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谁也没有想到,五年前还是一片平畴,如今傲然拔起了一座全国文明集镇——奉贤县洪庙镇.这座农民自己集资建造的新型集镇,市领导纷至沓来,慕名前来参观考察的更是络绎不绝.洪庙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集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集体.1990年12月,国家建设部正式将洪庙镇列为全国村镇建设试点单位. 洪庙农民集资建镇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从中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而洪庙农民集资建镇之路或许就是中国农村城市化之路的一个展示.  相似文献   

2.
一、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现状 1999年西部12个省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1610元,为全国2210元的72.9%。而西部的一些省区低于西部的平均值,如甘肃为1358元,相当于西部的84.3%,相当于全国的61.5%;陕西1456元,相当于西部的90.1%,相当于全国的65.6%。西部较多的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例如,  相似文献   

3.
薛志林 《党政论坛》2009,(13):54-55
从如东及整个南通地区过去几年的实际来看,农民收入一直高于全国,而城乡收入差距小于全国,这与效益农业发展较快、农民非农就业率高、农民外出经商务工较多、农民土地流转等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价格放开后,农村生产的总形势是比较好的。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表现是粮食和其他一些农产品市场松紧多变,价格大起大落,严重地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正常发挥和经济收入稳定提高。一种产品的价格看好时,农民一涌而上,竞相种、养。种、养的人多了,价格又大跌,甚至根本卖不出去。以粮食来说,1984年大丰收,不少地区便出现了“购不起、销不动、存不下、调不出”的困扰局面,但一年之后,在全国却很快发生了定购落实不下去,硬行、强制农民完成“合同”任务的现象。眼下看吃亏的是农民,而长此下去,势必重新阻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积极培养、及时接纳具备条件的有文化的先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入党,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据有关部门调查,现在乡村基层的党员约占全国党员总?的百分之五十三,其中年逾五十五岁以上的党员达百分之二十,而  相似文献   

6.
龚鳌 《瞭望》2004,(30)
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多次轻车简从,直接深入到最基层,在似乎不经意地询问一些问题时取得了意外的成效。例如获悉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真实情况,并采取了更加得力的直补措施,使全国农民都受惠;而和农妇熊德明的一席闲谈,催生了全国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的热潮,并制定了解决这一顽疾的时间表,等等,都体现了中央领导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践行,使人们对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不过,仔细浏览各地报刊,笔者仍深怀杞忧。  相似文献   

7.
帅政 《瞭望》2004,(47)
中国13亿人口中有80%是农民,引导中国农民迈上全面小康之路,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党和政府建立在全国各地、面向广大农民、为农民致富提供资金支持的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当前,在我国各级农村信用社大刀阔斧进行内部改革的时候,笔者来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道北街农村信用社,看到了这里所进行的用工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从如东及整个南通地区过去几年的实际来看,农民收入一直高于全国,而城乡收入差距小于全国,这与效益农业发展较快、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9.
邓小燕  贾晓明 《各界》2011,(7):20-22
在世人眼中,邓子恢是一位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他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而在女儿眼中,邓子恢却是一位身着农民服装、过着俭朴的农民生活、凡事必深入农民群体中调查、处处为农民着想的睿智而乐观的农民。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夏粮丰收声中,江西省农村的基层干部和老俵们却正为卖难和粮食涨库而大伤脑筋。据了解,此类情况在全国许多产粮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应当引起重视。古语说“谷贱伤农”。收了粮食卖不出去,收到库里调不走,会挫伤农民和农村干部种粮的积极性。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偏紧。近年来全国上下花了大力气才刚刚突破粮食生产徘徊局面,因而,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 既然全国粮食偏紧,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情况颇为复杂,它牵涉到产区和销区各自的利益,牵涉到财政金融业方面的政策,需要各方协调,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方可解决。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农民的利益,从而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则是最重要的出发点。所谓农业上的大局,唯稳定粮食生产为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9亿农民,没有全国农民的小康,也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非常重视。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本届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倾注了极大精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最近几年农产品生产供过于求,大宗农产品生产投入报酬递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例进一步加大。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将会越来越多。如何在城市  相似文献   

12.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农村稳定与发展中居于极其重要的突出地位。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他提出要“调动全国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积极性”,强调给亿万农民以实惠。我国农村改革所以成功,正是由于几亿农民掌握了生产自主权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亿万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素。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什么时候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努力调动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供销社系统经过由全民所有制变为农民集体所有制的改革之后,收到明显成效。几年来,全国供销社共吸引了农民股金和集体资金二十多亿元。各地供销社已同全国五百多万专业户和联合体建立了联营关系,并兴办了一批农副产品贸易中心,年产值和年成交额分别都在百亿元上下。供销社已成为我国农村流通领域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商业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杜新 《瞭望》1988,(44)
“六五”期间,广西每年平均增加67万人,到1987年末,广西人口达到4015万,其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86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20‰,而广西为27.08‰,全国自然增长率为14.08‰而广西为20.4‰。 人口激增势头不减 在桂北的山寨,十七八岁的少妇牵儿抱女。而在桂西的草棚里,一位不足40岁的农民已当上爷爷。孙子已在襁褓中,奶奶仍在不断地生…… 早婚、早育、超生的浪潮还由农村直逼城镇:数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一位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运样一条建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我们相信,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一定会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消灭贫困,已经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主人,社区公共服务的根本目标应是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需求。通过对全国农民需求的调查得出,我国农村社区公共需求具有广泛性、迫切性、地域性、非均衡性等特点,而现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忽视了居民公共需求的上述特征,造成居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错位。结合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限度,应从农民的公共需求出发,满足农民的需求为目的,推进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当全国农民在筹划新的一年生产大计的时候,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了。这几天,各省、市、自治区正在召开会议,学习和贯彻文件精神。许多领导干部也纷纷深入基层,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鼓励大家勤劳致富,给农民吃“长效定心丸”。这就象一阵阵和煦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温暖着千家万户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18.
民工急退潮波及城市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调的消息,激起了全国各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迅速退潮,反正要回家过年,晚走不如早走。按国家规定,春节期间放假一周,而农民自然形成的年假,却至少要一个月。如此反差,显然要波及城市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农村费改税试点。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农民一减负,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就失去了支撑,由此暴露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依靠向农民收费来办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有了对症下药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张迁 《瞭望》2003,(29)
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今年农民收入水平可能明显低于去年。有关部门测算表明,全国约有800万农民工因为非典疫情返乡,仅二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即减少35元左右;此外,近期全国出口订单损失了一成多,其中40%是乡镇企业。综合这些因素,预测今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在4%左右,低于前两年的增长幅度,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将加速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