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别开生面     
今年2月17日,武钢第二炼钢厂党员轮训开始了。同往年一样,第一期培训以老师讲课满堂灌,学员结业考试抄抄算结束了。要问学员有什么收获?回答是:“媳妇穿婆婆的鞋,老样子。”如何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厂党委的同志在思考。成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不同的收效率,即:“读”为10%;“听”为20%;“看+听”为50%;“听+说”为70%;“说+做”为90%。根据这一理论,该厂党委与有关科室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把原定六期培训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公婆是在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21日,由于当时中央卫生署返都南京,我和我的先生马龙瑞(马叙伦的第六子)突被通知第二天就从重庆飞回南京。在工作尚未安排的空隙,马龙瑞携我回上海探望久别八年的父母亲。我不免有点像丑媳妇要见公婆似的紧张。我早知公公是有很深造诣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而且是有群众威望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斗士。当我们突然出现在父亲的居所拉都路(现襄阳南路)383弄32号时,首先看见了丰满的婆婆,婆婆高兴地直叫阿六(马龙瑞乳名)回来了。这时一位老人从楼上匆匆下来说:“你们来得好快呀,这是女杰吧!”我马上向前叫了声爸爸。只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主管部门是言听计从、谨小慎微、亦步亦趋的“小媳妇”,政府则是集各种权利于一身、大事小事发号施令的“婆婆”。如今,“婆婆”这一角色有了什么变化吗?在深圳,许多企业认为,经过政府一再转换职能和政府对政企关系一再进行调整,政府对企业已不再是一个管天管地管生管死的“婆婆”。但实际上呢?政府仍是“婆婆”,是一个她不来管你,你却非求她不可的“婆婆”。譬如,如果你不求她,或是求不动她,你企业的资金结算可能被拖延过长的时日,或是产品出口一年后仍拿不到出口退税指标等等。因为银行实质…  相似文献   

4.
小汪是个入伍三年的老兵,颇有点才华,写得一手好字。可就是有点“不拘小节”,每天早晨起来不肯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拖了班里的后腿。为此,小汪没少挨班长的“批”。可他一点也不开窍,依然我行我素,气得班长直跺脚。一天,他们的指导员见小汪在练字,特意凑过身去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啊。”小汪把嘴一撇,意思是说“你也懂?”指导员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意,说道:“中国汉字是方块字,其中既有美学,又有力学……。”于是从古之书圣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说到当代的郭沫若、沙孟海、舒同。指导员见他听得入了迷,便话锋一转:“字如其人,你的字的确很美,但不象你。”小汪一下子呆了,说了声:“怎的?”指导员便趁热打铁,“看你的被子窝窝囊囊的,象练书法的人吗?”并告诉他:叠被子犹如写字,也很有讲究。一个字中  相似文献   

5.
三次出走     
“卞旭又出走了。”周末的晚饭后,二班长找到了队长周正才。“他不会走,”周队长满有把握地说。二班长把队长拉到集体宿舍,只见床上蒙头睡着一个人。拉开被子一看:堆着的是旅行包、书。这是怎么回事呢? 卞旭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技校毕业后分配到二队,近两年中,曾两次要出走。  相似文献   

6.
学翔 《瞭望》1986,(46)
“婆婆”改行之后,生产经营计划、销售、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理、机构设置、人事劳动管理、工资资金和联营等方面权力,全部交给了“媳妇”。“媳妇”当家了,而他们又是如何当家的呢? 在江门,记者同十几位厂、经理以及他们的助手们进行了交谈。他们普遍认为,现在权力大了,压力也大了;工作活了,担子更重了。  相似文献   

7.
因出土铜奔马而名噪一时的甘凉武威,又因一起企业兼并风波再次成为中外新闻界的聚焦点。与其它的企业兼并案件所不同的是,这次是被兼并的企业成了原告,而被兼并企业的主管单位却成了被告。这起“媳妇”状告“婆婆”的案件,在中国的企业兼并案件中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8.
当好指导员的“指导员”,帮助基层政工干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这是沈空某旅提高思想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一个主要做法。 为什么“勤婆婆”却带出了“懒媳妇”? 该旅下功夫抓基层政工干部任教能力训练,是从一件事情的反思中开始的。 一次,某连一名技师到别的连队帮助工作期间,听了一堂教育课,竟与他前一段时间在本连听的课一模一样,连小标题都不差。课后,他向旅里一位领导反映说:“这样照葫芦画瓢的课我也能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9.
林长华 《侨园》2012,(7):42
《红楼梦》第25回里,王熙凤当众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为何吃了人家的茶,就得给人家当媳妇?原来,自唐代“茶圣”陆羽撰著《茶经》后,茶在中国人生活中便被摆到了重要位置.在台湾,人们习称茶叶为“茶米”,把茶冠于米之首,有谚云:“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  相似文献   

