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来,美俄在波黑维和、北约东扩、裁减军备等问题上争吵不休,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俄双方矛盾日益增加,它们表明俄在世界事务中对美国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了.近来,美俄在如何实现波黑全面和平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新的较量.10月6日在美国威廉斯堡闭幕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决定,派遣一支以北约为主、多达6万人的多国部队前往波黑取代目前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其中一半来自美国,由北约统一控制和指挥,以监督停火和制止违反和平协议行为.北约允许俄参加多国维和部队,但是,如果俄不愿接受北约统一指挥,则只能给俄罗斯部队某些与军事行动无关的任务.但是,俄罗斯认为自己为调解前南地区冲突所作努力比西方任何国家都要多,俄主张同北约建立联合维和部队,由北约将军和俄罗斯将军共同指挥或轮流指挥,多国维和部队应根据协商一致的计划行动,部  相似文献   

2.
从8月30日至9月1日,北约空军总共出动了500多架次飞机,对波黑塞尔维亚族的军事目标进行狂轰滥炸,严重破坏了波黑塞族的一批防空、雷达和导弹基地以及指挥所、弹药库和通讯设施.这是北约成立46年来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行动.与此同时,多国快速反应部队也向30多个塞族目标发射了1000余发炮弹.北约采取这次军事行动的由头是8月28日在萨拉热窝发生的流血惨案.据报道,一颗炮弹在市中心爆炸造成37人死亡、85人受伤.联合国维和部队经过调查后认定炮弹发自波黑塞族阵地,但波黑塞族军方一再否认,并说这是波黑穆斯林使  相似文献   

3.
陈贽 《瞭望》1995,(40)
最近,围绕北约的话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8月底开始北约对波黑塞族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另一个是进入具体研究与磋商阶段的北约东扩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来,这两个并非直接发生联系的方面却交互作用,使自今年6月以来曾一度缓解的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又趋于紧张.今年5月31日在荷兰举行的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上,俄国外长科济列夫代表俄罗斯政府正式签署了与北约的《双边军事合作计划》和《关于双方建立定期公开磋商协议》两份文件,使俄罗斯真正被纳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这一框架计划.会上,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并未松动,而北约亦表示东扩计划不会更改.但在重申俄罗斯对北约决定“没有否决权”的同时,北约也表示将就“关于欧洲安全的所有重大问题”与俄罗斯进行磋商.可以说,双方合作的气氛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谢荣 《瞭望》1994,(27)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外交部长科济列夫6月22日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框架文件。作为俄罗斯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条件,北约还同俄罗斯签署了“俄罗斯—北约”双边合作议定书。该议定书在“计划”框架文件之外提出了双边关系发展的总原则,承认俄的大国地位和在欧洲的影响。双方表示将在欧洲和全球安全、维持和平行动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对话与合作,并进行政治磋商。经过数月的反复讨价还价,俄与北约终于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找到了俄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方式。它标志着俄与北约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专电 前南危机象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俄与美及其盟国之间既对抗,又合作的复杂关系.调解波黑冲突一直是莫斯科的外交重点之一.俄坚持在联合国范围内政治解决冲突,反对外部势力武装干涉巴尔干内部事务,主张平等对待冲突各方,反对对塞族采取军事行动,力争取消对贝尔格莱德的制裁,俄利用在巴尔干地区的传统影响,为调解冲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年曾说服塞族接受国际和平计划,成功地阻止了北约对塞族的空中打击.然而,今年以来,莫斯科的外交努力却连遭挫折,影响政治解决前南危机的声音日渐减弱.最近,俄罗斯与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关系因北约大规模轰炸塞族而陷入了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瞭望》1995,(51)
为履行波黑和平协议,12月4日,两架运载多国部队的英国皇家空军飞机降落在萨拉热窝机场,这标志着北约正式开始在波黑部署维和部队.这批维和先头部队以通讯和后勤兵为主,而多达6万之众的大部队要在代顿和平协议12月14日在巴黎正式签署后前往.5日,北约16个成员国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特别会议,正式批准了北约多国维和部队即将在波黑实施的军事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是否加入北约在今年1月的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和平伙伴计划,是俄政界和舆论界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俄副外长丘尔金4月5日宣布,科济列夫外长拟于4月21日前往布鲁塞尔与北约签署协议。叶利钦总统随即于6日声明,这将是一项“特殊协议”,要“符合俄在世界和欧洲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符合俄的军事实力和核地位”。 自从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给莫斯科带来北约和平伙伴计划以后,俄是否应该加入这一计划问题成了最高权力机关以及舆论界争论的焦点。这场争论实际上是去年关于北约扩大成员国问题争论的继续。  相似文献   

