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生死之交邵飘萍与张季鸾两位先生,是我早年就崇拜的杰出前辈。在中学读书时,我曾如饥似渴地细读他们写的每一篇通讯和评论。一九二六年秋我入京求学,飘萍先生已于是年四月下旬被奉系军阀所害,真是‘缘悭一面’。张季鸾先生则是我从一九二九年调到天津《大公报》任编辑后,受他的指引和熏陶达十二年之久,直到他一九四一年病逝。‘同行相妒’、‘文人相轻’,报社的其他前辈对飘萍的生活细节每有微词。而季鸾先生于同业人物,从不轻于评议;谈到飘萍,总极口赞叹其采访之高明、写作之精闢和对恶势力斗争之英勇。但他从未跟我谈起他和飘萍的交情。去春(一九八四年),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新闻学论集》第七辑,刊有方汉奇先生的《发现与探索》,详记飘萍的另一夫人祝文秀所提供的有关飘萍的一些史料,使我大为恍然。文中有一节专门谈‘有关邵飘萍和张季鸾交往的情况’,说‘祝(文秀)文有两处提到张季鸾对邵的帮助,一处是在邵遭到皖系军阀迫害时,张建议他到日本去工作一段期间,以避其锋;一处是幫助邵把譔男闼屯毡?说明两人关系密切。’文中还转引了祝提供的细节:‘一、大阪《朝日新闻》原来聘请的是张季鸾,张把这个机会让给了邵飘萍,并向《韩日新  相似文献   

2.
凤章  玉龙 《台声》2004,(4):44-46
在徐家汇港汇广场的“上海人家”,作者邀请台商高产作家陈彬便餐一顿。因为,过几天他就要回台湾过年。 从火锅店的“老板”到台湾高产作家。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这一顿饭的时间,作者终于探了个虚实。 当我们见面后坐定的时候,他拿出了当时最新出版的大作《上海商机》,并认真地在扉页上写下了 无心,听者有意。“对呀,我要把“敬请凤章兄点评指正”、“敬请玉 这几年的‘酸’、‘苦’、‘辣’都写龙兄点评指正”几个大字。他告诉 出来,也算解解心头之怨气。”这作者,这是一年半时间里出版的第 里为什么没…  相似文献   

3.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3,16(2):85-85,93
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 ,以狂人之语 ,辛辣的文字 ,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 ,发出了打倒吃人礼教的强烈呼声。在《狂人日记》中他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 ]这种吃人的礼教突出表现在家庭伦理关系中 ,即夫权和父权。鲁迅先生对“节”、“孝”等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孝”是封建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鲁迅把被封建统治者扭曲了的所谓孝道与封建君权…  相似文献   

4.
‘平定是我的第二故鄉,’聯合國儿童基金會駐華代表巴克先生,偕夫人参觀訪問了他的出生地山西省平定縣時深情地說。三十年代,他父母在美國人办的平定縣城教會‘友愛’醫院當醫生。一九三五年,他就降生在‘友愛’醫院,他的兒童時代基本是在這里度过的。一九四一年他才隨父母回到了美  相似文献   

5.
今年八月,适逢金克木先生八十寿辰,我谨祝金公健康长寿,福祚绵长。金公几十年来一直是北京大学名教授,桃李满天下,蜚声国内外。五、六十年代,他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长,是我的老领导。现在我和金公虽然在九三学社都不担任具体工作,可是我仍不时向他请教一切,我们的关系一直在师友之间。金公参加九三学社是在解放之初,那时许德珩先生和金公在北京大学同事,而且都  相似文献   

