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小康》2021,(3)
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一系列"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7年1月18日,继前一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发表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演讲之后,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时代价值。在越来越靠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必将对全球各国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世界历史性的影响。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实现,必将预示着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和平发展发挥更大的引领,对人类文明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群仲平 《群众》2023,(10):1-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两个结合”,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理解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重要的方法论指南。具体而言,“中国之问”的实质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自信;“人民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朝着更为实质的方向前进;“世界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回应这一问题必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5.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针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等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应运而生,它是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人类共同难题而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与价值理念,从哲学高度阐释中国方案,可以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推动这个世界进步""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三个逻辑层次揭示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新型的世界观、国家观、制度观、发展观、治理观、文明观、和平观和义利观。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经济复苏进程也远远落后于各国政府预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国际社会期待经济保持较快增速、质量不断提升的中国分享经验。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治理经济全球化痼疾的"四个坚持",分享了中国关于发展经济和全球经济治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面对这一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探索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引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道路决定命运,目标指引未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与时代跳动的脉搏同频共振,又在回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不断扩展新的理论空间。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基石,紧扣重大时代课题的"问题转向",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旨在引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半程",彰显宽广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石。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战略自信与增强忧患意识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与时代跳动的脉搏同频共振,又在回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不断扩展新的理论空间。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基石,紧扣重大时代课题的"问题转向",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旨在引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半程",彰显宽广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石。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战略自信与增强忧患意识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着眼于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力解答"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构建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而提出的理念和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成为中国积极回应时代课题的科学答案。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效破解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生态赤字等,努力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彰显了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友良 《传承》2012,(2):62-63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综合化。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伪城市化’";"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规模扩展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要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10)
正人类迈入公元2020年,历史写下惊心动魄的又一篇章。中国,正全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怎么做?世界怎么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4亿中国人民作出历史性抉择:以"生命至上"凝聚万众一心,以举国之力对决重大疫情,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经历顽强奋斗和巨大牺牲,中国有效遏制了病毒传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格局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贯穿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无与伦比的世界历史性意义。事实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让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和平发展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话语,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境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创新理论主题,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统筹起来,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人类难题,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精神的精华;创新理论形态,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时代明证;创新理论方向,把"后新冠疫情时代"世界体系的可能变革、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挑战、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与合作纳入视野,澄明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为基石,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考察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趋势。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国际经济关系塑造的内在驱动力;资产阶级开辟了世界市场,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地位将历史性地改变,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化。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1,(1)
正2020年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文章强调,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相似文献   

17.
正"要常怀感恩之心,做到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社会、致富不忘人民",在今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先进座谈会上,江苏省劳动模范、无锡市政协常委张健发言说,"企业家要‘依山傍水’,这个‘山’就是党和政府,这个‘水’就是企业员工和社会"。百年"锡商",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作为新一代锡商,张健深感自己作为"锡商"的分量之重,深谙实业事关经济兴衰,深信唯有  相似文献   

18.
从这个题目上,就可看出笔者的无知:五点就是五点,还说什么怎么讲?不过,我还是要问问‘怎么讲’。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很重视时间准确性的,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时单位,不仅重视年、月、日,甚至珍惜时、分、秒。有时一分一秒之差也会误了大事。可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以至引出‘五点下班怎么讲’的笑话!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及各国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旧格局、旧体制将会阻碍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适应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仍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此,中国的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逻辑、大趋势,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把握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北京观察》2014,(1):5-5
正"2014年将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更是中国经济深度调整的关键之年。未来中国社会能否持续良性发展,仍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