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书山径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出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开本:680×980毫米1/16字数:486千字内容概要本书是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家和公司战略家、美国公共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力作。这本传记介绍了江泽民同志的人生历程,尤其是阐述和评价了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国主要领导人的10多年中创立的历史功绩。在着重于国事活动的同时,也广泛涉及传主的家庭生活、业余爱好、人品风格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传主的风采。书页片断在工厂的岁月中,江泽民成了真正的领导者。他以身作则,虚心待…  相似文献   

2.
杭东 《党史纵横》2012,(7):38-39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作品《老人与海》,海明威获得了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本人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曾偕同他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荷恩,来华采访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由此有了他一生难忘的中国之行。  相似文献   

3.
据2008年12月10日的《光明日报》报道: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接受了《人权》杂志专访,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变化是人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是人的生活水平和尊严、价值的提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权事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中国人权状  相似文献   

4.
1905年,斯诺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城。1928年来到上海,此后有门年未曾离开中国。他曾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年曾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台湾等地采访,后任燕京大学新闻系教授。1936年他揣着宋庆龄的介绍信,冒着生命危险访问了陕甘宁边区,1937年7月完成《西行漫记》,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首次出版。这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情况的最早最详尽的报道,从而打破了国民党的长年封锁。1941年因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报导,被国民党反动派打击、被迫离开中国。1942年至1943年间…  相似文献   

5.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英文《Red Star Over China》),作者是被毛泽东赞为"老朋友"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于1936年6月初赴陕北采访,4个月后返回北平。1937年10月,他的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立刻轰动了欧美各国,西方舆论高度评价: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与描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全面报道了红军长征及陕北根据地情况,成为采访红色中国的第一位外围记者。继斯诺之后,他的妻子海伦·斯诺于1937年来到延安,再次系统地采访了红军长征的当事人,详细报道了众多红军将领的传奇经历。他们夫妇分别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和《红色中国内幕》,是外围记者早期介绍红军长征真相的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7.
1951年,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夫妇收到邀请,希望他们回到中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两人闻讯后,即刻动身,辗转从美国取道波兰,经过49天的海上颠簸,终于抵达天津港.直到2005年去世,爱泼斯坦再未离开过中国的土地. 爱泼斯坦,1915年4月20日出生于波兰,1917年随父母移居中国,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6岁时,他从英文报纸《京津泰晤士报》《北平时事日报》起步,开始了新闻记者的生涯. 上海、南京、武汉、广州……1937年到1938年间,爱泼斯坦在中国各地采访,目睹了这些城市被日军轰炸沦陷的残酷景象.日军的暴行让他受到强烈冲击,也让他愈发坚定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向东在接受《上海支部生活》2008年第1期采访时指出,作为国内第一个轿车企业,我们公司对中国轿车发展史、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小,因为我们将中国汽车国产化的问题解决了。  相似文献   

9.
1989年1月,上海《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陆定一,问他:我国的经济建设,从1956年三大改造以后已经32年,有些什么经验教训?陆定一从回顾历史谈起,分析了中国经济大起大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据程瑞华在2008年11月13日的《金融时报》上报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平认为:中国将来经济的增长点,不能学欧美国家,靠房地产和汽车来作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8月定价:68.00元《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出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开本:680×980毫米1/16字数:486千字内容概要本书是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家和公司战略家、美国公共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力作。这本传记介绍了江泽民同志的人生历程,尤其是阐述和评价了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国主要领导人的10多年中创立的历史功绩。在着重于国事活动的同时,也广泛涉及传主的家庭生活、业余爱好、人品风格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传主的风采。书页片断在工厂的岁月中,江泽民成了真正的领导者。他以身作则,虚心待人,对部下的错误从不揪住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对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品公司总经理刘能风而言,是丰收的一年:2月,他的石刻作品《媚态观音》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收藏;7月,石刻《玉印观音头像》在迎奥运民间艺术展上获得全国精品奖,并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11月,石刻《日月观音》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12月,获得“全国农村实用优秀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85,(1)
一九二○年十月,瞿秋白以卓越的才华,受聘于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担任两报的驻莫斯科特派记者,赴苏俄实地采访。在莫斯科,瞿秋白曾三次见到列宁:一九二二年一月,他出席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15.
<正>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一位并不怎么会说中国话、也不精通汉语言的国际投资银行家,10年前却因撰写《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这部著作,而声名大噪,一夜之间成为海内外广受关注的人物。笔者有幸在南昌见到了库恩博士,并且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记忆。虽然过去十年了,但回忆起来还是那样的亲切与清晰。晚上值班,"重用"《江泽民传》在昌热销图片  相似文献   

16.
正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赴西北进行新闻考察与采访。他以过人的胆识和才干,历尽艰辛,追踪采访红军长征,迅速、及时地向世人报道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消息。范长江部分通讯此后汇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在一年多时间内连出9版,风行全国。范长江创造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三个第一":他是在国内报纸上公  相似文献   

17.
西摩·托平是美国老一辈的著名记者,曾经担任过《纽约时报》编辑主任,现在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主持人,同时又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的教授,讲授国际新闻。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北平书信——部关于中国内战的小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出自这位在1946—1949年亲自采访过那场  相似文献   

18.
李海流 《党史文苑》2012,(15):41-43
范长江,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新闻界可谓如雷贯耳。然而,在台儿庄大战期间,他亲赴战场采访的往事却鲜为人知。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中外记者数十人陆续到前线采访。中国记者有《大公报》范长江、《新华日报》陆诒、《星光日报》赵家欣、中央社特派员曹聚仁夫妇等20多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有着辉煌的历史,是我们党团结教育引导青年的坚强阵地。从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回国后,任弼时曾负责编辑《中国青年》,发表过许多文章;解放前夕,他亲自指导了《中国青年》的复刊工作。他的一生与青年团和《中国青年》杂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中国青年》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对中国青年团工作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中国青年的导师"。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办公室里,名誉馆长王川平就其母亲刘谷音走出重庆企业改革第一步的话题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为我泡上一杯茶,然后缓缓地坐在沙发上。谈及母亲刘谷音,他停顿了一会儿,陷入深深的回忆中,又起身从一个黑色文件夹里拿出几份旧资料,其中包括两份载有刘谷音消息的《人民日报》、两篇人物专题报道和1期以刘谷音照片为封面的《管理与厂长》杂志。他指着其中一份《人民日报》说:"照片第一排中间的这个人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