6.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鲁迅一生反对思想禁锢和阅读强迫,但他死后却被竖立成一个“牌坊”。这是鲁迅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无奈。还原鲁迅不仅要把“神”还原为人,还要正视后人的争论:“鲁迅是黑暗的吗?鲁迅是否已经过时?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其实音迅从没要求不朽,相反,他盼望速朽。但显然,我们的世界依然存在先生所愤恨的“瞒”和“骗”。——题记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还是先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在学校放映的电影《鲁迅》,非常感动。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很不错,能拍成这样,是很不容易了。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因此我注意到编剧的一个陈述,即强调鲁迅“兼有‘儿子’、‘丈夫’、‘父亲’、‘导师’、‘朋友’等几重身份”,整部电影也是围  相似文献   

7.
正1971年,余光中先生在台湾写下《乡愁》,很多人通过《乡愁》知道了余光中,但却少有人知《乡愁》里,邮票与船票的另一端,牵动他的是江南水乡常州。"常州是我的‘母乡’,也是我的‘妻乡’,‘母乡’加‘妻乡’,那份乡情也不下于‘父乡’……"这是2003年10月10日,余光中发给常州市台办一份传真中写的回乡感言。他说:"常州给我的安慰与影响,从小就充满女性的娴雅与柔美。这一切,加上江南的水乡,历史与传说,莺飞草长,桥影橹声,妩媚了、充盈了我的艺  相似文献   

8.
1912年,陈寅恪先生第一次由欧洲回国,往见他父亲散原老人的老友夏曾佑先生。曾佑先生对他说:“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高兴你懂得很多种文字,有很多书可看。我只能看中国书,可惜都看完了。”寅恪先生告别出来,心想此老真是荒唐,中国书籍浩如烟海,哪能都看完了?几十年后,他在七十岁左右时对后辈说:“中国书虽多,不过基本几十种而已,其他不过翻来覆去,东抄西抄。”也与夏先生同感了。  相似文献   

9.
‘南方大港’——黃埔港是珠江口內一座壯觀的廣州外港,距廣州市區二十五公里。 孫中山的宿願早在十九世紀末,孫中山先生痛感西方列强對我國的侵略和控制,首先提出了‘實業救國’的主張。辛亥革命成功後,他在一九一九年所著《建國方略》中寫道:‘第三計劃主要之點,為建設一南方大港,以完成國際發展計劃篇首所稱中國之三頭等海港。吾人之南方大港,當然為廣州’。他又說:‘新建之廣州市,應跨有黃埔與佛山’。他計劃建設的‘南方大港’港址,就選擇在新建廣州市東南珠江河段的虎門至黃埔深水灣一帶。孫先生還高興地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借用‘精诚’二字作为公司开业的格言。”这是澳大利亚华人企业家马仲明先生今年6月在“北京东尼艺术精荟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上说的话。马先生在珠宝行业中苦心经营19年,成功地创建了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影响的珠宝、首饰制造和销售企业——香港东尼珠宝公司,凭的即是“精诚”二字格言;1989年,他联合美国和澳洲、南美一些国家以及台湾的朋友,在香港成立“真本国际集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向他的故乡广东省海丰县进行投资,为改变故乡的面貌而出力,凭的也是一片精诚之心;今天,他将自己的珠宝事业扩展到北京,并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尊师敬师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对教育和引导过自己的老师,他都始终如一地敬重、报答。他曾对张干诚挚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这样的‘寸草心’,是怎么也难报答尽老师‘三春晖’的啊"  相似文献   

12.
一粒种籽要在适当的季节播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发芽。一个人的才华要在适宜的环境里才能得到施展。从李明仁博士的生活和工作道路中,我看到了这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当我在黄海之滨青岛市的山东海洋学院见到李明仁博士时,我问这位到祖国大陆来的台湾留日学生:‘这几年您感觉工作顺利吗?’他扬起留着长发的头,高度近视镜后面那双不大的眼睛熠熠闪光:‘可以说是太顺利了,出乎意料的顺利。’说着,他冲我一笑,那笑容仿佛在补充他的言谈,告诉我他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任湖南省郴州市委书记的李大伦先生,工作之余热衷诗词、书法艺术,李大伦个性大度洒落,尤以草书感悟至深终成独家风范。几十年来,孜孜以求,正合诗人周星连所言:‘笔性墨性,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务也。’  相似文献   

