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撞坏了东西,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当然都要赔偿。可问题是,在城市的马路边、绿化带里,为何要种如此贵重的树?这一回,倒霉的是朱先生,那下一次,倒霉的又会是谁?还有,这么贵重的东西,随意栽种在道旁,就不怕贼惦记着么?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26日零时许,呼和浩特玉泉区五塔花园内,一名20多岁的女子不停往楼下扔东西,有家用电器,还有—些贵重财物。民警赶到现场后了解到,当天该女子在上网时看到一条信息称:2012年“世界末日”马上来临,在末日来临前,必须将家中贵重财物扔出屋外,其他的可以付之一炬。女子听信这条谣言,便做出了抛撒贵重财物的疯狂举动。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1,(6):38-39
一个人走进警署对警长说:“警长先生.昨天我曾到这里报告失窃一件贵重的珠宝,可是今天早上我们发现东西并没有丢,所以请你们不必再查了。”  相似文献   

4.
人一生会不会不犯错误呢?不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我们能做到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怎么做才能不去犯罪,不进监狱呢?大家记住要远离这五样东西:酒、色、财、气、烟。人犯错误,大都跟这五样东西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4,(24):33-34
4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辆车牌号为晋A51E65的黑色奔腾轿车就出了56次事故。平均两三天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这辆车怎么这么“倒霉”?  相似文献   

6.
魅力古榕     
那天,当我决定要离开荔波时。我不由自主地又一次走到古榕树下。我来寻找什么呢? 眼前有一种看不清的东西似乎就缠绕于榕树根下,是古榕的古风古韵?还是小城的个性魅力?我走过去,抚摸那粗壮而厚实的驱干,隐隐地有股气息流进我的手心。我松开手却又什么电没有看到。唯有金色的阳光站在古树叶上轻轻地舞动身姿吹响那支悠悠的风笛。  相似文献   

7.
崔晓林 《政府法制》2009,(15):26-27
“别人说,广西有两样东西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嘛;还有一个,就是传销。” “想成为千万富翁吗?来南宁吧,你要做的,就是先投入5万元钱‘入股’,然后租个房子住下来,再然后,你可以每天和朋友一起喝喝茶,一起吃饭唱歌聊天,闷了你还可以去旅旅游,够轻松吧?  相似文献   

8.
著名史学家余时英先生在美国耶鲁大学执教时,有学生对其学问之深厚非常钦佩,毕业之际专门向他讨教:“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想请教您,就是您那么博学,有什么秘诀吗?” 余时英笑着说。“有啊!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以前,都要问自己,今天又过去了,我今天有没有学到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门卫     
人若是倒霉,放屁都砸脚后跟——这不,机关门卫老张趁着月色晃回值班室时,脑袋便咣地撞上了台阶上的保险柜。“这是谁干的?咋把保险柜放在台阶上!”  相似文献   

10.
妙品 《政府法制》2009,(18):1-1
加拿大最大的电器零售商招兵买马。要进入这家公司,需先通过职业道德测试,我拿起笔一蹴而就。谁知第二天便被告知:没通过测试。怎么可能呢?我找到一位老移民咨询。第一道题是这样的:你在以往若干年工作中,有没有未经许可拿过公司的东西回家?A.从没有;B.价值不超过5元;C.价值不超过20元;D.价值不超过100元。  相似文献   

11.
张玮 《江淮法治》2009,(24):40-40
如果你家里来了贼,你不但把这贼给发现了,还把他给逮着了,你是不是觉得特走运? 加拿大多伦多中区华埠“金牛城”超市的老板陈旺不久前就这么走了一把运,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不但逮住了那个倒霉贼,而且把他结结实实给绑了起来,打算往警察那儿送。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青年时南北征战,扫荡群雄;当上皇帝后,又以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而著称于世,使唐王朝曾一度政治清明,民殷国盛。在整顿吏治倡廉惩腐方面成效卓著。其做法有以下两点:一曰“劝”,亦即教育。登基之初,他就告诫侍臣,要爱惜性命,不要贪财罹祸,他说:“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这里,他把贪贿之徒“见金银财帛”而“不惧刑网,径即受…  相似文献   

13.
“爸爸,炊烟是什么东西啊?”女儿捧着作业本问我。是啊,“炊烟”本不属于她们,年代相隔那么遥远,教她如何去理解?拗不过女儿,我讲起人们“取火”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拥抱自然     
何为自然?我查了辞海,其解释是:天然的,非人为的。苏轼《定惠院海棠》诗:“自然富贵出天资,不待金盘荐华屋”。此解释足以说明,天然的、非人为的东西.是最为宝贵的。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大多东西是人为出来的。在农村,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l一个谳出,现在1元钱能够买到什么?而今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200元高温补贴能够买到什么?矿泉水?风扇?清凉油?可以肯定的是,能够买到的这些东西,与高温下辛勤劳动的人们所受的辛苦之间,是难画上等号的。如何真正保障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的权益,除了简单的高温津贴,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6.
河南生猪“瘦肉精”案件被曝光以来,“瘦肉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瘦肉精”到底是什么东西?苊害几何?添加“瘦肉精”是行业“潜规则”还是个案?猪肉还能不能吃了?国家首席兽医官于康震就这些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7.
教训     
看到、听到的两件事,使我想到“教训”两字。 一件是1997年3月,鹤壁市原市长朱振江被判刑12年,这位农民的儿子为何会成为罪犯呢?他与记者的对话给人启发:“记者:你认为自己从当年跨进市长办公室到现在跨进这座监狱,是什么东西给你带来这么大的命运变化?朱:金钱。记者:你缺钱吗?朱:我不缺钱。记者:究竟是什么样的动机促使你这样做?朱:就是挡不住。记者:这个挡不住的东西是一种诱惑吗?朱:是一种诱惑。所以对这个问题我确感到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说实在的太沉重了,我至死都不会忘记它。” 另外一件是,一位曾在机关…  相似文献   

18.
虚惊     
“您是张局长吗?我是计委老王!”“什么!纪委?”张局长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纪委?纪委找我会是啥事呢?莫不是我的那些事被什么人捅到纪委去了?一时局长心里七上八下,心跳加快,以致手里的云烟掉到了文件上还不知道,竟把文件烧了一个窟窿。不会,绝对不会!我收的那些东西一无证人,二有发票,而目一件件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可谓“天知地知我知”,不会出纰露……莫非是……糟了,肯定是那个要我给他儿子转合同的老李头,当时他给我那个红包时,就很是不情愿张局长心里一阵紧似一阵,突然两眼一黑,脑子一片空日,什么出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韩长代 《政府法制》2014,(26):61-61
钱钟书无论是日常谈话还是平时写作,他那机智风趣的幽默话语总是脱口而出.无怪乎当年一位外国记者动情地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我还迷信钱吗? 1991年,内地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时,被他婉拒了。有人告诉他,拍了会得到一笔酬金的。钱钟书淡淡一笑说:“我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这东西吗?”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盛唐时期的开明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经常告诫群臣:“为臣贪,必丧其身。”他说,明珠没有不贵重的,如果用它去弹雀,岂不可惜?何奖品人的性命比明珠更宝贵,怎能用它来换取财物呢!并指出这种只顾贪图金银财物,不惜危害自己性命的愚蠢做法“实在可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