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与上一年持平,但是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出现剧烈动荡,各主要国家应对下一轮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贸易战"和逆全球化趋势还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5%。  相似文献   

2.
利益棋局多头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的中国经济注定是不平静的。有关"经济冷热"、"通胀通缩"的白热化论战尚未尘埃落定,宏观调控的举措便已接连发力、频频出手。随后开始的便是对如何调控的又一轮争论。从来没有任何一次经济决策引起过如此众多的反应和评论,空前复杂的声音表明,改革25年来,已经形成了多元  相似文献   

3.
魏加宁 《南风窗》2007,(20):63-64
宏观调控15年1991年的时候,我刚刚从日本回国,回国撰写的第一篇研究报告中,对当时的经济形势作出了一个判断,就是中国经济"正处于新的一轮大起之前夕"。后来证明这个判断是比较正确的。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当时我们经过紧张的调  相似文献   

4.
2010:低速增长走上分水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剑 《南风窗》2010,(1):68-70
<正>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正如各界此前所预期的一样,中央在大方向上仍然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5.
张墨宁 《南风窗》2013,(24):82-85
东亚的经济合作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然而,长久以来,美国在这一地区扮演安全秩序中心的角色,与中国积极推动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了安全与经济关系的割裂。未来如何形成可持续的"亚太价值链",将有赖于中国能否弥补安全短板。  相似文献   

6.
内政与外交是彼此关联、息息相关的。我国建国后外交分别有"一边倒"、"两条线"、"一条线"和不结盟、开放的四个外交时期,从内政与外交互动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三点经验与启示,即: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与外交三者的关系;在制定对外政策和开展外交工作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必须正确处理好内政外交的辩证关系,促进对外战略与国内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张迎红 《国际展望》2012,(6):121-134,146
本文主要论述了欧盟创新政策的主要发展阶段及模式特征,并阐述了欧盟创新经济的理论背景,分析了近十年来欧盟在创新经济方面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欧洲2020战略》及其行动计划《创新型联盟》,欧盟未来的创新政策将更加突出区域性和整体性理念,使创新经济成为欧盟未来"巧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财政补贴:兴奋剂,还是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4):65-67
财政刺激政策虽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需,但药效也随着政策的退出而快速消失。在经济下滑的形势中,中国政府重推新一轮刺激政策以求"稳增长"。除了重启基础设施投资之外,刺激消费是另一个重点举措。几百亿元的财政补贴投向了各个产业,以"节能环保"和"惠民"的名义,而获益的产业界又将迎来一阵狂欢。这样的刺激政策屡屡被使用,但其对真实消费的拉动,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政府部门却从不做具体评估,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监督也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韩国文在寅政府提出了三项主要的对外经济合作政策构想。"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是对未来半岛及周边经济功能进行远期规划。"新北方政策"包含中国,但因为中韩之间已经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其"增量"在俄、蒙,突破口可能是"东北亚超级电网"。"新南方政策"的重点在东盟和印度,与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部分地域相重合,在某些领域与中国形成竞争合作态势。当前,"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和"新北方政策"的最大障碍在国际关系方面,一旦朝核问题获得转机,朝韩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走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南风窗》2014,(23)
<正>美联储宣布结束量化宽松政策10月2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在10月份完成最后一轮150亿美元购债活动后,将不再进行此类活动。这一声明意味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历时6年,先后进行了3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将正式宣告结束。量化宽松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自从美联储实施该政策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理解"中国模式"的制度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转型经济学的角度看,"渐进-制度观"可以解释中国模式,这与"北京共识"的认识角度大致吻合.中国制度转型中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具有"内生性"特点,而俄罗斯在制度转型的政策和制度形成中体现出较多的"移植性".但制度的"内生性"与"移植性"是否兼容是"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今天,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成功在于实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特别是党的联盟政策。卡达尔在匈共十二大报告中曾讲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一贯的联盟政策对形成当前有利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并坚决地继续执行这一政策,是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的利益所在。"本文试图就这一重大政策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2,(1):25-25
2011年12月12日~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历年来召开得最晚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主要方向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和"惠民生"。总体调子为"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  相似文献   

