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定研究中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有关推定的研究存在三个误区:在基础观念层面,将推定混同于个案性的事实推定或法律拟制;在效果界定层面,无视推定类型的多元性,而对其效果做单一的甚至错误的界定;在价值评价层面,对刑事推定的适用持毫无保留的肯定态度,轻率地认定刑事推定与无罪推定原则之间并无冲突.文章认为,推定与推理在约束力的来源与是否具有普遍的强制性上存在本质区别;不应以单一的标准抽象地区分推定与拟制;推定的法律效果具有多样性,界定其效果须考虑五个因素;刑事推定在威胁无罪推定所代表的基本内容与价值的同时,又侵犯到被告人的权利,还可能涉及立法权的实质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已逐渐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资格考试之一。本文结合我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和专利行业的现状,对我国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进行了思考,并从考试的目的、考试的特色和考试的定位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两审终审与死刑复核相结合的刑事审级制度.但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这一审级制度已经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因此,对我国的刑事审级制度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对其进行改造,最终确立三审终审的刑事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适用目前仍然充满争议。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入手,充分论证了独立董事制度是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根拳问题应选择的改革路径。参照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定义、功能以及任免机制等均作了阐述和分析.并对现有独立董事制度的改进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立量事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6.
我国民间金融立法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作为官方金融的有力补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其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不相称的是,民间金融在法律上却一直未获得其应有的地位。随着民间金融规模的不断壮大,为民间金融松绑,在立法上给予必要的保护和鼓励,已经刻不容缓。文章对我国民间金融的立法理念、立法原则和立法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筹资模式和账户模式制度设计缺陷,资金来源结构错位,保费设计不合理、养老保障水平低,基金流失严重、保值增值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为使农村养老保险走出困境,应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行农村养老保险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应合理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体系,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entencing disparity under the sentencing guidelines in China. Drawing upon the firsthand data of 509 criminal cases from a county-level court... 相似文献
9.
我国侵权责任形式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一般做法,绝对权请求权应当与侵权责任分离,我国侵权责任形式也应分别纳入传统上的恢复原状和金钱赔偿之下。因此,我国侵权责任形式应当仅包括两类,即恢复原状和金钱赔偿。在采金钱赔偿主义时,我们应赋予受害人选择权,但其必须受诚实信用原则的限制,且在恢复原状不可能或者需要不成比例的花费时应当选择金钱赔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申诉规定的比较原则、笼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程序机制来规范刑事申诉案件的受理与办理,使得实践中出现了滥申诉、申诉难的不良现象。我国应该从申诉主体、理由、管辖以及申诉办理和监督程序方面进行完善,使刑事申诉的每一步骤纳入规范的范畴,建立起真正诉讼意义上的申诉制度,才能解决当前刑事申诉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巡回审判制度是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它所体现的“两便”和“三个面向”原则在化解基层纠纷、维护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提高审判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在普法宣传方面也彰显了独特的辐射效应。但巡回审判制度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运行尚显粗放,存在着规范缺失、效果不理想、缺乏长效实施的动力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法治化的制度设计,也需要在人才管理、物质保障、部门联动等方面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税法学>和<财税法学>两书的出版发行,就中国税法学的现代化的标志、体系和差距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就中国税法学现代化的进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判关系就是行政诉请与判决的关系,属于研究诉请与判决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范畴。一般观点认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一样,行政诉请对行政判决的制约作用,即行政诉请与行政判决的具有一致性,是由司法的被动性、处分原则、正当法律程序所决定的。行政诉判关系的一般观点以及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系统的逻辑论证以及忽视了行政诉讼的特殊性。构建行政诉判关系应当以主观公权利救济和客观法秩序维护两条主线重新认识。从主观公权利救济的角度看,主观公权利、行政诉权、诉讼请求、行政判决的关系从逻辑上总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从客观法秩序维护的角度,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与有效性并非一致决定了行政诉判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行政诉判关系是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张扬了"个人意思自治"、"自己责任"、"自己决定权"等私法自治的理念,开创了我国离婚登记从单位监管到自己责任的新时期,但也存在着自由有余、限制不足的问题。在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考虑保护弱势一方利益,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以确保法律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对范式的关注和重视是青少年犯罪研究自身趋向成熟的体现。研究层次不应选择过于宏观或微观的研究层次,而应选择更具涵摄力的中观研究层次;研究前提应定位于犯罪现象的整体、全部,而不仅是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的质量互变认识是研究的基础;明确研究目的,围绕研究目的进行讨论对青少年犯罪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死刑执行程序对死刑适用的限制以及人道精神体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死刑执行程序在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前同近亲属的会见、死缓制度、死刑执行的变更、检察监督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应当强化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前同近亲属的会见规定的法律效力、将死缓作为死刑执行的必经的前置程序、规范死刑变更执行的条件以及强化人民检察院对死刑犯尸体处理、停止执行死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权实现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实现模式,即环境权实现制度的结构或框架,而不是具体的制度设计。针对我国现有环境权实现模式理论的不足,我国环境权实现模式的新构想尤其要注意公民环境权利的合理设置、公民环境义务的合理分配、国家或政府环境管理职责的加强、环境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应当在科学认识森林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根据森林生态规律和林业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立足于我国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现实国情,借鉴俄、德、日等国家森林立法的先进经验,重构我国森林法的立法目的。具体而言一是优化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国土利用空间秩序,加强生态建设,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环境权益,建设生态文明;二是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三是调整林业产业机构,优化林业发展方式,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四是维护林农和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增加林农收入,增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均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中部地区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规制水平提升。据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各区域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