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十四史》中,元朝所修《宋史》成书草率,考订未详,遂使全书衍误缺漏之处比比皆是。笔者历经寒暑,伏案苦读,对《宋史·兵志》作了逐字逐句的校补,略有收获。今借本校学报之地,整理诸条,敬祈指教。 (1)(咸平)四年,诏陕西沿边州军兵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名保捷。(页4573行2) 按:此处“(咸平)四年,”为“(咸平)五年”之误。今考《长编》卷四十九《真宗咸平四年九月庚寅》载:“诏陕西民家出一丁,号保毅军,给资粮,与正兵分戍守城垒,遣御史吴茜与转运使同主其事,凡六万八千七百九十五人。其缘边军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号保捷。”李焘注:“吴茜奏所得保毅数,《实录》在明年正月己酉,今并书。”又《宋会要辑稿·兵》一之一载:“真宗咸平五年正月,侍御史吴茜言: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八年一月,毛泽东发表了他的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当时题目为“赠李淑一”,1963年作者改“赠”为“答”。本文将这首词统一简称为《答李》)。综观毛泽东生前亲自同意发表的三十九首诗词,其中《答李》这首词的初版本有三个特别之处,笔者称之为三“奇”。究竟是哪三奇呢?  相似文献   

3.
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李忠杰《组织人事报》2002.11 .16 “三个代表”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李君如(经济日报)2002.1 1.18 在“三个代表”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董德刚《经济日报》2002.11.18 中华复兴的伟大纲领 —十六大报告的理论创新王东(中国教育报》2002.1 1.20 中国如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胡鞍钢《中国经济导报)2 002.fl.19 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金冲及(人民日报)2002.1一19 高举“三个代表”旗帜余培源《解放日报》2(X) 2 .1 1 .19 十六大的理论贡献石仲泉《文汇报》2《X】2.1 1.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廉洁·清明·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洁、清明、公正,古人对此是很注重的,《书·洪范》云:“无偏无私。王道荡荡。”《荀子》曰:“公生明,偏生暗。”方孝孺《杂铭·牖》言:“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成语有“正大光明”、“公私分明”、“弊绝风清”、“两袖清风”等词,也是形容为人为政的廉  相似文献   

5.
玉良 《前线》1990,(10)
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有种主张“软性电影”的高论,很喧嚣了一阵子,最后被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电影工作者所击败。这段公案,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是不能忽视的。“软性电影”论有个妙语,说“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因为电影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肉体娱乐”和“精神慰安”。这主张付诸实践,也就有了产生于国难当头的软性恋爱片、喜剧片和侦探谋杀片。诸如《化身姑娘》、《花烛之夜》、《神秘之花》之类影  相似文献   

6.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肠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5月11日以《游仙(赠李淑一)》(1963年12月最后定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为题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词,该词是写给当时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这首词的背后蕴藏着一段非常感人的伟人情怀。  相似文献   

7.
黎里 《前线》1988,(10)
说也凑巧,《前线》的《三家村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和《学习与研究》的《三家村后学札记》(以下简称《后学》)都是10月“开张”的。但这里需要郑重声明的是:《后学》的出版日期是10月5日,而非《札记》的10月10日,以免有朝一日可能的好事者再有什么奇异的联想。1966年春“文革”始发,“三家村”黑极一时、横遭讨伐之际,中国竟不乏“聪明”的批判者,大张风水先生的威力,郑重指出:《札记》选定“双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诗刊》 1957年第 1号发表时 ,未标明时间 ,《毛泽东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 3年 12月版补上 192 5年。据考证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是 192 5年 ,应是 192 6年 12月。理由如下 :第一 ,毛泽东 196 1年 10月 16日手稿标明的写作时间是 192 6年。《毛泽东手书选集》影印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五份手稿 ,① 其中第一份手稿 ,即落款为“一九六一年 ,十月十六日 ,毛泽东”的那份手稿 ,在《沁园春·长沙》后 ,本来写有“一九二六年作。”② 影印时被隐去了。这样做 ,既使头重脚轻的“独立寒秋”一行字失去了支撑 ,…  相似文献   

9.
《求实》1987,(5)
马克思主义者在考察社会问题时,历来强调要科学地分析它所处的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因为“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9页)因而,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平素爱读闲书,爱辑格言,每遇精彩隽永之语,必赏之记之,把玩再三。近读《论语》,辑得“三戒”,读《汤显祖传》辑得“四香”,读《舌华录》辑得“五硬”,都是讲人生心得,却又角度不同,联缀一起,可取互补之功。  相似文献   

