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吴毅 《桂海论丛》2000,(2):72-75
民俗作为风习性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与人类共同发展的伴生性、永恒性。文艺要反映生活,就必然要反映民俗。通过描写民俗活动,透视民俗现象,揭示民族,情理、情感,对社会和人生进行艺术观照,是使作品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文艺民族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安情报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能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完善各项公安工作的重要手段。它在侦查破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主要从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参谋作用、宣传教育、社会咨询、稳定民心、引导舆论等五个方面来说明公安情报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最初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扩展,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同样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实现公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制定一个面向 21世纪的公安工作、公安教育发展战略。否则,其它任何问题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台湾民间宗教信仰的功利主义趋势和迷信泛滥,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关于台湾民间宗教和民俗信仰的社会功能问题岛内有种种不同看法。有的强调其正面功能,认为传统民间信仰固然有原始“泛灵崇拜”成份,但民间对各种神灵的崇拜,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论对民间生活规范产生的潜移默化之功,或是从祭拜中  相似文献   

5.
公安是公安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抛开历史的因素 ,“公安”和“警察”是同一的。称“公安社会学”而不称“警察社会学”,意在标明研究内容的中国特色。公安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特质 ,社会性是公安工作的本质属性。社会学研究与公安工作有许多客观而自然的联系。公安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是社会的客观需要 ,植根于社会和经济变革的现实土壤之中。它以公安工作与社会整体及各要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 ,知识结构具有开放性 ,立足社会研究公安工作 ,围绕公安工作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6.
效益,即劳动成果和总投入之比.各行各业都有其职业效益,公安工作的职业效益就是治安效益,换言之,是公安工作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诸多方面益处.它体现着公安干警对社会的奉献,反映着公安工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所创造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经验表明,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现实需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应该是以法制为核心,以民俗、习惯、道德及其他社会自治规范为补充的综合性机制。民俗习惯不具有国家制定法的属性,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的生活、劳动、交往中形成,被用来分配人们之间的权利义  相似文献   

8.
公安院校大学生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相当的军事素养,在身体素质方面更要具有与公安工作相适应的身体对抗性、快速反应性和连续作战的抗疲劳能力。基于公安工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在素质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公安院校要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当前公安工作必须重视几个方面:密切关注社情民意,正确处理和千方百计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赋予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使之更具有旗帜的鲜明性、使命的神圣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具体工作的综合性,保证公安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建立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打防新机制,切实提高整体破案攻坚能力和驾驭社会治安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民俗小说的叙事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俗小说以民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并将其与文学的具体性、情感性、审美性特征相结合,从而对人类的生命过程提供最充分的形象化的解释。现代民俗小说作家解释民俗生活世界的叙事类型包括异地追忆怀旧型、民间体验采风型和综合历史方志型;同时他们对民俗内容的表现又分别采取了多方位全景式的叙述、以民情民性为主的叙述和以民俗事像为主的叙述等几种不同的叙述角度。  相似文献   

11.
民间歌谣与民俗往往同时存在,相互渗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贵州西江苗族民间歌谣亦涵盖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在此对苗族民间歌谣内蕴的民俗事象作一析理,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苗族文化提供可参鉴资料。  相似文献   

12.
隋唐汉族风俗演进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建中 《思想战线》2003,29(1):72-76
隋唐时期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风气的开放 ,致使当时汉族地区的民间风俗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胡汉风俗的融合给了汉族风俗重构和更新的机遇 ;大一统的皇权促使风俗向着更为规范、一致的方向演进 ,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仪并逐渐固定了下来 ;富足的物产提供了时人充分享受生活的条件 ,享乐、挥霍的风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3.
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有识之士疾呼保护民俗文化的背景下 ,本文从参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出发 ,探讨各个主体在民俗资源保护中的责任 ,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且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在地域和文化不同的背景下,一部成文法很难解决生活中各种法律问题。民间习俗和国家法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国家法因国家制定而产生,民间习惯则缺乏法律根据。解决民间习惯与国家法的冲突问题,改善我国法律规范,构建合情合理的法律体系是当今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超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94-100
侗款制的延续与转型是其作为侗族传统制度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再一次自我调适。基于侗寨老年人协会的田野考察与结构功能分析,研究以此透视转型视域下侗款制的呈现样态,并进而反思当前侗款制的研究生态。研究发现,转型视域下的侗款制并非如历史文献脉络下多学科"知识形式"的分离式表达,而是呈现为一种总体性制度的本体性延续。它耦合于侗族独特的人群组合与关系结构、民间信仰与社会风俗,以及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彰显于日常生活世界,内隐为本体动力。因此,侗款制在现实层面实现自我转型之同时,学界亦应在学理层面实现从"知识形式"到"动力本体"的探讨,立足于田野与文献之综合,看到其作为一种总体性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0,26(5):101-105
以明代四大奇书传说中提到的"马”为切入点,采用民俗学的方法,重点分析民间传说中的"马”话语,研究这个话语所传达的华北民间文化的认同意识.在亚太地区,如在东亚、东北亚和南亚,"马”词汇里还包裹着一层层的其他文化含义,如农耕民俗、马背民俗、阶层等级、佛教信仰、动物民俗等,这些民间风俗和民间信仰,在亚太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近年正在引起亚洲民俗学者的重视.而在我国明代四大奇书的传说中,早已表现出了这样诸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集市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文化旅游主要指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开发方式.集市是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存在的按一定周期聚集形成的市场,是定期出现的经济文化民俗大展演.开发集市旅游具有保持民俗的原生态、便于产品化、传统和现代便于兼容、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明显等优势,是一种有前途的民族文化旅游新形式.开展集市旅游活动,应处理好明确开发主体、安排作为目的地的集市的时空结构、营造主要创收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经德 《思想战线》2003,29(6):35-42
伊斯兰法作为一种外来的法律制度,具有充分的文化属性,它在中国境内的发生、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法律本土化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中国本土化实现的。它是回族在信仰伊斯兰教过程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要内容的伊斯兰教法运用“公议”和“类比”推导出来的法律论断,固化为本民族的生活制度(即习惯)后,通过民间宗教权威予以保障,所形成的一整套内控性的生活秩序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寻根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与文化现象,在这一思潮中有大量民间习俗的潜伏。本文以扎西达娃、余华,苏童等典型性文本为例,来铺展寻根小说中的民俗特色,揭开寻根小说的信仰习俗、巫傩习俗,鬼异文化等民俗学植被,肯定其在物质化时代对精神厚度和人文底色的守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凉山彝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民间传统权威德古作为知晓彝族习惯法的纠纷调解者,对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彝区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社会治理路径的重要动力。对凉山彝区传统权威德古在基层参与制定乡规民约、调解民间纠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等治理过程中的功能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其参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可推动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与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