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5年11月21日,中共广东区委在肇庆组建了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34团(后改称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该团骨干由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武装。独立团的成功组建,是中共广东区委执行中共"三大"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在军事上实行国共合作的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由陈延年任书记的中共广东区委和黄埔军校渊源颇深。在广东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2.
贾晓明 《黄埔》2014,(6):121-122
1925年11月21日,中共广东区委在肇庆组建了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34团(后改称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该团骨干由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武装。独立团的成功组建,是中共广东区委执行中共“三大”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在军事上实行国共合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黄莺 《当代广西》2011,(20):37-39
9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 1925年,根据梧州靠近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广州、产业工人相对集中、革命蓬勃发展等有利条件,中共广东区委作出首先在梧州建立中共党组织、然后向广西各地发展的决定,并派出多批中共党员到梧州开展建党工作。1925年10月,中共广西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梧州支部成立。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先父卫道然于1998年曾著有《周恩来总理与先父卫立煌的友谊拾零》等纪念文章。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有关祖父卫立煌将军的史料被披露出来,这一往事也逐渐丰富起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周恩来与卫立煌的初遇1924年9月,周恩来由法国回到广州,起初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不久,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  相似文献   

5.
曹景滇 《黄埔》2012,(6):66-68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建立的军事政治学校,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共在黄埔军校设有支部、特别支部和党团领导小组,由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在军校的中共组织不公开,除少数领导干部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外,大多数中共党员的身份是秘密的。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的党员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都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成为跨党党员。在黄埔军校和在校军、国民革命军中各级党代表多数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担任。  相似文献   

6.
一、星火燎原红满天——梧州,党组织的创建及其在广西党史中的地位1925年10月在梧州创建的中共梧州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梧州支部的建立,是梧州和广西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是在党中央领导下,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指导下建立起来的。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梧州得到传播。在1925年“五卅”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梧州及广西的工人运动蓬勃兴起,马克思列宁主义进一步与梧州、广西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梧州建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1925年7、8月间,中共广东区委和共青团广州(广…  相似文献   

7.
黄埔情深     
聂力 《黄埔》2007,(1):18-19
黄埔,是广州郊外珠江上的一个小岛。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倡导建立的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当时恐怕谁也想不到,这所军校会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力。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师生同心协力,先后进行了东征和北伐,为结束军阀割据立下大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师生再度携手,同全国人民一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殊勋。在中国现代史上,黄埔军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军校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举国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一名中国革命历史研究的爱好者,我自然忆起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创建中的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促使孙中山先生作出建立黄埔军校的决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接触孙中山,并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发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1937年9月29日,针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人民起来抗日进行种种限制,为敦促国民党彻底改变片面抗战路线,实现全面、全民族抗战,毛泽东发表了《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文章肯定了国共两党合作产生...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1,(20)
正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确定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初夏之时,广州阳光灿烂。漫步在东山口的街道上,黄墙红砖,绿树成荫。东山,曾经是广州的华侨、军政、官宦人家的聚集之地,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东山小洋楼。位于广州市恤孤院路3号的砖红色楼房尤为显眼,这里正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6月20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向《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介绍,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668.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可生动展示中共三大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王文明,1894年出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字钦甫。1924年秋,王文明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系,系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广州,参与组建琼崖革命大同盟。他广泛团结琼崖革命青年,以《新琼崖评论》为阵地,进行革命宣传,为琼崖党组织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同年10月,王文明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2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讨伐军阀邓  相似文献   

12.
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在上海召开,正式代表12人,大会讨论成立中国共产党问题。 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在上海召开,正式代表12人,大会制定党的纲领。 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在广州召开,正式代表30人,大会讨论国共合作问题。 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在上海召开,正式代表20人,  相似文献   

13.
黄海英 《传承》2013,(10):32-34
廖仲恺和周恩来在国共合作中真诚共事、舍生忘死、积极配合,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事,为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广州大革命运动得以继续发展。二人在国共合作事务中共同努力开展的革命活动及其革命友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 8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建立和发展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为了完成异常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党建立了民主联合阵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使自己迅速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时,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创了抗…  相似文献   

15.
黄海英 《传承》2013,(12):32-34
廖仲恺和周恩来在国共合作中真诚共事、舍生忘死、积极配合,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事,为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广州大革命运动得以继续发展。二人在国共合作事务中共同努力开展的革命活动及其革命友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1,(2)
正上世纪20年代初,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借到广州工作之机,支持创办《广东群报》,广泛宣传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为广东党组织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后,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函约在广州建立共产党、青年团的组织,谭平山等人起而响应。此时,共产国际来华代表也派米诺尔、别斯林到广州,帮助建立党组织。米诺尔、别斯林在广州与几位无政府主义者接触,并于1920年成立了"广东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Z1)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1月,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举行。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全国各地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18.
王保成 《协商论坛》2013,(10):53-55
1938年2月,日军侵占修武县城,国民党修武县县长携印南逃,进步爱国势力上山坚持抗日武装斗争,很快于3月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国共合作性质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这是河南省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共合作县级政权,它在修武抗战初期为抗日武装募集军粮,扩征兵员,组建地方抗日武装,发挥了重要作用。修武县城的沦陷与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和天津,接着向  相似文献   

19.
新华通讯社最近约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评出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20件大事。这20件大事是: 1.中国共产党成立 2.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3.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5.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召开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7.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8.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20.
宋莉 《传承》2015,(2):158-160
阮啸仙是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的主要领导者。他较早认识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革命实践中阐述了成立农民武装的重要性,要加强农民武装组织纪律性,初步总结了仁化暴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广泛开展农村武装斗争的思想观点。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