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崇任 《求索》2011,(11):176-178
鲁国的臧氏家族是一个文化修养深厚的大家族,这一家族的盛衰起落,即是春秋时代文化与文学状况的缩影。随着臧氏家族的崛起、鼎盛和衰落,春秋时代的文化与文学也随之发生了不少变化。贵族世家与文化、文学的关联,为我们认识春秋时代文学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高军 《今日浙江》2005,(9):30-31
绍兴之所以成为“魅力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有4000多年文化积淀和近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明古城。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53处。馆藏各类文物3.5万余件。绍兴,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韵,被称为“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构成了“乌文化”、“酒文化”、“桥文化”、“兰文化”、“石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等等具有绍兴地域特色的系列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3.
醇厚的黄酒,激扬的绍剧,7月27日北京保利大厦拉开了为期一周的“北京——绍兴文化局”的帷幕。 新闻发布会上绍兴市委书记、市长王永昌,绍兴市委副书记顾秋麟,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志桂等出席。王永昌书记首先从绍兴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经济实力、产业特色等方面介绍了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副书记顾秋麟就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及“七艺节”绍兴分会场的各项筹备进展情况也作了介绍。并在随后的绍兴黄酒鉴赏会上,与与会嘉宾饶有兴趣地品尝了“古越龙山”10年陈黄酒。  相似文献   

4.
谭志桂 《今日浙江》2007,(14):56-57
文化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积极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绍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悠久的文化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5.
始皇过山阴,慨叹于山川草木之丰泽;康王入会稽,惊异于鸟兽万物之葳蕤.绍兴,这个文化历史久远的古城,有着令旁人艳羡的自然环境资本. 今天的绍兴,已经进入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所有人都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破坏的负面效应时,绍兴在环保工作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经济观察报》撰文称:"绍兴被低估了."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转型社会。当时,周天子失去了政治上的权威,许多诸侯“不按规则出牌”,逐渐走上了凭实力说话的“争霸之路”。可另一方面,春秋时代也是古代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对此,历史学家钱穆说:“当时的贵族,对古代相传的宗教均抱有一种开明而合理的见解。因此他们对于人生,亦有一个清晰而稳健的看法……外交上的文雅风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2,(12):40-40
走进位于长三角南翼的绍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享誉盛名,而“五女”更是秀峰卓立,名垂青史。翻开绍兴2500年史诗般的建城历史,在具有浓郁多元文化的大地上,培养着一代又一代人文豪杰。女性文化孕育着一颗颗闪烁的巾帼之星,美女西施、孝女曹娥、侠女秋瑾、才女唐婉、情女祝英台,载人史册,美誉千秋。进人时窄隧道,去探索不同历史阶段她们运行的轨迹,我们不时感到心灵的震撼。她们生活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带着青春时的激情,辉煌时的荣耀,困境时的悲歌,用高尚的品质、善良的美德和一腔真爱,谱写了精彩的人生颂歌,渗透着对国家的爱,对父母的孝,对爱情的真。  相似文献   

8.
李菲 《今日浙江》2012,(16):32-35
当前,绍兴已进入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发展阶段,既有着难得的重大机遇,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顺应发展需求、立足绍兴优势特色,加快推进绍兴科学发展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9.
绍兴县     
陈策 《政策瞭望》2007,(2):54-55
绍兴县位于绍兴市北部,北濒杭州湾。地域面积1130平方公里,辖15个镇、4个街道,户籍人口70.5万,外来人口30万。绍兴历史文化悠久。县名由来于南宋建炎五年(1131)宋高宗赵杨大赦改元,赦书称:“绍万世之宏林,兴百王之丕绪。……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当年10月,升绍兴所在的越州为绍兴府.由此得名。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秦始皇统一全国,  相似文献   

10.
陈忠瑶 《中国发展》2007,7(1):107-119
绍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地处长三角南翼,西接杭州,东临宁波,为最具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绍兴下辖三市二县一区,行政面积8256km^2,人口435万,是一块充满神奇魅力的发展热土,是一座文明古老而又青春勃发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不少绍兴人至今对去年8月18日召开的那场全市经济会议记忆犹新。会议很特别,以一首诗歌的朗诵开场,敬献的对象是与会的一千余名绍兴本土企业家。诗歌的意蕴是四个字:“胆剑精神”。文化不是附庸,而是制胜力量绍兴是浙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当时绍兴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速度减缓;宏观调整政策效应开始显现,资金、能源、土地等大生产要素骤然趋紧。许多企业一筹莫展,空气中弥漫着不少悲观和哀怨的情绪。“胆剑精神”是绍兴历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2500多年前,在这块古越大地上,越王勾践率…  相似文献   

12.
尹永杰 《今日浙江》2012,(11):56-57
近年来,绍兴积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效激发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活力,有力促进了文化繁荣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古城绍兴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战略目标,以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始终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研究、同步规划、相互促进,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力地促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明古国,常提到的有中国、埃及、巴比伦、希腊和罗马。这些古国都是人类文明的先进。但是,现在除了中国外,其它多数名存实亡,有的已完全消失了。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所以能继续存在与发展,极有赖于它和平博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几经揉合,言其要有儒道佛三家,凸显出宽容并蓄、和衷共济的王道精神,所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代表,孔孟之道以仁义为中心。孔子倡行仁义,嘉言传遍天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中南部的中山、珠海、澳门,历史上同属香山。自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香山正式置县后,历经850多年的风梳雨润.沧海桑田.香山文化逐渐清晰.愈益厚重。她在有机地融入岭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同时,又保持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我们弘扬香山文化.对于增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广东文化大省建设.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绍兴,呜响着史前风铃,流淌着远古诗情,有虞舜的庙宇,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的都城,徐渭、鲁迅的书屋…一篇《兰亭集序》墨香飘千年,一只“红酥手”牵动万人心,一坛老黄酒醉了整个华夏民族,会稽山水的云烟秀色,古越大地的儒雅风流,绍兴因其悠远历史而缤纷斑斓,绍兴因有水乡泽国而婉约妩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优化文章结构等方面入手,对《左传》中梦象记述的作用展开论述,强调梦象记述在春秋时代的社会文化与政治背景下,赋予作品的现实意义。并围绕占梦在春秋时代的变化进行讨论,对占梦发展的趋向作了浅显探究。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绍兴的吼山,历经几个世纪的凿山采石,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观。山因人而灵,人因山而杰。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曾在吼山养狗猎鹿。所以有关当局为了发扬风景区的人文风貌,新近特别雇匠,塑造一尊五米高的越王勾践石像,惟妙惟肖,神采飘逸。瞻仰石像,以兴刻苦自励的情慷;怀思先德,以启庄敬  相似文献   

19.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所以能继续存在发展至今,完全是得益于它的根,植于深厚的富有和平、博爱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几经揉合,择其要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凸显出宽容并蓄、和衷共济的“王道精神”,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  相似文献   

20.
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当天,绍兴人大徼信公众号推出一幅"法安天下盛世永和"长卷.长卷里,绍兴市永和宪法园的风貌一览无余.古桥、大鼎、青花瓷、书卷、天平、铜镜、历史名人……读者在细品绍兴历史文化的同时,学习宪法知识、领略法治文化、感悟宪法精神. "通过长卷形式线上浏览参观,别有一番风味."绍兴市人大机关干部纷纷点赞并转发了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