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比80年代中期的日本经济,将对我国判断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不无裨益。日本20世纪后半叶经历了一次房地产泡沫从产生直至破裂的完整过程。泡沫破灭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经济萧条之中。目前我国大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许多状况与日本当年相似。因此,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避免我国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的覆辙。首先,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特点类似于日本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当时日本经济处于"平成景  相似文献   

2.
1926年,日本进入了昭和元年,从昭和二十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从荒废走向复兴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在制造业为龙头下日本经济快速成长。70年代,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陷入混乱,此后经济增长率锐减,战后以来的经济高成长宣告终结。80年代后,因为金融环境宽松,景气持续强劲,导致股票价格和地价大幅攀升,即泡沫经济。90年代,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特色的分析也为我们未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房地产价格的急速抬升同时并生了房地产的泡沫,对国家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造成巨大隐患。本文由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表象及原因入手,深入剖析其内在成因,并从政府角度出发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1,(5):24-25
《日本时报》网站3月6日文章称:20世纪的最后10年就像一个水晶球,使人们得以窥探亚太地区的未来,日本曾是该地区经济的领头羊,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失去的十年"。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1,(10):24-25
《日本时报》网站3月6日文章称:20世纪的最后10年就像一个水晶球,使人们得以窥探亚太地区的未来,日本曾是该地区经济的领头羊,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失去的十年”。而中国努力取得了眼下的强劲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贺铿 《党政论坛》2011,(6):16-16
宏观调控必须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问题。2007年和2009年,我国城市住宅价出现了非正常上涨,在一部分城市形成了明显的“房市泡沫”。资产泡沫历来是由投机炒作形成的,而不是需求过旺或供给不足形成的。因此,房地产调控主要不应该是抑制居民的真实需求或者扩大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两大风险:一是部分特大城市地价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二是部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大、供应过剩。这两大风险均与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错配有关。在一二线城市,地价房价的上涨与这些城市土地供给不足有关;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高启与土地供应量过大有关。房地产供求失衡的结果就是部分城市一房难买,部分城市一房难卖,房价过高和供给过剩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双重危害。为了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亟需标本  相似文献   

8.
<正>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曾先后出现过三个"全球制造业中心",无一例外都成为一度主导世界发展方向的发达国家: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几乎与此同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自1820年32.9%的顶峰一路滑落,直至1990年触底。而后从1.83%的最低点开始陡峭急升,2014年达到13.3%,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相似文献   

9.
2016年我国房地产"去库存"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严格地说,不是在去库存,而是加杠杆、添泡沫。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把房地产库存的数量明显低估了。其实,房地产库存有增量与存量之分,仅考虑增量,将严重忽视高库存的严重性,必须既考虑增量库存,更要考虑存量库存(住房的总空置率)。去库存的关键是降低总空置率,让新增住房和更多的存量闲置住房被充分有效地利用。住房既有消费属性,又有投资属性,其中投资比重过大会扭曲住房的供求关系,导致一边是库存严重、一边是价格暴涨的怪象。去库存,关键是对房地产定位的重新调整。有效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库存问题,采取不同的去库存思路和对策,即:对一、二线城市,去库存必须重点抑制投机需求、"去泡沫";对现实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重点要把去库存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何维达在2011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连续加息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首先,我国的资金尤其是流动性资金规模很大,以前主要在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出现了资产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现在由于严厉打压房地产价格,将使大部分投机资金逐步撤离房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我国房地产"去库存"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严格地说,不是在去库存,而是加杠杆、添泡沫。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把房地产库存的数量明显低估了。其实,房地产库存有增量与存量之分,仅考虑增量,将严重忽视高库存的严重性,必须既考虑增量库存,更要考虑存量库存(住房的总空置率)。去库存的关键是降低总空置率,让新增住房和更多的存量闲置住房被充分有效地利用。住房既有消费属性,又有投资属性,其中投资比重过大会扭曲住房的供求关系,导致一边是库存严重、一边是价格暴涨的怪象。去库存,关键是对房地产定位的重新调整。有效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库存问题,采取不同的去库存思路和对策,即:对一、二线城市,去库存必须重点抑制投机需求、"去泡沫";对现实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重点要把去库存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一直不景气。从1991年到2000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为1.38%,在发达国家大国中是最低的,因此,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显示,日本经济仍处在“十字路口”、短期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日本经济仍无起色表现在:投资不振、破产企业急剧增加,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已从1990年的2.1%上升到现在的4.9%;占日本GDP60%以上的个人消费开支已连续8年下降,缺乏牵引经济强劲复苏的动力;财政形势继续恶化,政府债务恶性膨胀。日本国债占其GDP的已从1993  相似文献   

13.
近日,央行《2002年货币政策报告》再次强调检查和控制过热的房地产信贷。国土资源部也大力清理商品房违规开发,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建设部明确表示要在今年严控“别墅热”、“豪宅热”,消除“泡沫”,引导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三个权威部门同时大声发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声音,分贝之大赶上了上世纪90年代初处理房地产发烧的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4.
1、房地产盈利模式从资源拉动型转向技术拉动型从1998年到2007年,近10年间房地产从规模到价格都有巨大的提高。但房地产盈利模式主要为资源拉动型,而非技术型。目前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地产盈  相似文献   

15.
宏观调控必须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问题。2007年和2009年,我国城市住宅价出现了非正常上涨,在一部分城市形成了明显的"房市泡沫"。资产泡沫历来是由投机炒作形成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16.
龙应军  于成 《学理论》2008,(12):30-31
我国的房地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加以引导和规制,以引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法制缺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延华  龙应军 《学理论》2008,(13):48-50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拉动内需,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长足发展,房地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柱性的产业。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其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也发挥得淋漓尽致。1998年以后,我国房地产投资额以每年超出2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9月初,韩国总统李明博宣布对房地产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减少房地产保有和交易税,但卢武铉政府时期制定的遏制房地产投机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基本被沿用,这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韩国政府仍将把遏制房地产投机作为房地产政策的主轴。2003年年初,卢武铉政府上台后推出一系列房地产政策,遏制房地产炒作和投机。卢武铉政府制定的房地产新政策,将重点放在增加税种和提高税率上,以抑  相似文献   

19.
吴梓境  厉召龙 《学理论》2008,(14):26-29
在中国土地由政府完全所有的情况下,其土地市场与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形态存在不同。土地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根据供需原理进行分析得出:土地放量决定房地产价格,而政府对土地供应量的控刺导致房地产实际供给低于预期供给,进而出现房地产市场价格高企,因此房地产价格高于理性价值并不一定为投机性需求所产生的价格“泡沫”。针对房地产价格高企,政府应当增加土地供应,严厉打击开发商“囤积土地”,并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济减速影响日本经济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既与美国经济存在较强的互动性,又与亚洲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将可能有两种前景:或者被减速的美国经济一起拖下水,或者同亚洲一起站起来。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减速的趋势日益明显,这说明人们早在美国的“黄金般”的20世纪90年代所持有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日本经济同美国、亚洲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经济减速既直接影响日本经济,也通过影响亚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而间接地影响日本经济。美国经济减速对日本经济的影响2000年日本经济显示出一定程度复苏迹象,前3季度都呈正增长,但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