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辉 《桂海论丛》2019,35(6):37-4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派、维新派、国民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根本不同的,前者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后者仅是为了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拥有最高目标(使命)和各阶段目标(使命)及任务。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得以践行,与中国共产党具备的一系列精神品质和掌握的重要方法密不可分。共产党员要通过加强个人修为和积极参加主题教育践行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群众》2017,(21):23-24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内容可将政治协商会议的当代使命归结为: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增进共识、促进团结,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展政治活动。其中前两项是政治协商会议的本体论使命,第三项是其国家治理系统内的使命,第四项是其终极使命。本体论使命是其他两项使命的基础。本体论使命存在的制度逻辑基础是和和博弈管理成本最小、参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人员具有政治精英的超然性、各界别代表人士的诉求表达与均衡有利于具体共识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初心""使命"已成为党中央使用的高频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主题内容,还明确要求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那么,如何理解"初心"与"使命"的内涵?其有何重要意义?一、初心和使命的三个层级人类幸福是马克思主义者本真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怎么才能幸福?"鹰击长空,鱼翔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近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中国共产党的"能",集中体现在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都始终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能够把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守与党的制度建设高度统一起来,在制度治党的视域中不断推动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基于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基本经验来看,这主要表现在以党章的形式不断巩固和升华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使党的初心和使命成为全党最基本、最普遍的党性意识;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融入制度治党,通过健全党内学习制度和强化全党学习能力来不断巩固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制度保障;不断加强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在根本上为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奠定了政治实践基础;以纪律建设为保障推进从严治党,有效防范了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政治偏离。  相似文献   

6.
<正>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为了让全党深刻认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对标对表党的初心使命,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人民公安的初心使命,对于全国公安机关联系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联系新时代的职责使命,完成好"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主  相似文献   

7.
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1月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全党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月11日,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举行,我区主题教育正式"收官"。但"收官"不等于"收场",党员干部必须持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相似文献   

8.
使命管理——管理发展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青年论坛》2002,(1):70-72
本文对使命管理这个新理念作了简要的介绍 ,阐述了使命管理的含义 ,使命管理下的组织任务、管理者 ,并对加入WTO和迎面而来的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更是青年使命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高度共生关联,能增进青年对自身使命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就内蕴而言,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在政治方位、精神特质、价值引领方面的同质性增进了青年使命的认知认同;就泉源而言,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在文化源流、理论源流、实践源流方面的同源性增进了青年使命的情感认同;就目标而言,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在奋斗主题、实践初心、世界情怀方面的同向性增进了青年使命的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0.
孙贺 《求索》2023,(6):29-36
根据所处阶段和历史方位确立文化使命并为此接续奋斗,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历史、理论与现实相互交织,促进了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出场。新时代文化使命是一个有机整体,既要科学把握各个构成部分的质的规定,又要联系地、整体地、系统地把握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要义旨趣。更好地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以新时代文化使命为战略牵引,牢牢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核心要件,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执政党、参政党还是在野党、反对党,其生存和发展都与其承担和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密切相关.政党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不是唯一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短期性与中期性和长期性相统一的.这是政党发挥政党功能的客观要求.执政党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履行的政治使命是主导性的,但是,参政党、在野党或反对党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应履行的政治使命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相反,在某个特殊历史时期或特定阶段,其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与执政党还具有重合或交叉之处,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使命担当,完成阶段使命的政党职能亦有所区别。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而言,认清使命、履行职能,既是时代召唤,也是现实要求。70年来,各民主党派的性质随历史变迁,经历了一个认知认定的演进过程,从友党到参政党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定位逐渐清晰明朗,地位逐渐凸显加强,职能也随之发展完善,承担起特定历史和不同时代的政党使命。参政党70年使命变迁与职能嬗变充分表明,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定位、使命担当和职能定位,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既有其一定的历史逻辑和内在规定性逻辑,也有其时代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9,(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的新方位新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坚持崇尚学习、崇尚创新、崇尚团结,切实提高政协履职能力水平,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担负履职尽责新使命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  相似文献   

14.
初心和使命孕育下的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的一条红线。揭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实质,解析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变革的内在逻辑,阐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法宝,即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的自我革命性,其本源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章通过对初心使命的历史维度探寻,追溯新中国成功之道的源头;对初心使命的哲学维度解析,阐明新中国成功之道的灵魂所在;定位初心使命的现实维度,筑牢新中国成功之道的基石,揭秘新中国成功之道的密码。  相似文献   

15.
仝杏花 《传承》2015,(3):44-45
开展好"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对树立高校党员干部及教师的良好形象具有指导性意义。应分析高校履行使命存在的问题,以"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从教育教学使命、学术研究使命、服务社会使命三方面的"严"与"实"实现高校使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前沿关注     
初级阶段的两大项双重使命我想提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所担负使命的特殊复杂性问题,希望引起深刻的注意。这种复杂性集中体现在两大项双重使命。第一大项双重使命,就是既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行政垄断问题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的使命和定位。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实施"精细化改革"战略,即针对国家国有企业明确其具体使命和定位,根据使命和定位具体监管和考核经营者,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类的泛泛的监管目标和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不久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对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眼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通过阐明国家起源、演进和实质,以及国家曾经有过和可能具有的根本目的和使命,阐明国家应有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文章提出,国家的目的和使命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全体国民都是好的;二是对一部分国民是好的,对一部分国民是坏的;三是对所有的国民都是坏的。文章认为,只有把全体国民幸福的普遍实现作为根本目的和使命,才是对全体国民都是好的。  相似文献   

20.
党性修养是一个不断锤炼与强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员要始终牢固树立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党性修养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坚持使命意识是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要在使命意识的驱动下,结合党性教育理论和工作实践,不断强化共产党员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纪律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