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三角”原指缅甸、老挝和泰国三国交界处那片略呈三角形的地区。该地区在60年代因为盛产鸦片类毒品而得名,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类毒品的产销基地之一。不过,随着1996年初坤沙集团的覆灭,整个“金三角”地区的制贩毒格局都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现在的“金三角”已经突破了原来的概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金三角”的地理范围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金三角”已经延伸至缅甸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区,“金三角”的北沿已经紧贴在我国西南陆路边界线上。“金三角”的核心毒区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核心毒区位于由坤沙集团控制的缅泰边境地区。由于“金三角”范围的不断北移,缅北地区已经发展成为现在“金三角”的核心毒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本文简称“凉山州”)地处四川西南部,与云南省毗邻,是境外“金三角”毒品由云南输入内地“四川通道”的第二道关卡。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禁烟、肃毒运动,毒品已基本禁绝。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凉山州再次被境外毒品犯罪分子利用,成为毒品输入内地的中转站和集散地。1999年该地区被全国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确定为毒品问题重点整治的13个地区之一,禁毒任务十分艰巨。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全州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617件7492人,其中毒品犯罪案件1538件2098人,毒品犯罪案件占33.3%。因此,研究该地区毒品犯罪的原因、特点及控制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在金三角那个被世人视为神秘、诡谲、充满杀机与邪恶的地方, 工作和生活了半年之久。其间耳闻目睹的事情,令人触目惊心,至今回忆起来, 恍若隔世。在历史上,和中国云南毗邻的金三角是指与泰国、缅甸、老挝三国在湄公河交界的三角洲,这里以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故称金三角。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毒品大王昆沙与国民党残军在这里展开一场被西方媒体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毒品争夺战,从而使金三角逐渐成为毒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毒品及毒品鉴定(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毒品犯罪十分猖獗 ,严重威胁着全球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一旦出现毒品问题 ,就必然诱发各种犯罪 ,使社会治安恶化 ,丑恶现象增加 ,造成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巨大破坏。自 80年代以来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金三角”、“金新月”等毒品产地的国际贩毒集团从我国过境贩毒 ,使毒品犯罪开始在我国重新泛滥。吸毒现象不断蔓延 ,吸毒人数逐年增多 ,禁毒斗争形势日趋严峻。为此 ,我国政府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 ,先后加入了有关禁毒的国际公约 ,完善了国内的禁毒立法 ,加大了…  相似文献   

5.
50年代,我国值得骄傲地被国际舆论誉为“无毒国”,然而,自SO年代开始,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的国际贩毒集团将眼光盯住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他们以暴利为诱饵,在中国境内寻找充当其运毒工具的代理人,并积极开辟由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到香港的“运毒专线”。过境势必造成污染,一部分毒品开始悄悄流入内地。从此,在中国大地上销声匿迹3O多年的毒品再度沉渣泛起。据统计,我国吸毒人数及与毒品相关的犯罪案件正呈强劲上升势头。1988年我国登记的吸毒人数为7万人,I991年为1七8万人,1992年25万人,1994年为38万人,1…  相似文献   

6.
广西自80年代初出现毒品犯罪活动和开展禁毒斗争以来,至今已十几年。这期间,各地方、各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和治理措施,对抑制毒品犯罪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毒品犯罪活动总的趋势还是越来越严重。目前,无论从犯罪规模、犯罪方式还是危害程度上看,都不是80年代初期可以比拟的。毒品犯罪,成了影响广西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研究毒品犯罪活功的现状和"越打越多"的原因及对策,对加强禁毒斗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广西毒品犯罪的严重情况(一)境外毒品渗透和国内贩毒犯罪活动日趋严重,广西已成为国际贩毒的重要通道。广西区邻近越南和"金三角",近年来,境外毒品犯罪活动狂獗,境外贩毒分子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源源不断地将"金三角"地区生产的海洛因假道广西贩运到港澳。致使广西过境贩毒情况十分突出。不论是查获的案件还是缴获的海洛因都逐年大幅度递增。而我们破获的案件和缴获的  相似文献   

7.
金三角     
《法制与经济》2009,(11):19-20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重庆作为西南重镇,长期受“金三角”地区的毒害,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本文通过搜集2003-2014年重庆市毒品犯罪的相关数据,分析了重庆市毒品犯罪的特点并从控制毒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提出了预防毒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南毗邻世界毒品产地之一“金三角”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云南成为毒品危害的重灾区。近年来,境外毒品产量持续保持高位,毒品渗透内流加剧,利用大型货运车辆、物流寄递行业走私贩运毒品日渐突出,大宗毒品案件、枪毒同流案件高发,云南边境地区面临的禁毒斗争十分严峻。2019年,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全体民警换装不换本色,改制不改初心,始终发挥守边、管边、控边优势,注重坚持传统经验与科技手段结合、阵地控制与防线布设组合.  相似文献   

10.
自80年代中期国际贩毒分子开辟贩毒“中国通道”以来,广东省不可避免地成为这条通道的出境段,毒品犯罪问题就一直成为广东省社会治安重点问题之一,困忧着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各级公安机关。1996年,全省缴获的海洛因约占全国的1/4,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约10万人(约占全国1/5)。目前,广东省作为毒品“出口地”的地位已确定,且居全国毒品问题严重省市的第二位,仅次于云南省。  相似文献   