14.
王小广 《南风窗》2013,(17):40-42
克强经济学就是通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而实现"中国梦"的一套新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处于新阶段、面临十分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寻求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海外投行巴克莱的专家首先提出了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的概念,用于描述新一届中国政府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叫什么并不重要,之前叫"新政"。这些表达仅是学术圈的  相似文献   

15.
王毅 《当代世界》2013,(6):49-51
法国总统奥朗德执政一年来,展现出与前任总统萨科齐不同的外交风格和政策,在低调中积极进取,在聆听中更趋务实,在合作中寻求独立。奥朗德提出"战略经济伙伴""、经济外交"等新理念,出访了欧非亚美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4,(1)
<正>剥开许多似是而非的话语,认真分析可以发现,此轮城镇化仍有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结构性问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将"新型城镇化"这一总理就任后就一直热倡的政策概念,正式带入了规划和落实层面。根据这次会议透露的信息,此轮城镇化政策的两大主要内容是,以解决目前半工半农的农民工市民化身份为主要对象的"人的城镇化",和以规划约束、平衡区域分布、集约、绿色等提高质量为目标,解决目前中国粗放式和不平衡的城镇化现状。  相似文献   

17.
特朗普执政后以"美国优先"为原则调整对外战略,对美欧关系造成巨大冲击。美国在贸易、安全、外交等各领域背离对欧政策传统,不顾欧洲利益、不听欧洲劝说、不屑与欧洲协调,对欧洲国家外交政策形成挑战。面对这一形势,欧洲已掀起一轮关于美欧关系前景的大辩论,跨大西洋主义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同时,欧洲对美"双重切割"政策初步成型。这一轮美欧关系变动是历史和现实政治作用的结果,是以杰克逊主义为底色的"特朗普主义"主导下的外交政策调整,是冷战后美欧世界观、权力观渐行渐远的结果,也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欧洲对美战略价值下降的表现。此轮关系调整涉及美欧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发展方向的分歧,触及美欧关系底线,影响深远。美欧关系的不确定性也给正处在十字路口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更多挑战。美欧关系的变动将加剧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危机。在继续积极引导美国、稳固中美关系的同时,中国应对欧洲外交的两面性和灵活性保持清醒认识,在当前国际秩序面临压力的背景下,继续做现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改良者。  相似文献   

18.
萨科齐这5年     
陶短房 《南风窗》2012,(10):54-57
无论5月6日第二轮选举结果如何,未来5年的法国政治面貌和行政特色将注定与"萨科齐的5年"形成鲜明反差——哪怕当选的依然是萨科齐本人。  相似文献   

19.
<正>策划人语当历史的大车驶入"十一五"的时候,中国的一轮改革已经进入尾声,经济增长亟需向经济发展转变,社会体制改革正待破题,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热议,有识之士开始讨论如何启动新一轮改革,寻找中国共识,共谋发展大计。让世界都措手不及的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既定轨道,"十一五"规划中的部分改革未能如期实现。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明年中国开始进入"十二五",同时担负着"十一五"重任的"十二五",既有着改革开放30  相似文献   

20.
张锐 《南风窗》2012,(17):74-77
时至今日,美联储并没有针对推出QE3的问题给出十分明确的答案,其屡次模糊的表态在吊足了市场胃口的同时也制造了未来巨大的政策想象空间。自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结束以来的8个月时间中,有关QE3的讨论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猜想狂澜。特别是在2012年世界经济大幅降档减速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QE3更是充溢着火热的等待与期盼。然而,时至今日,美联储并没有针对推出QE3的问题给出十分明确的答案,其屡次模糊的表态在吊足了市场胃口的同时也制造了未来巨大的政策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