1958年<公海公约>、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1988年<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1988年<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SUA公约)及其2005年议定书、国际海事委员会<关于海盗和海上暴力行为的示范国内法>等.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近年来,我国己相继加入或批准了一些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地防止和惩处恐怖主义行为的国际条约,如1970年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1年的《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现在,国务院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加入《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这类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将非法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安全、侵害应受国  相似文献   

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批准于1999年12月9日在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同时声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公约》第24条第1款的约束。二、根据《公约》第7条第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公约》第7条第2款规定的5项管辖权。但是,该5项管辖权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下3项条约不在《公约》第2条第1款第(a)项  相似文献   

6.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批准2005年4月13日在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同时声明: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批准2010年9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北京签署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的补充议定书》,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的补充议定书》暂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批准于1999年12月9日在第54 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同时声明: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第20条第1款予以保留,不受该款约束。  相似文献   

10.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同时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第20条第1款予以保留,不受该款约束。  相似文献   

1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1994年12月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予以保留,不受该款约束。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的批复国家计委: 国务院批准《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由你委发布施行。附:《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国函〔1995〕1号国务院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令第4号《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已于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发布施行。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锦华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相似文献   

13.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争端解决条款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京 《求索》2010,(12):155-157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关系的公约。强制性的争端解决程序是《公约》的独创和特色,但其有悖于《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水法文件所确立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不符合国际社会水道争端解决的惯例和实践,也不利于实现《公约》本身的目的和宗旨。我国作为众多国际水道的上游国,应当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水道协定的形式明确水道争端的解决规则,规避《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程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批准国际劳工组织1990年第七十七届大会通过的《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批准国际劳工组织1990年第七十七届大会通过的《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相似文献   

16.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加入于1997年9月5日经国际原子能机构外交大会审议通过的《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同时声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第2条(u)项以及第27条提及的“超越国界运输”的理解是:作为抵达国的《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任何缔约方在同意来自另一缔约方的国内实体的超越国界运输前,应当向该超越国界运输的启运国确认该超越国界运输已得到该启运国的批准。  相似文献   

17.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加入于1997年9月5日经国际原子能机构外交大会审议通过的《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同时声明:  相似文献   

1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1994年12月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子以保留,不受该款约束。  相似文献   

19.
危及飞行安全犯罪主要有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和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核心要素在于暴力行为是否危及飞行安全,该罪的性质为准抽象危险犯,该罪的司法认定应当构建飞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是公共危险犯且为抽象危险犯中的行为犯,我国刑法应当增设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  相似文献   

20.
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国家计委令第4号《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已于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发布施行。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锦华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五日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止牟取暴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