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团,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其生存和发展要受到周围制度环境的影响。相关的规范性行为准则、宪法秩序以及法律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构成了当前中国社团发展的制度环境,并使得我国社团仍具有浓厚的官办属性;从非正式制度安排、法律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等方面对制度环境加以改善可淡化我国社团的官办色彩,提高其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预防腐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各国关于预防腐败的制度和措施多种多样。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认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对于本国防腐作用是巨大的。"腐败-惩罚"的传统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申报-公示-防腐"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由于制度的不健全而引发的制度腐败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解铃还须系铃人,这种制度腐败的顽疾还需要从制度本身着手进行根本的医治,也就是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进行制度反腐败。这也是当今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腐败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当前我国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立足国情,与时俱进,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建立预防腐败的法规、制度,规范公务人员职业行为;继续深化监督体制改革,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视反腐法制建设,形成了包括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在内的,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法规制度构成的反腐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反腐法制建设体现出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相衔接、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法规制度、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法规制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腐败,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制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顽疾。相对于传统的显性腐败,隐性腐败具有隐蔽性深、腐蚀性大、欺骗性强、渗透性烈、手段灵活及危害渐显等特点。在当代社会,美国在治理隐性腐败的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卓有成效。鉴于隐性腐败的共性,美国的做法对我国预防和治理隐性腐败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腐败的滋生蔓延既与诱因、机会和成本等密切相关,根本上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加强预防制度的建设,是防腐于未然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着力构建抑制腐败诱因、减少腐败机会、增大腐败成本的相关制度,堵塞腐败发生的制度漏洞,切实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巨大考验,腐败问题的妥善解决,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杜绝腐败,我国一些党内规章已经明确规定了制度反腐的措施,但是笔者认为,反腐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任务,更是这个社会群体要面对的一项任务,因此,制度反腐必须要走向法律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9.
警察腐败的实质是警察权力的腐败,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讲有: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欲交易,都是以警察权为中心警察腐败的制度分析即分析相关制度对警察权的正负约束能力。影响警察腐败的三个层面的制度有:经济制度;产权制度;约束制度。  相似文献   

10.
财产申报制度是防治腐败的科学机制之一,我国仿照西方也开始了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艰难探索。跟进性制度创新其实就是一种制度移植,基于此,本文以制度移植理论为研究工具,结合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化面临的诸多困境与难题,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构建进行前瞻性审视与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带来制度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加强腐败治理--透析人民监督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在检察机关加强群众监督以治理腐败的一种制度探索 ,它直接指向职务性犯罪的处理过程。文章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透析 ,包括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焦点和定向 ,制度功能分析 ,制度局限分析和制度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寻租活动成因于“理性人假定”的错误和现实中的“市场失灵”,由寻租而引发的腐败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毒害性,实行制度创新,提高寻租成本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其主要表现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合理、干部人事制度和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因此,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进一步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目前我国约权遏腐方面的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干部人事制度和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四个方面。我们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进一步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严控用人腐败歪风并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产生有一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腐败意识的萌发、腐败行为的产生和腐败后果的形成这样前后相继、相互关联但又各有区别的三个环节或阶段。是故,要想有效防治腐败,就必须相应地采用思想教育、制度规范和严加惩处三种方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制度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安排存在着缺陷,只有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构筑反腐败的制度平台,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野来看,制度应该是一个集合体。香港廉洁政府局面的出现和维持不是某一项制度的单独作用,而是由包括香港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在内的多项制度所组成的廉政制度体系的共同产物。香港廉政制度建设的经验说明只有持续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滋生的领域,将腐败遏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也才能实现廉洁政府。  相似文献   

18.
预防和治理腐败,重点在抓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全过程。更新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理念,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坚持创新性,探索反腐制度运作的新机制,全面发挥反腐制度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保证作用。要紧紧围绕制约权力运行这个核心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注重治本,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民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遏制腐败,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在实行民主制特别是实行西方式代议制民主的国家中,却有许多国家深陷腐败而无力自拔。印度这个自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独立以来,逐步由一般性腐败发展到政治腐败,再到制度性腐败,说明民主制度本身并不能自动遏制腐败,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成为腐败的催化剂。民主制度要能够遏制腐败,要求所建立的是真正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而与制度建设同样重要的,是所选择的制度形式是否具有使其有效发挥作用的本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