8.
全球要闻     
《瞭望》1997,(12)
北约与俄加紧磋商东扩问题 随着美苏首脑赫尔辛基会晤的临近,北约就其东扩加紧同俄罗斯磋商。3月9日-10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再访莫斯科。据透露,索拉纳在同俄外长普里马科夫三个小时的秘密会谈中,提交了一份有关双方未来关系的框架协议。协议包括涉及民主、人权等问题的总则、建立俄在其中只有表决权而无否决权的“协商机制”以及诸如双方在维和行动等方面进行合作等三部分组成。据说,此协议主要内容已得到北约16国的赞同。但是,该文件却避开了俄坚持要北约明确表态的两个要害问题,即北约承诺不在新成员国领土上建立军事设施和部署外国军队。 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了一项只有4行字的联合声明,称“会谈取得积极进展。双方都在设法使其立场接近些,并将继续讨论。” 事后,俄外交部又发表了一项低调声明,说俄方在消除双方分歧上“做了积极工作”,但“在一些问题上,分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1995年12月14日正式签署波黑和平协议以来,有关各方执行协议的情况犹如在波黑陡峭的山道上长途跋涉的汽车,行走迟缓,险象环生。 “到目前为止,情况良好”,这是北约官员在形容当前波黑局势时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从波黑战场的变化看,情况也许如此。去年10月份停火后,波黑冲突各方没有再发生新的大规模流血冲突。按照波黑和平协议的规定,波黑穆克联邦和塞族武装在1月19日之前必须在波黑全境脱离接触,形成一条1000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个多月来,波黑风云多变,举世关注.偶尔虽露和平曙光,但更多的时候是战争阴霾笼罩.这一切,与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幕前幕后的种种干预直接有关.美国在进行外交斡旋的同时,力主并已实行以武力打击波黑塞族,试图用这种双管齐下的手段打破波黑冲突久拖不决的僵局.北约对波黑塞族历时两个多星期的大规模空袭,实际上是美国一手导演和操纵的.担任北约南欧盟军最高司令的美国将军史密斯充当了北约空袭行动的总指挥.在北约飞机对塞族目标进行的3500多架次侦察、轰炸和监视飞行中,2/3是由美国飞机执行的.当北约的空袭因气候恶劣和遭到塞军地对空导弹的威胁而受挫后,美国竟然不顾国际舆论的指责,动用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巡航导弹袭击波黑塞族目标.之后,美国又要向波黑派遣先进的F—117A隐形战斗机,只是由于盟国意大利坚决不同意为美机提供基地才被迫作罢.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波黑冲突三方在美国特使的调解下已在日内瓦达成和解原则协议,塞族已基本接受北约提出的停火条件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力主北约恢复对塞族目标的轰炸.  相似文献   

11.
俄与北约既合作又斗争本刊特约记者张铁钢莫斯科专电经过半年的拖延与权衡,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最近在荷兰举行的北约外长理事会上,出人意料地签署了“俄罗斯与北约和平伙伴计划”及“俄罗斯与北约广泛而深入地对话与合作”协议。签字之日即开始生效的这两项文件表明,俄...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25)
联合国安理会10日以14票赞成,l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南联盟科索沃危机的决议。中国投了弃权票。这个决议草案是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外长经过两天激烈争论于8日达成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的。安理会在北约宣布暂停轰炸、南联盟接受有关和平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审议。由于草案只字未提北约轰炸南联盟所造成的灾难等问题,因此中国代表团投了弃权票。用自认*担回回国短民_-_--_拉封口俄留队团驳回来既____6月9日,南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了关于南军警部队撤出科索沃安排的协议。南在10日开始撤离行动,11天内将从科索沃撤出…  相似文献   

13.
国际要闻     
《瞭望》1995,(45)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0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4小时会谈后宣布,他们在如何执行波黑和平计划、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加强核安全及俄军加入在波黑的维和部队等问题上,“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双方在维和部队的指挥问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对波黑人民来说,1995年11月21日是一个难忘的和平之日.这一天,与波黑冲突直接有关的波黑、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3国总统在美国达成并草签了波黑全面和平协议.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玫瑰园宣布这一协议后,国际舆论纷纷为之欢呼,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些市民禁不住奔走相告、鸣枪庆祝.饱受战争之苦的波黑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曙光.  相似文献   

15.
布鲁塞尔专电 11月21日和23日,北约空军出动数十架战斗机,三次对克罗地亚和波黑境内的塞族武装实施大规模轰炸,摧毁了克境内乌德比纳机场、波黑境内奥托卡导弹基地和塞族其他军事补给设施。这是前南危机以来北约对塞族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打击,也是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重新认识”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12月俄罗斯议会选举后,俄罗斯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进行了彻底改组,“激进改革派”失势,民族主义势力增强;“休克疗法”被抛弃;在外交上新政府对北约的“和平伙伴计划”以及在波黑危机和俄美间牒风波中,对美国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外交行动。面对俄罗斯局势及内外政策的这一系列重大变化,美国政府日感不安,美国报纸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在克林顿政府“外交得分的领域也出了问题”的说法。这一切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对12月议会选举后的俄罗斯进行一番“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北约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10日和11日在波黑塞族共和国旧都帕莱展开了搜捕前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的大规模行动,但这位海牙前南问题国际法庭通缉的战犯嫌疑人如同蒸发一样,依然不见踪迹。 西方国家把波黑战争的责任一股脑  相似文献   

18.
俄与北约间的特殊关系俱孟军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复杂微妙的一种关系。由于北约东扩直接危害到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从而使双方出现了根本性矛盾。然而,双方最近又是签署相互关系文件,又是成立联合理事会,并宣称是“合作伙伴”。可见,俄与北约关系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4月10日和11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两架美国战斗机在24小时内两次轰炸了波黑东部城镇戈拉日代附近的塞尔维亚族军队阵地。这是北约成立45年来首次在其势力范围外出动飞机袭击地面部队,也是继今年2月底击落4架海鸥式战斗机后,在波黑冲突中采取的又一重大军事行动。北约的空袭再次把世界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波黑内战这个焦点上。  相似文献   

20.
压力下的俄罗斯外交●俱孟军北约东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遏制俄罗斯的重大步骤,也是俄罗斯外交面对的最大难题。1997年,随着北约东扩的正式起步,俄罗斯为避免孤立和被动,加大了全方位外交的力度。这一年,俄美关系虽然有所倒退,但俄欧关系、俄日关系、俄中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