10.
政工短讯     
包头第二热电厂开展“四有”职工评比包头第二热电厂党委重视职工队伍建设,结合本厂实际制定了《四有职工评比办法》,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分解为16条标准,每年考核两次。评比自下而上进行,先个人总结、班组评议,然后交党支部审核,提交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定命名。从近几年评比的情况看,四有职工率均达到95%以上,表彰了先进,促进了后进转化。  相似文献   

11.
税费不并轨企业减负是句空话文伯其时下,一些企业厂长经理无可奈何地说:“我宁愿做计划经济下的小媳妇,因为钱多钱少有婆婆管;不愿当市场经济的老板,因为老板腰缠万贯,可以自己拍板,于是谁都来敲竹杠”。企业利润哪儿去了去年以来,湖南省全面开展清理、规范企业税...  相似文献   

12.
花皑  宫强 《瞭望》1984,(16)
一月二十八日,星期六,正好是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武钢焦化厂退休老工人孙万德家,这一天特别热闹。四个儿子、四个媳妇,以及女儿、女婿和孙子、外孙全来了,屋子里挤得满满的。他们今天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年终团聚在一起看望看望老人,二是民主协商确定来年由谁家来照顾瘫痪的婆婆。民主协商的家庭会。在笑逐颜开的欢乐气氛中  相似文献   

13.
救命的黑羊     
一个农夫家里养了3只大白羊和一只小黑羊。3只大白羊常常为自己的雪白的皮毛而骄傲,对小黑羊不屑一顾: “你看,黑不溜秋的,像是黑锅底。”“像穷人盖了几辈子的脏被褥!”  相似文献   

14.
杜生梅 《侨园》2014,(5):28-29
我和洋婆婆克莱尔夫人的首次见面,是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贵族宾馆。洋婆婆专程从渥太华西北100多英里外的诺斯贝赶过来,70高龄的老人,精神很好,根本没有半点旅途倦意。当她看见自己的中国媳妇仪态端庄、穿着得体地出现在面前时,很是喜出望外。克莱尔夫人迈着轻缓的步子微笑着向我走来,但我却有些紧张和惶恐。婆婆无声的微笑,轻声细语的问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我以前不曾见过的优雅。我突然觉得这种优雅和文明实在比原始人的鲁莽更令我紧张……  相似文献   

15.
报载,曾经坚拒国外重金聘请,不愿做“洋经理”的著名企业家冯根生,前不久居然主动把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杭州中药二厂的60%股份“卖”给外商,换到了“合资”二个字。杭州中药二厂既不缺技术、市场,又不缺资金、管理经验,产品也不缺名气,缘何要搞中外合资呢?冯厂长一语道破天机:眼下药厂外部是众多的“婆婆”,内部仍沿袭传统生产经营机制,一提改革,则各路红  相似文献   

16.
“PK”要进汉语词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PK”,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前不久,有一个简称为“超女”的演唱比赛,其间“PK”频频亮相。何谓“PK”?有家报纸耐心地解释说, “PK”是英文“选手对决”的缩写。比如张三与李四比赛,不叫比赛,叫张三PK 李四。这就让人弄不明白了,对于汉语而言,要表达区区如此意思可谓小菜一碟。为什么主办方要把一句原本普通的话说得如此不伦不类呢?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30)
国家要“被子”(植被),老百姓要“票子”。8年时间,还不够建立一个新的产业模式,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老百姓没有稳定的“票子”收入,也将会影响“被子”的持久。地方干部群众认为——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必须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虚情假意。”长春市郊区纪委书记李忠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全家居一室12年 房子,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是一根敏感的神经,可是,对李忠厚来说,反映特别“迟钝”。 那是在李忠厚任英俊乡党委书记的时候,有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看他一家6口一直挤在一间13平方米的小屋里,对他说:“盖一套房吧,地号我给你批,材  相似文献   

19.
1978年10月,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的江宁机床厂等六家企业,率先向中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发起冲击,赢得了利润提留、自筹资金扩大再生产、销售部分产品、计划外生产等基本权力,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作为政府管理企业、调度生产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首当其冲地成为这一改革的冲击对象。 于是,在“婆婆”与“媳妇”之间,展开了一场放权与收权、松绑与紧绑的抗争。 .对此,一位中央领导感慨道,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多就要找事做,你放权,他收权,权力怎能放得下去? 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央决定在宝鸡、自贡、江门、潍坊等16个城市进行改革试点,通过精减机构、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解除政府与  相似文献   

20.
邓州用民主的办法把农村人心聚起来,多年解决不了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河南省邓州市汲潭镇张井村农民张善秋有个绰号叫“老纪检”,他曾连续多年上访反映村里的各种问题,有一回还带着被子、床垫睡到镇政府大院里,要求撤换村干部。干部们私下议论,张善秋天生爱怀疑干部,谁当干部他告谁,是块“搞纪检”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