14.
陈会文先生,在我少年时代的记忆中,他是我们家乡一带的名人。他一生未参加任何党派,说不上有什么轰轰烈烈,但学有专长,思想敏锐,教书育人,可以说桃李满齐鲁。现就我与先生数十年交往中的几个片断作些记述,以表我对先生的怀念之忱。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时总结历史说:“我失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津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个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他希望中共“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历史命题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仍然有着深远的警戒现实之意义,值得人们去深思。综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数千年历史,不知经过了…  相似文献   

16.
曾被郭沫若称为“近代第一”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有过一段很著名的“境界”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几句话的立意是很高的回忆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近三十年的经历,虽说不上有什么高尚的境界,但却是在不断追求和开掘这种境界。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我1979年在团里当新闻宣传干事,负责全团的新闻宣传工作,采写新闻稿件是主要…  相似文献   

17.
曾被郭沫若称为“近代第一”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有过一段很著名的“境界”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几句话的立意是很高的。回忆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近三十年的经历.说不上有什么高尚的境界,但却是在不断追求和开掘这种境界。  相似文献   

18.
虽有吹捧阿谀之嫌,并且也知道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文学自由谈“并不表明可以十分自由地谈文学——我还是要说:《文学自由谈》这本刊物办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读了登在这本刊物上的《自由之圈儿有多大》,“感觉“非常好。别的且不说,单看作者这么几句话:“我每每从报刊上读到一些文学写作者们自称为‘作家’,感到挺别扭。‘作家’是一种尊敬的称谓,因此只适用之于‘他称’,而不宜用为‘自称’,就譬如无论多么高级的‘科学家’,人家可以这样称呼他,他不宜这样自称。“好长时间没有读到这种让我特别为之一动的文字了,这次读到这样的文字,不仅格外地心动,竟还生了一点联想,也算是为那位作者的说法做一点所谓的“注脚“吧。即便像我这样对历史不甚了了的人也知道,我们的古人,稍微有些知识的人家(我想肯  相似文献   

19.
九月十四日上午,當我國建造的第一艘二萬七千噸出口遠洋貨輪‘長城’號在海濱城市大連下水後,記者特地來到幽雅綺麗的棒槌島賓館訪問了‘長城’號船東包玉星先生。在一個多小時的交談中,包先生的事業心和熱愛鄉土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次合作的美滿成果當記者在客廳裹會見包先生和他的夫人丁秀鳳、兒子包靜國時,他們的面部還漾溢着‘長城’號下水典禮時的歡樂氣氛。記者首先請包先生談了他對‘長城’號下水的感想。包先生高興地說:‘這艘船造得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得多,質量可稱得上是第一流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确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掉他,但结果是苦难塑造了他。20多年的“苦海”,4年零7个月的牢狱生活,被挑断了手筋,被打断了腿的韩美林,顽强地活了下来。他画了50多年的画,10多年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个用人名命名的美术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从书画作品到手工艺品,从钧瓷到紫砂,再到城市雕塑,作品的数目之多,是要以“万”为单位计算的。他的画很值钱,却从未获过什么奖;倒是他写的散文,一个奖接着一个奖地被捧回家来。 他达观,也幽默。我们谈话时,小狗跑过来了。我问:“是‘刘富贵’,还是‘二锅头’(他给狗起的名字)?”他说:“这个叫‘锅饼’,它太太叫‘烧饼’,都是吃的。前些时候,它们生了4个孩子,一个叫‘不吃’,一个叫‘白不吃’,一个叫‘不拿’,一个叫‘白不拿’。‘锅饼’总巴结我,对我好极了,长得很漂亮,群众关系却特别不好。”我想,这种达观应该是他历经磨难,未曾倒下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