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6日,海协就确认《港台海运商谈纪要》事致函海基会。函中说,根据我会委托,香港船东会赵世光先生等人经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张良任先生等人协商,拟定并签署《港台海运商谈纪要》,全文如下: 香港船东会赵世光先生等人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张良任先生等人经协商,就今年7月1日后在香港注册的商  相似文献   

2.
6月22日,钱其琛副总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国务院宣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七条基本政策。这七条政策,是我国政府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方针处理“九七”后港台关系的指导方针,也是未来特区政府处理涉台问题的行为准则。 钱其琛副总理提出的这七条政策,有利于维护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有利于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港台两地的共同繁荣,也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特别是在当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最近说,港台关系在“九七”后成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妥善处理好“九七”后的香港涉台问题,不仅有利于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示范作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4.
台湾“立法院”于3月18日快速三读通过《香港澳门关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台湾当局单方面以法律形式规范“九七”、“九九”后台、港、澳间关系之举。《条例》规定:“九七”、“九九”后台港、台澳间海运及空运都将继续维持“两地直通”现状;台湾与港澳经贸关系原则上仍采取直接往来形式,但却保留若干限制,以维护台湾利益。从《条例》的“立法”原则和基本倾向来看,它体现了台湾当局现阶段的大陆政策,也是台湾当局面对香港回归所采取的“鸵鸟政策”。首先,《条例》规定两岸直接“三通”前,在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香港…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最近接受了台湾“华视”记者采访,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以下是唐树备谈话主要内容摘录。 关于港台交往问题 唐树备说,钱其琛副总理1995年6月代表国务院宣布了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港台媒体习惯上称之为“钱七条”。我理解,“钱七条”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发展港台两地现有的各  相似文献   

6.
“九七”香港回归,在中国现代史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回归后的香港社会将有许多的“变”与“不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九七”回归, 香港社会的“变” 随着“九七”香港主权回归,意味着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时代的结束,中国朝统一大业又迈进一大步,香港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一页。 “九七”回归,香港社会将发生一系列同主权回归密切相关的“变”。  相似文献   

7.
问:你对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在九七年以后的地位有何评论? 答: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未来的根本大法,是在广泛征求香港各界意见后制定产生的。香港其它任何法律都必须服从于基本法。基本法对香港居民的民主、自由等权利作了明确规定。九七年后香港居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和自由将会得到充分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百家论萃     
经济专家看好“九七”后的香港从事港澳经济研究的学者们经过研究认为,“九七”后的香港经济发展将呈以下趋势。首先,香港特殊的市场中介角色将更为突出。“九七”之后,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的相互沟通将更为直接,而内地利用香港进行商业活动也将更为方便。其次,国际中心的地位将继续巩固。“九七”后香港与内地联系更加紧密,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地成为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腹地,这是其他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中心所不能比拟的。再次,香港将成为一个与内地发展紧密联系的国际科技开发中心。此外,“九七”后,香港…  相似文献   

9.
邢魁山 《黄埔》2007,(4):6-8
“九七”回归以来,香港作为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其政治发展、经济运作、社会状况等,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这当中,港台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且看法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每月要闻     
6月22日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第五次全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预委会主任钱其琛代表国务院宣布了中央人民政府确定的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七香港回归后,作为国际服务中心尤其是金融中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与香港经济导报社联合举办了“百日迎回归——香港金融中心前景座谈会”,就九七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与继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与会者均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表示有信心,认为香港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英国管治香港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13年前,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决定以“一国两制”方式收回香港主权。经过十几年的过渡期,香港社会稳定,经济持续繁荣。曾担心九七后香港前途而移民的港人,现在越来越多地回到香港,大量资金也随之回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国策日益深入人心,港人及国际社会对香港前景持乐观态度。1979年,邓小平在回答港督麦理浩有关香港问题时,第一次明确提出,香港主权一定要收回,但可作为一个特别地区来处理。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13.
“九七”后香港经济前景望□高群服随着1997年7月1日的到来,香港的未来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在回归祖国之后,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曾经创造了现代经济奇迹、并已成为亚太经济重镇的香港,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东方明珠”是光彩依旧,还是更加辉煌,抑或...  相似文献   

14.
应香港台湾商会的邀请,以全国台联副会长徐兆麟为团长的全国台联港澳访问团一行7人,于1995年1月11日至20日访问了香港、澳门.其间,访问团拜会了6家台商服务机构,并与澳门部分台商举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香港在两岸贸易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九七”后,随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只要香港继续保持繁荣、稳定,香港在两岸经贸往来中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论九七回归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李明章去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能否继续得到保持,这不仅关系到香港的繁荣,也关系到内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认为,九七回归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  相似文献   

16.
1840年香港和晚清政府剥离后,英国在香港建立了殖民统治,其压迫性的政治架构和权力运作状况,以及殖民奴化教育和功利价值导向,致使大部分香港人民对政治厌弃和疏远。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特别是“九七”前后,香港人民涌现出勃发的政治热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二、三代领导人和全体中国人民以高度宽容的政治精神,创立和实践了“一国两制”,使香港人民真正享有民主。香港人必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构建共同的政治价值观,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最近的法律界可谓一番热闹,前有P“九民纪要”,后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各项司法解释,更有《民法典(草案)》《证券法(草案)》等法律陆续面世,呈现出一幅“繁荣立法”的画面。作为法律人,一时间感慨万千,大家也竞相调侃:“专业选得好,天天是高考。”“一番苦涩味,专业不敢退。”“法律明星”很多,“九民纪要”属于最“亮”之一,尽管它不属于“立法形式”,也不属于司法解释,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热度。盖因“九民纪要”不仅规范了合同.公司,还规范了证券、信托、票据、金融消费者、破产.民刑交叉等司法实践的“一线问题”“一线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两岸要闻     
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1月23日晚,在出席温哥华市市长举行的“九七温哥华晚宴”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中国的统一问题时,他说,今年7有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我们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保持着香港的繁荣稳定。澳门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问题最终也会得到解决。中华民族完成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2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97穗港台澳新青年辅导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香港、广州、台湾、澳门等地的代表共七十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参加者大多是各地青少年工作、青少年辅导和青少年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20.
“九七”之后的香港警察及其与内地位安机关的关系1997年7月1日起,香港警察将不再称“皇家香港警察”,而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务处”。香港警队新警服将取消原警徽上的英王皇冠,而代之以紫荆花,“香港皇家警察”的字样也改为“香港警察”。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