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降税既是义务也是必然2004年12月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主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细述2005年关税调控时说,到2005年为止,经过连续几次大幅度的降税,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降税义务。从实际效果看,关税水平的下降对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关税的下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关税下降还进一步拓宽了税基。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看,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逐步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关贸总协定八轮谈判成果的付诸实施,世界范围的减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已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独立近5年来经济不断恶化,生产连年下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日益贫困。1994年第4季度以来某些经济领域虽有一些好转,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但总体上看仍处于危机状态,之所以如此,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摆脱目前危机状况并非易事。 一、经济形势 (一)生产持续下降。乌克兰1991年8月独立以来,生产不断滑坡,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下降。(1)国民生产总值。年均下降13%以上。与上年相比,1991至1995年5年里分别下降10%、14%、14%、24%和11.8%,到1996年3月已下降到70年代初的水平。(2)国民收人。与上年相比,1991至1995年5年里分别下降11.2%、16%、16%、24.5%和12%。(3)工业产值。与上年相比,1991至1995年5年里分别下降4.5%、9%、15%、27.3%和11.5%。目前工厂有一半停产或开工1/3。隐性失业已达200—300万人。(4)农业生产。农业产值1991至1995年分别比上年下降13.2%、8%、1%、16.5%和2.6%。粮食产量不够稳定,1991年和1992年的  相似文献   

3.
南亚次大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在经济上是世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南亚七国本约占世界人口的20%,而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9%左右;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更小。从1972—73年度到1981—82年度占世界出口的比重由0.9%下降到0.6%,进口也只占1.1%。而且极不稳定,近年来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地区内各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小、增长率低且发展缓慢。随着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有了进一步的扩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沾沾自喜,声称自己在冷战中“赢得了胜利”。可是,回顾一下二次大战后的历史,在这40多年的岁月里,它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是在上升,而是在逐浙下降。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占西方发达国家总额的比重,由1960年的52.59%降到1990年的33.2%。而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日本和德国,却迅速崛起。其国内生产总值占西方发达国家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60年的4.95%和8.38%提高到1990年的18.1%和9.2%。现在美国已由世界最大债权国论为最大债务国,而日本和德国则成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债权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这样巨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今后发展趋势如何?对国际关系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开始从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8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转型之初的动荡时期;90年代,将进入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尽管转型过程中存在矛盾,趋于稳定后仍有动荡,但世界经济在新的转型时期已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一、世界经济增长进入缓慢但较稳定的时期 90年代伊始,世界经济不景气,增长缓慢。1991年,世界产出增长为—0.3%,出现了战后以来第一次负增长。1992年,增长恢复到0.8%,1993年将达到2.3%。90年代后8年,世界产出增长率将维持在3—4%左右。以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记录衡量,90年代将是增长较为缓慢的时期。但世界产出增长仍有很大潜力,实际增长速度远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以1990年为例,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计算,发达国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应为4.6%,  相似文献   

6.
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第八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已在1993年12月15日落下帷幕。这次谈判达成的协议将于今年4月中旬在摩洛哥举行的谈判方部长级会议中签署,并于1995年起正式生效。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是近年来世界经济领域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对推动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扼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加快中国复关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发展对初级产品需求的下降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使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其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限制。拉美国家国内储蓄不足、外部资金流入减少,大量资金外流,加上巨额的外债负担,造成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匮乏,投资率大幅度下降。阿根廷国内投资率已连续五年下降,1979—1980年平均为25%,1985年仅为16%;巴西70年代投资率平均达27%,1985年仅为17%;墨西哥1971—1981年平均为28%,1982—1983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被誉为东南亚“第五小龙”的马来西亚仍保持着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1988—199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高达9%、8.7%、10%、8.6%、8.2%和9%,在东盟国家乃至东亚都令人刮目相看;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20美元。出口总额年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按关贸总协定的排名,马来西亚已跻身于“全球19大出口国”的行列。吸引外资排名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之后,居全球第三名。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外贸出口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的制造业主要建立在劳动密集和出口导向型加工工业上,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锡、天然橡胶、棕榈油、木材、石油和天然气等初级产品出口,经济发展深受农、矿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80年代初,由于西方经济衰退,使经济一度陷入困境。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马来西亚政府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倡导工业化运动,大力发展制造业,引导外资投向高科技工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以促进产品多样化。并把外资的50%用来发展制造业,尤其重视发展制造业中的“龙头”产业——电子工业。从电子工业的崛起可以窥视马来西亚制造业发展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苏东剧变使得古巴经济发展受到不良影响,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在这种形势下,古巴90年代以来对其经济结构和制度逐步进行了改革,重点是打破外部对古封锁,重建对外经贸关系,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古巴的经济发展将会走中间道路。 一、谨慎推进经济改革 60—80年代期间,因有与社会主义国家所签订协议的保护,古巴具有稳定的出口市场,各项收支平衡,1972—1985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曾达到6%。苏东剧变后,古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中断,致使1989—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35—40%,消费水平下降约30%,外资额下降了80%多,公共赤字占GDP的33%,进出口额分别下降72%和67%。 在这种形势下,古巴面对内外压力,在坚持公有制和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同时,谨慎推进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复关”与最惠国待遇关贸总协定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调整大多数国家经济贸易关系中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协定。中国曾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1986年7月,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了恢复缔约国身份...  相似文献   

