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地得出答案。对大部分农民来说,黄金周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对一线当班的工人来说,订单不会因为黄金周的到来而自动延后,对服务行业的职工,黄金周意味着更加忙碌。黄金周确实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劳动者这种休息权的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刚刚过去。在经过三个“黄金周”(“十一”、“五一”、“春节”)磨砺之后,今年“五一”西安黄金周以安全有序、服务良好、效益创高“三丰收”而落下帷幕。黄金周不仅成为西安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安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认真研究黄金周发展趋势,分析一年之中三个黄金周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使黄金周逐渐步入健康有序、可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标新立异、共同参与,标志着中国旅游与演出市场的新流变又一个五一“黄金周”到来,各地的“精彩节目”呼之欲出。与几年前的黄金周相比,眼下的黄金周已经高度重视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4.
袁元 《瞭望》2007,(17)
时至“五一”,黄金周即将迎来第20个轮回,始于1999年“十一”的黄金周,历经七载,可谓有得有失、利弊互现。先从好处来看,黄金周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休闲方式,引发了国人从未有过的假日旅游热,激醒国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推动了中国旅游从“观光型”向“度假型”发展;黄金周的出现弥补了部分地区、部分单位在带薪休假上的空白,提  相似文献   

5.
出境游凸显中国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出境游市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这个“五一”黄金周,在上海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宋岷决定赴菲律宾的一个海岛,度过一个阳光、海景相伴的休闲节日。和宋岷一样在黄金周选择出境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旅行社的黄金周出境游  相似文献   

6.
袁元 《瞭望》2006,(40)
假日经济应如何走向成熟,是“黄金周”带来的一道思考题又是“十一”黄金周。当第18个黄金周迎面而来时,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中国旅游学院教授王兴斌却流露出一丝无奈,“不少旅游经验丰富、维权意识较强的消费者在长假期间可能会较少出游,而且大多不会选择长线旅游,更不会选择盲目购物”。其实,他的这一看法可从近几个黄金周长线游滑坡,短线游趋热的事实中得到印证。而某知名网站在去年黄金周前所做的针对北京市民的调查则显示,在参加调查的3886人中却有2104人选择“在家睡觉”来度过七天长假,占全部参加调查人员的54%。  相似文献   

7.
楚东 《瞭望》2003,(37)
今年的第一个黄金周(五一)由于非典冲击而泡汤,正当人们对第二个黄金周(十一)抱有期冀之时,传出新加坡发现一名非典患者的消息,加上上半年已有专家提醒要防止今冬明春非典卷土重来,“有言在先”与“事实证明”合力,人们对“十一”黄金周有些忧虑,已做好出行计划的人,多少有些踌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黄金周制度质疑不断。文章论述了三大黄金周对文教、商务、生产、政务活动等产生的负面影响,强调加强立法使带薪休假制度法定化,完善我国的节假日制度,使我国节假日制度更加理性、科学。  相似文献   

9.
刀客凶猛     
桃源 《瞭望》2005,(20)
据悉: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有一批神奇刀客,把牛耳尖刀磨得飞快,只待挨宰者到来。孰曰不然,且看这个"五一黄金周",刀客的刀法又有了精进?有一些景点随意  相似文献   

10.
国庆将至,中国人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周”。今年“五一”过后,国家有关部门就规范旅游管理、进一步发展假日经济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了协调,采取了一些措施,因此,前三个“黄金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望得到改观。不过,要使“黄金周”真正做到既让老百姓玩得开心,又能带动旅游产业良性发展,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随中国国际旅行社到日本旅游,正逢日本的"大型连休",相当于中国的黄金周,贯穿了日本的几个节日,比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5月5日男孩节,一般日本人能在"黄金周"休息7天,最长的甚至达11天.  相似文献   

12.
时事聚焦     
《瞭望》2004,(20)
盘点黄金周。据全国假日办8日发布的统计,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4亿人次,同比增长19.6%;实现旅游收入390亿元;旅游者人均花费375元。 恶意传播艾滋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9日播发的《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经济困  相似文献   

13.
赵畅 《瞭望》2004,(41)
节前严禁赶工期,安装或拆卸塔吊、浇注大空间顶板混凝土等特殊工序的施工要放在“十一”黄金周以后,这是建设部《关于加强“十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 建筑工程节前赶工期,时有耳闻。匆匆赶工期,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说不定到某年某月,隐患问题会成为不速之客而找上门来。这样的教训实在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4.
袁元 《瞭望》2002,(21)
又一个“黄金周”带来的嘈杂渐渐趋于平静了,回顾这七天,客观地说,经历了9次考验的“黄金周”比以往多了一份平常与冷静,无论是景点管理、吃住行游,还是人们的度假观念都开始走向成熟。然而,交通、住宿供不应求;景区容量饱和与超载造成了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严重破坏;假日高峰期内旅游供给的不足,旅游环  相似文献   

15.
《理论视野》2012,(10):80-80
新华网2012年10月7日刊登记者张丽娜的评论文章指出,这个“最长黄金周”留下了太多难忘镜头。人们体验家人团聚、亲近自然、品尝美食的同时,也遭遇拥堵、滞留等各种“圆”况,种种苦忧夹杂的出游遭遇和尴尬表情引发无数感慨和议论。红红火火的黄金周,“盛况”之下诸多问题耐入深思。  相似文献   

16.
李玉珍  孙迅  王化廷 《民主》2007,(10):24-26
五一黄金周,施立学到通化市和吉林市考察民俗工作,发现佟江书院和吉林机器局两处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教育意  相似文献   

17.
陈敏 《瞭望》2003,(39)
国庆期间,“高峡出平湖”的新三峡将迎来蓄水135米后的第一个黄金周。新三峡与以往相比有何变化?新看点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整理这些资源的拾荒者,对社会和谐也有着特殊的体会在刚刚度过的十一“黄金周”中,当千家万户欢快地享受着长假休闲消费所带来的欢乐时,在一些大城市中,不少从事拾荒和废品收购的“破烂王”却没有闲着,“黄金周”里市民超常消费的大量废弃物给他们着实带来了真正的“黄金”。在他们中间,有通过自身劳动改变生活质量的快乐,也有对城市居民浪费、工作“软环境”  相似文献   

19.
经历了几轮旅游狂潮之后, 2001年中国的旅游市场 终于逐渐转入成熟阶段。 有关抽样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居民集中在“黄金周”出游,由此形成了假日旅游的狂潮。仅去年“五一”期间,就有4600万人外出旅游,狂潮之烈,始料不及。由于旅游市场不规范,旅行社鱼龙混杂,宰客、坑客的事件时有发生,游客深恶痛绝,导致旅行社信誉大跌。结果,到“十一”黄金周时,旅行社游客锐减,旅游收入大幅度下降。有人预言2001年旅游市场将退潮。  相似文献   

20.
沈殿成  高凡 《侨园》2006,(4):16-17
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横跨“五一”与“十一”两个黄金周,历时半年,是沈阳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游人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展会。如此盛会,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