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高峰岗 《春秋》2012,(3):47-51
我们正在进行着现代化的历程,我们的国家、社会日新月异.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传统文化。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传承古代文明?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既对得起子孙又无愧于祖先?需要我们认真的思...  相似文献   

2.
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批判性反思及其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科发展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在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与批判的缺陷:行政价值的偏颜、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基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基础以及当今行政改革与发展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认知的、价值的、发展的等不同角度对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进行超越与重构。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人格心理邢宗兰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人的心理与人格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研究人,研究人的人格价值观都得从文化本质中加以解释和剖析。当代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生活的人们无一例外地要受到传统文...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文化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来文化、市场经济制约下的社会不良文化、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光怪陆离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以及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兴文化等都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极大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及时更新观念,不断追求创新,积极探索对策,努力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文化发展环境,切实增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海巴根那 《前沿》2002,(9):59-61
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关注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是时代赋予我们民族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所以 ,担负着民族教育现代化责任的人 ,必须认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寻找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最佳道路  相似文献   

6.
清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李益荪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在这传统中,必然存在着一些优秀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着较高文化程度和...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做好这一点。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责献。  相似文献   

8.
吴松 《思想战线》2012,38(2):37-40
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道家学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一直浸润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支柱特立并行、三足鼎立,既和而不同又和合通融,既存在合流,也存在贯通,无论是合流还是贯通,作为"从根源上思维的形而上学"的道家学说都在其中发挥着主流文化的建构作用。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是将向自然无止境地索取作为人的幸福源泉的理论,这种理论只会将人类导向灾难,使人类陷入深层危机。阐发和传承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人文原典的精髓,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唐志君  覃小林 《前沿》2008,(6):85-88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潜在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其自我保存与现代化变迁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张力关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和谐文化为目标,发展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0.
甲:现代化作为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不仅使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发生巨变,而且人也将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这一场触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的变迁过程,必然制约和影响着青年社会化与发展,使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开展这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依法治国□谈振好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公民法律意识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受到文化传统的强烈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同现代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制约着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必须着力于改造和重构公民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第3期开始,亲爱的读者们跟随着大陆记者的脚步,入台湾越崇山峻岭,下平原海线。从寻找祖灵居所的泰雅人,到阿里山部落的热情邹人,我们可以从记者的字里行间领略到高山族各族群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传奇。然而,传统多彩的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之间正发生着难以避免的冲击与碰撞。因此,高山族部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靠世人共同的重视与努力。  相似文献   

13.
顾红亮 《探索与争鸣》2023,(10):10-13+177
<正>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包含着对于“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思考,内在隐含着一般意义的方法论原则,例如,前提、结果和过程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主体性和世界性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实践检验与逻辑论证相统一等。这些方法论原则不仅对于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极有裨益,而且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传承发展各自的传统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斯琴 《前沿》2013,(13):170-171,174
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培养人的使命与文化发展是不矛盾的.相反,发展人与发展文化是互动的过程.学校教育是发展文化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的传统理解就是教书育人,在当前多元化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不但教书育人,而且还文化育人,传承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应重新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纳入民族文化,消解学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学校与社会文化部门需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5.
苗伟 《长白学刊》2010,(3):141-145
伴随着公共性的凸显、合理性的确立和个体性的生成,中国社会逐渐由传统熟人社会、人治社会、农业社会向现代生人社会、法治社会、工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化、大众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积极走势,但也存在民族传统文化式微、意识形态安全凸显、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消极倾向。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构成当代人类文化存在的外在表征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创生机制。和合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和首要价值,走向文化的和合既符合中国文化固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逻辑,又是时代的文化旨趣和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6.
第一: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这样我们才有作为文化传承创新可能性的起点。中国的文化发展只能从中国本身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出发,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绝对起点,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传统”存在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之中,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使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然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一系列影响不总是积极的,还有其消极甚至恶劣的一面,这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扬弃其有利和不利因素,超越网络文化的现状,使网络文化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思想教育向亚良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06,(11):16-16
我们到革命老区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加强红色文化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创作生产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大力传播红色文化,编写出版革命传统文学作品,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突出红色主题,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表现为教育形式单一,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投入严重不足,红色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红色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够顺畅。  相似文献   

20.
城市核心竞争力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锐 《前沿》2012,(4):149-151
城市文化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目前,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弱化、同质化、管理滞后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进,包括强化管理意识、特色意识和环保意识,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借鉴与发展、产业与事业的关系,创造好资金、制度和人才等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