11.
一委內瑞拉是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国家。1957年它的石油出口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40%。委內瑞拉的石油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在1957年达到一亿四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世界正经历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危机阴影,而新一轮产业竞争已悄然拉开序幕;世界权力重心正发生历史性转变,国际战略格局正经历战略性调整.在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的同时,大国间地缘政治角逐并未停歇. 总体上看,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三大态势.第一,世界经济格局依然"乱象不减",金砖国家作用突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陷入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之后,美、欧、日三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下降明显,由2010年的5.1%和2011年的3.8%进一步下滑至2012年的3.3%.其中,美国继续被高失业率、低速增长困扰,欧盟成员国则大范围陷入衰退,日本经济更是没任何起色.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连推货币宽松等"治病药方",但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3.
关贸总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在十几年前还鲜为人知。事实上,人们曾一度争辩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否算得上是一个组织,其成员是否履行不容推卸的国际义务。由于关贸总协定现已拥有101个成员国,调控着约80%的全球贸易总量,上述两个问题也就不再引起人们的认真辩论了。  相似文献   

14.
煤炭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印度第一能源,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的40%以上。在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暴涨后,作为印度工业“脊柱”的煤炭的重要性增加,因此印度政府特别重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煤炭生产有较大的发展,1986年的产量占世界第七位.煤炭储量也不断增加,美、苏、中在世界煤炭总的可能储量中分别约占40%、31%和18%,印度占11%。据称,1986年底印度煤炭探明储量为5000亿吨,为过去的最高估计1487亿吨的近三倍。印度发展煤炭工业的政策措施有: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上增长缓慢且不稳定,但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亚洲仍是世界经济中的“亮点”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和预测,2000、2001、2002和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7%、2.2%、2.8%和3.7%。  相似文献   

16.
1986年7月,中国政府因应国际环境的变迁及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决定正式提出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围绕中国“复关”的谈判至今已历时六年多了。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排名第11位的贸易大国。中国的早日“复关”,将不仅有助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也会对国际经贸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 GATT是二次大战后几十个国家之间达成的一项关于关税减让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多边协定。随着缔约方的不断增多,它已成为多边经贸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并构成了一  相似文献   

17.
直到最近,哥伦比亚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本世纪初约有65—7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到1951年这一比重下降到约占55%;1975年又减少到35%左右。1900年农产品约占全部产品的50—55%;到1974年虽然农业仍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但是在整个产品中的比重已下降到25%。  相似文献   

18.
独立以来,东盟国家均积极推行出口商品多样化、市场多边化和稳定出口商品价格等对外贸的战略措施,不断促进了外贸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其外贸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已从六十年代的5.3%,低于世界年平均增长率的9.5%,提高到七十年代的25.6%,高于世界年平均增长率的20.6%。外贸事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各国工业化建设。七十年代期间,东盟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高达7.8%,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但是东盟各国(除新加坡外)片面地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尚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1960年—1970年东盟五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4%,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970—198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8%,比发达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80年代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石油价格下跌和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冲击,东盟五国的经济有所下降。1981—1986年,东盟五国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为:1981年6.9%,1982年4.5%,1983年4.8%,1984年4.1%,1985年2.75%,1986年3%左右,1987年4.5%。尽管下降,但仍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90,(2)
东南亚是天然气蕴藏量十分丰富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文莱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它们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二。1987年印尼出口221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0%,居第一位。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14%和13%,居第三和第四位(次于阿尔及利亚)。泰国的天然气生产也在不断发展。1987年,东盟国家的天然气总产量达650亿立方米(576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