11.
蒋伯英《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卒读再三,并将其与研究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历史的另外几本著作:马玉卿等《毛泽东革命的道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以下简称“《道路》”)、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历史选择》”)、逄先知等《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以下简称“《毛谱》”)等,作一比较研究,觉得《报告》是一本有深度、有价值的著作。以下将观感写出来,希望能对毛泽东研究、党史研究的工作者们有所启发,对将毛泽东史、党史研究引向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关注起高官们的后院生活收支状况来了,这显然是多少官场腐败现象提醒的。一个人这方面怎么样,真也说明问题。于是,一位重量级洋大人、欧洲经济最强国的领导人、德国总理施罗德的生活收支状况,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著文介绍说(见《读者》2004年2期,下同),“格哈德·施罗德为了省钱,总是乘坐火车二等车厢(相当于我国的硬卧车厢吧?丁注)或者开着自己那辆大众牌旧车进行私人旅行。”以至人们往往能在乡间“看到一种奇特的景象:一辆老掉牙的大众牌汽车在前面开,一辆坐满保镖的防弹高级轿车跟在后面,中间隔着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8日图文报道:《助学长征到达遵义》《人民日报》2005年3月5日图文报道《助学长征路上的”布依族式婚礼”》《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报道:《贵州建成第一千所希望小学》《人民日报》2005年7月25日《中国之窗》图文报道:《贵州200名城乡儿童“手拉手”》●新华社2004年12月27日通稿《“助学长征”步行筹款团到达遵义》(图文)新华社2005年3月3日通稿:《助学长征路上的“布依族式婚礼“》(图文)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75年至1982年9月的著作)共47篇,417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10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93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的著作)共119篇,383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68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143次。 摘自(真理的追求)1999.3《邓小平文选》中的“社”与“资”  相似文献   

15.
韩俊卿同志在《“实现”是“价值”已有之义》一文(见《学习论坛》1994年第12期,以下简称“韩文”)中。对笔者在《学习论坛》陆续发表的几篇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应为“价值——价值实现”规律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提出商榷。对此笔者表示欢迎,愿意展开深入探讨,并希望有更多的同仁来参加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党史工作者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精神指导下,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历史进行了广泛而又认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表了大约600多篇文章,其中有学术价值的约200多篇,并开始出版了一批有关“文革”的专著,如《“文化大革命”论析》(金春明著)、《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谭宗级等著)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高皋、  相似文献   

17.
《党史博览》编辑部: 我是《党史博览》的一名忠实读者。自2000年以来,我对《党史博览》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做到细读深思,已经达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俗话说,“读史可以明志”。我从《党史博览》中,真正了解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更清楚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革命斗争、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艰难而又坎坷的奋斗史,从而更坚定了对党的信心。读《党史博览》,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  相似文献   

18.
尹学初 《唯实》2003,(12):99-101
自从周海婴先生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披露了一段“毛罗对话”后 ,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引来许多名人学者浓厚的讨论兴趣。这也许如周海婴先生所说“事关重大”(《鲁迅与我七十年》第 371页。以下引用此书简称《七十年》)的缘故吧。从去年底黄宗英女士发表了《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2 0 0 2 .1 2 .5《南方周末》)后 ,讨论的重点由“对话”是否存在的争论 ,变成了如何评价这一“对话”的探讨。既然“事关重大” ,笔者不揣浅陋 ,也深感有说几句的必要 ,并就教于诸位名家学者。海婴先生披露的“毛罗对话”是 :“1 957年 ,毛主席前往上海…  相似文献   

19.
读了1992年5月6日《人民日报》对赢得众人之心的好干部虞金江事迹的报道和评论员的文章,觉得,虞金江事迹感人,其所思所行,发人深省,与社会现实提出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了一番思索,想对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陈述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党的干部的政治本质,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1971年3月,马克思曾指出,工人阶级国家政权的一切公职人员应成为“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工人阶级国家政权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去追求升官发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6、335页)。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我国东北期间,一方面竭力推行奴化教育,抹煞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培养服从于和服务于其反动统治的“忠良国民”和汉奸、奴才;另一方面,对于胆敢表现出不满和反抗的人民则残酷地进行镇压.教育界爱国师生被以“反满抗日”罪名逮捕、毒打、杀害的不计其数.“安东教育救国会”惨案是其中的一例.1“九·一八”事变后,逃亡到北平的王化一(奉天省教育联合会会长)、朱庆澜(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等联合赵雨时(《新民晚报》社长)、梅佛光(奉天省立师范学校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