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塑造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及国际秩序的变迁。国际太空事业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太空技术在将人类的活动空间拓展到太空领域的同时,它本身也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手段,对国际秩序的发展演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受到太空技术和国际局势的双重影响,太空秩序呈现出明显的冷战期间和冷战后两个阶段,具有强烈的军事和战略属性。冷战结束之后,由于太空技术的扩散,太空秩序由美苏两家垄断转向美国太空霸权下的"多极化"趋向,太空秩序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太空技术的扩散和发展,也加重了太空治理的难度,严重影响着太空秩序,给未来太空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增添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后冷战时代的太空军备竞赛业已出现,太空武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美国谋求太空霸权,企图实现太空控制战略;同时,太空缺乏危机管控协调机制,使得太空军备竞赛容易引发太空战.太空战不仅会危害太空的可持续利用,也会引发核战风险,导致灾难性后果.国际社会为阻止军备竞赛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是因美国反对太空军备控制,太空军控谈判陷入僵局.太空军备竞赛无法遏制,太空军备控制前景渺茫,太空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太空军备竞赛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3.
4.
5.
杜杜 《工会博览》2005,(22):18-21
聂海胜,这位从山村走出的宇航员,随着“神六”发射成功闻名世界,可他的情感生活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韩国太空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太空国家之一。韩美太空合作是促进韩国太空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解除对韩国导弹和火箭发展的限制,为韩国太空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建立太空政策对话、民事太空对话、两军太空合作工作组等机制,韩美双方在太空政策、太空产业以及太空安全等方面实现了较高水平合作。未来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系统、太空安全会成为韩美太空合作的重点领域。韩美太空合作将进一步加深韩美同盟关系,也会加剧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7.
国际航天热的动因及其国际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航天领域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苍穹深处,“月神”、“嫦娥”探月先行一步,印度“月船一号”随即而至,美国则誓言要重登月球;太平洋中,美军使用导弹防御系统击毁失控卫星,展示天战威力;市井之上,太空旅游的兜售声已经响起。驱动这轮发展热潮的有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考虑。各国竞相发展航天事业既带来了扩大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的机遇,也带来了太空竞争和冲突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外层空间条约》所确立的太空"全球公地"性质正遭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日益依赖太空;另一方面,太空技术也正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军事实力的倍增器,国家军事和安全战略的赋能器,国家软实力的展示器。随着太空活动的日益频繁,太空呈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太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太空环境恶化、太空资源稀缺以及面临太空武器化威胁,急需国际社会进行治理。为此,国际社会也提出了多项治理倡议,并进行了相当努力,也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实现全面太空安全治理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由于太空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质,一些国家希望利用太空技术提升军事实力,作为维护霸权和反对霸权的基础,无法就太空安全治理达成共识。国际合作是太空安全治理的唯一途径,不仅可以缓解频轨资源短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太空环境问题,更有助于禁止太空武器化,实现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确保太空的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9.
张草 《工会博览》2008,(20):40-42
2008年9月27日17时0分35秒,在之前的总计19分钟35秒的舱外活动中,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把中国人的第一个足迹留在了茫茫太空。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4,(24):91-91
<正>在一般的商品和服务上,私人公司的自由竞争可能没有疑问,但若涉及国家目标等重大事务,它就超过了私人公司的能耐,太空探索就是个重要的国家目标。现代以来,美国的保守主义当道,所谓的"保守主义",其实就是自由放任主义。它最核心的信念,就是私人企业的竞争乃是资本主义的最高价值,私人企业必佳,公有企业必差,必然贪腐无效率。在这种信念引导下,美国的一切功能都交给了私人公司。私人公司可能在一般商业上很有效率,但私人公司毕竟有它的局限。国家的许多职能其实是很大的,超过了私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向建成载人空间站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太空发展事业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进军太空对中国和平利用外太空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方正 《南风窗》2012,(25):94-95
射电天文学在21世纪的"爆发"不但是中国的更将是世界性的,它将带来宇宙论、物理天文学,以及射电探测技术等各个前缘学科的新纪元。今日世界千变万化,讲话得分外小心,否则很容易闹笑话。上月底我对一群商学院的校友介绍过去一个世纪宇宙论的飞跃发展,"想当然"地加了一句:这一切虽然精彩万分,但看来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所以国人绝少感兴趣,科研投入更是空白一片。当时前排有一位学员很礼貌地轻轻嘟囔"不是的,不见得……",我没有在意,他  相似文献   

13.
雷志华 《南风窗》2012,(14):22-24
在这轮太空探索的大国竞合中,中国无疑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参与者。一方面中国在空间大国中表现"抢眼",但另一方面中国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排除在重大国际空间合作之外的空间大国。一方面中国在空间作之外的空间大国。从6月16日发射升空到29日顺利返回,"神舟九号"13天的太空之旅注定将成为中国太空探索道路上又一里程碑。事实上,自2003年"神舟空之探索道路上又实上  相似文献   

14.
和静钧 《南风窗》2008,(24):78-79
空间军事家们都承认,飘浮于近地轨道上的永久性空间站正是打造本国新一代反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战争深度依赖空间技术的支持,卫星捕获技术、卫星致盲技术、摧毁敌方空间设施的激光武器以及微波空间技术都将以空间站为依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方亮 《南风窗》2012,(2):81-82
俄每年航天发射次数占全球总数的40%以上,却只能占到太空经济份额的3%。10多年的"饥饿状态"让俄无力搞技术上的探索与开发,不进则退,落后是必然的。自戈尔巴乔夫改革始,俄罗斯民族走过了一代人还多的时间。政治经历反复,经济难上正轨,红色帝国留下的家底日益摊薄。过去一年来,曾经辉煌无限的航天业连续经历失败,意味着老本已经吃光,俄航天业像这个迷茫的国家一样被迫重新上路。"政权回来了!"从2010年12月到2011岁末,俄经历了8次重大航天项目失败,其中不乏"进步"号货运飞船30年来首次发射失败使国际空间站险些陷入"无人驾驶"状态和中俄两枚火星探测器未按计划变轨至今处于下坠状态这样的有重大  相似文献   

16.
17.
清林 《南风窗》2008,(21):14-16
航天员能否出仓是决定能否建成空间站的关键,据推断,中国将在2015年左右建成一个永久性的空间站。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进程中,中国人已走进了这个队伍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19.
<正>2015年7月1日,美国与古巴政府宣布在两国首都互设大使馆,恢复断绝54年的外交关系。7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古巴驻美国利益代表处举行的古巴驻美国大使馆开馆仪式上,古巴外交部部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亲手升起古巴国旗。当日,美国与古巴重新互设大使馆。美古外交关系正常化是近年来国际关系中最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2015,(8):84-84
<正>(6月21日至7月20日)6月24—30日,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格鲁吉亚副总理兼能源部部长、"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党总书记卡拉泽率该党代表团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分别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