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在战争中的“概然性”问题上,李文夸大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对立,而很少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事实上,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1、我们只要认真比较一下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便会发现,在战争中的“概然性”问题上,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基本上一致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克劳塞  相似文献   

2.
本文写了三个问题: 一、克劳塞维茨并不认为战争就是“赌博”。他在《战争论》中所着力加以批驳的,恰恰是战争“赌博”论。所以,不应该把他的战争理论归结为“战争问题不可知论”。二、克劳塞维茨并不否认人们能够对战争“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他不仅认为人们能够对战争实施一般的正确指导,而且初步提出了一般的正确指导战争的方法。三、在战争中的“概然性”问题上,李文夸大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对立,而很少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事实上,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因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个问题,下期发表第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克劳塞维茨战争学说在战争与政治、战争目的、战争与民众、进攻与防御等问题的比较阐明:克劳塞维茨较全面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进一步丰富深化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原理;克劳塞维茨阐述了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的关系,毛泽东通过深化战争目的内在矛盾将之升华为战争的军事本质;克劳塞维茨探讨了民众战争的地位作用及其运用原则,毛泽东则从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人民战争理论的新纪元;克劳塞维茨基本阐明了攻防关系问题,毛泽东在战争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化了攻防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德尔布吕克是19和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无论是作为军事史家,还是作为以德国民众为对象的军事教育家和德国统帅部的批评者,他都对现代战略思想的发展贡献卓著。德尔布吕克的战略思想属于克劳塞维茨传统,是对克劳塞维茨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坚持了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而且明显发展了其关于战争双重形式的论点,提出和阐释了战略的两大基本形式———歼灭战略和消耗战略,从而批判了毛奇、施里芬以后德国军队主流战略思想对克劳塞维茨学说的曲解和背离。  相似文献   

5.
关于克劳塞维茨基本哲学立场问题的讨论,从现象看,似乎只涉及对《战争论》这本世界军事名著的评价,实际上却谈的是战争认识论和方法论,因而具有颇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愿以这篇短文参加争鸣。一、在战争领域里,能动的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分野何在? 对于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战争论》,有的作者认为“自始至终贯穿着自发的能动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有的则斥以书中有个“时隐  相似文献   

6.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首次在西方建立起一种以“作战战略”为主要内容的“直接路线”战略理论,其中包含有“军事战略”的思想萌芽。他还提出一个“政治”制约战争、“国家战略”制约“作战战略”的理论雏形,从而成为对战略进行现代研究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首次在西方建立起一种以“作战战略”为主要内容的“直接路线”战略理论,其中包含有“军事战略”的思想萌芽。他还提出一个“政治”制约战争、“国家战略”制约“作战战略”的理论雏形,从而成为对战略进行现代研究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既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又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在批判、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军事理论、原则和战略、战役指导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宝库.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和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松 《统一论坛》2001,(5):29-3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探索中国军事现代化道路的先驱。在西方列强的挑战下,面临着“新”“旧”“中”“西”的冲突,孙中山选择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他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又认真研究西方兵法,特别是努力  相似文献   

10.
自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第一次提出了良莠并存的“人民战争”观起,到恩格斯,再到毛泽东,“人民战争”观脉络渐清晰、现实感渐强、内涵渐深、阶级性、科学性渐占主导地位。对于克劳塞维茨的得失长短,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继承、发展乃至超越,笔者不揣浅陋理出一简明历史脉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奠基之作,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对《战争论》作过专门的研读。 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我国早在1911年,就有中译本《战争论》问世。其后,又陆续出过多种版本。 据毛泽东在延安时的一本《读书日记》记载,他于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东方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和被推崇为西方军事理论经典的<战争论>,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孙武和克劳塞维茨在"慎战"、战争的要素、战争认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略进攻与防御、集中兵力以及将帅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诸多惊人的相似或相近之处.深入比较这两部著作在上述问题上的观点,对于深化战争理论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心理学体系(一) 近年来,军事心理学研究在我军有了可喜成就,但毕竟尚处于初创阶段,从思想观点到理论体系,大多属于移植。这就不可避免地同我们的历史传统,我们的经验积累,我们的国情有着一定的“断痕”,也难免发生或多或少的良莠不分,囫囵吞枣的现象。要使军事心理学研究深入一步,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军事心理学理论体系刻不容缓。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军事心理学,就要正确对待现代“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诘难和挑战,就要  相似文献   

14.
1982年第14期(《红旗》杂志,曾发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点与历史地位》一文(以下简称《特》文)。文中论及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中外军事理论遗产的批判继承关系时,针对国外一些人否认毛泽东军事思想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偏狭地宣称是师承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结果的说法,指  相似文献   

15.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定义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定义始于19世纪普鲁士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他在其名著《战争论》中写道:“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①列宁在论及这一问题时,持完全一致的看法,他说:“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在战争上就是:“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②并且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也始终是这样的,他们把每次战争都看做是当时各有关国家(及其内部各阶级)的政治的继续。”③因而使这一论点成为战争本质的经典公式,所有探讨军事理论问题的论著几乎无一不提到它。  相似文献   

16.
一、武警学术论文的定义 “武警学术”和“武警学术论文”这两个概念是随着武警部队的组建而出现的。“武警学术论文”这一概念包含“武警”、“学术’、“论文’三个小概念,这三个小概念共同限定了“武警学术论文”这一概念的内涵。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学术”二字做过这样解释:“学纯以知识为目的,术以能力为目的。”“凡以创造产生事物为目的之活动,属于术的范围。以探索究明事物为目的之活动,属于学的范围。”这就是说,“学术”是指专门、系统探明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种活动。推而言之,武警学术论文是研究探讨关于武警学术问题的论说性文章。具体说,就是研究探讨武警部队执勤、作战等项内在规律的论说文。  相似文献   

17.
一《孙子兵法》是一部专门研究战争的古代兵法经典,是我国最早的军事理论专著,也是我国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历经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它那深刻而完整的军事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仍然被军事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视为致胜的重要法宝。这部古代第一兵书,堪称举世无双的“兵学圣典”,先后被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被视为圣典,影响深远。历史发展到了当今时代,《孙子兵法》依然是风采依旧,光华照人,启迪着人们的智慧,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对巩固国防、富国强兵,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哲学智慧。它的  相似文献   

18.
丢掉幻想自强自立俄罗斯改革的教训和启示李丽娜前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不为此欢欣鼓舞,因为一个“超级大国”从此消失,东西方的“冷战”宣告结束。他们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企图将俄罗斯拉入西方阵营。俄罗斯国内的一些人...  相似文献   

19.
二、综合的方法和“现实战争”的整体性质克劳塞维茨在提出“绝对战争”学说之后立即运用综合的方法提出“现实战争”的学说。其所以如此,并不是象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那样,说明抽象的“绝对战争”概念“外化”或“派生”出了现实世界中的战争,也不是象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或二元论哲学那样,  相似文献   

20.
何敏 《求索》2005,(10)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革新派反侵略的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端。他们既主张反对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又注意认识和了解西方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器良技熟、胆壮心齐”、“心灵胆壮、技精械利”的建军思想;提出了“以守为战”,“以战为擒”以及水陆配合、积极主动的海岸防御思想。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理论为宗旨,提出了许多促使中国军事近代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们主张购买和制造近代武器装备,使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主张“外送内引”,发展近代军事教育,培养近代军事人才;主张适应新的装备情况,进行兵种改革,并确立近代海军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