11.
罂粟花,姹紫嫣红,妖艳眩目,绽放出一种野性的美。但,100多年来,这腥红的罂粟花,却诱惑了多少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走上不归路。——题记在安徽省北部与河南省接壤处的临泉县是一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从上海通往昆明,延伸至国际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国道从此处经过,将该县的庙岔镇一分为二,迅捷通畅的国道,在此处成为繁华小镇的主街道,毒品过境与毒品消费使这里的一些居民步入了人生的歧途。在这个小镇上,住着柳家三兄弟——柳伯海、柳仲海和柳季海。提起柳家三兄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之所以声名远扬,不仅因为他们曾经是当地乃至全县…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20日中午,随着昆明至乌鲁木齐的航班徐徐降落,涉嫌贩运36.64公斤“瓦邦OK”海洛因的云南大毒枭阿杰、阿丽,新疆大毒枭伟哥、艾克4名犯罪嫌疑人被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缉毒民警押出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至此,新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跨国贩毒案圆满告破。2005年8月20日,正义的枪声结束了阿杰、阿丽、伟哥、艾克这4个人的罪恶生命。一2004年7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缉毒民警抓获了一个吸毒人。在检查这个人吸食的毒品时,侦查员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毒品标号,这在以往的缉毒案件中是从未有过的。而且这种毒品的纯度极高,是没有掺假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13.
人体藏毒的基本方式人体藏毒主要有体外藏毒和体内藏毒两种形式,即将毒品隐藏在身体隐蔽处或塞入体内、吞入体内,以此达到成功运输毒品、逃避打击。人体藏毒在国外存在已久,我国人体藏毒是70年代末期由“金三角”的毒贩子传入的。体外藏毒是指在皮肤的外面利用人体隐蔽的部位,如在腋下、腰间、腿部,女性还可以藏在乳罩里面,有的则假装孕妇“挺着毒品过关”等等。此类案件一般发生在中缅边境一带,而且没有严密的组织性,比较松散,毒品的数量不大。但随着我国查缉毒品更加广泛而有效,采用这种较易被发现的体外藏毒方法的案件越来越少。体内藏毒是把毒品隐藏在人体的器官内,如把毒品吞服到胃内,到达目的地后再排出来;把毒品隐藏在肛门内或女性把  相似文献   

14.
当今毒潮势态进入80年代,国际贩毒集团利用我国对外开放和边境漫长的有利条件,将我国作为转运毒品的通道。开始是将“金三角”地区生产的鸦片、海洛因,从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入境,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贩往香港、澳门,打入国际市场。随后又开辟了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内蒙等内地贩毒通道。大宗贩  相似文献   

15.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我国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安徽省戒毒康复中心(省戒毒所)正是以自己的行动为构建和谐安徽默默地作出自己的努力。据安徽省禁毒委成员单位有关专家介绍,当前,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的影响,我省毒品犯罪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金三角”毒品输出对我省  相似文献   

16.
昆明的禁毒人民战争 自禁毒人民战争开展以来,昆明市公安机关全警参与,全力以赴,精心组织,精心操作,按照各级领导的统一部署,结合公安部毒品集散、中转重点整治及云南省开展的“天网”二号、三号扫毒行动,以实施昆明禁毒“七七工程”和“5+2”禁毒战略为重点,不断推动全市禁毒人民战争向纵深发展,在国内实施五个率先(成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联会、  相似文献   

17.
吴云 《中国律师》2008,(5):62-63
我国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云南作为一个有着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靠近国际毒源地“金三角”的边疆省份,在20余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禁毒斗争。由于各种原因,毒品不但没有消灭,反而仍呈扩大、泛滥的趋势。近年来,云南毒品犯罪呈现出如下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的情况来看,毒品仍在蔓延发展。国际上,“金三角”、“金新月”等毒源地的毒品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仍然面临着境外毒品“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压力。国内吸毒人数还在增加,毒品消费市场仍在不断扩大。2002年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已经超过100万;制贩冰毒、“摇头丸”活动也相当突出,非法种植罂粟活动在一些地区呈抬头之势;全国2863个县(市、区)中已有2148个有毒品问题。多年来,全国禁毒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严峻的毒品形势相比,禁毒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不能正视本地的毒品问题,禁毒工作力度不大,投入不足,毒品危害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二是一些地方禁毒工作责任制不落实,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禁  相似文献   

19.
PV新消息     
毒品,已经成为世纪瘟疫。联合国90年代的一份报告说明:世界人口的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并正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至少有1.4亿人服用大麻,1300万人服用可卡因,860万人服用海洛因,服用人工合成毒品的人数增长更快。世界毒品交易额达到了5000亿美元以上的天文数字。吸毒传播多种恶性疾病并催生各种犯罪。全球22%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吸毒。 毒品这种“世纪瘟疫”正在向我国蔓延。据统计,至1998年底,我国执法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59.6万人。我国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外国列强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毒品灾难,这使我国濒临“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危险境地。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间,我国曾获得过“无毒国”的美誉。而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毒品在我国卷土重来,死灰复燃。我国正面临毒品“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20.
<正>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有关毒品管制法规,非法从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其他与制毒、贩毒、吸毒有关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大陆,毒品犯罪本早已禁绝,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贩毒集团的不断渗透,将大量毒品从“金三角”地区偷运我国转运境外,使我国深受其害:毒品犯罪死灰复燃,贩毒、吸毒活动呈迅速蔓延之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现象也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形势亦十分严峻。据报道,1991、1992两年破获的制贩毒品案件有22,050起,缴获海洛因6409公斤,鸦片4661公斤,逮捕毒品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