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年终岁末,县里组织了一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两位落马官员的忏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痛哭流涕:"老母亲今年已经80多岁了,春节就要到了,我恐怕再也没有机会陪她老人家过年了!"另一位则强忍泪花:"儿子今年大学刚毕业,我多想亲自送他走上工作岗位,为他的职场人生指点一二呀……"尽己所能地为家人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及时为家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排忧解难,有闲暇时光就与  相似文献   

2.
我们家以前很穷,我父亲读书读到小学毕业,毕业以后就开始参加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的时候,他就开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做了很多工作。1944年,他在当时的诸北边区当边区区长。后来担任《时事简讯》的社长。我  相似文献   

3.
正要让我回顾社会工作的最近10年,就必须从我刚接触社会工作开始。2000年,我从河北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读了人口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执教社会工作。听起来似乎很混乱,但这也是当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普遍现象。2002年,我参加了"首届社会工作专业师资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世界,提起“星夜高飞”这个名字,全国数以万计的盲人都不陌生,因为这是一个公益助盲志愿者的闪亮名片,而这个名片的主人就是临沂市盲协副主席王福德. 1995年,大学刚毕业的王福德因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残疾.为了找到人生的价值,他自学盲用计算机,并借此走上质监宣传工作岗位.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撰写的大量工作论文在专业学术论文评选中获奖,对基层质监工作拓展,推动县域经济建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4)
正青年共享社区模式的出现,是大城市高房价压力下的一种探索。凭借相对经济的价格,良好氛围的营造,这种模式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跨入2020年,不少"90后"开始自嘲已经"奔三"。当"佛系""钝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标签,人们不禁开始怀念起上世纪80年代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可这真的不怪我们。"刚从学校毕业工作不到一年的柴颖说,"北京生活的成本真是太高了,生存都成问  相似文献   

6.
他,毕业于师范学校,从一名人民教师到走上领导岗位,30多年的工作经历可谓丰富多彩。他,先后担任过县文化局局长、县纪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厚的文字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  相似文献   

7.
邱君德昌是我老乡,更是我大学时的同窗,我常叫他"老班长"。他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参加工作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出版诗集两本、长篇小说两部。最近,他捧出由海峡书局出版发行的诗集《山水性灵》,送我一阅。细细翻阅、品味他的诗集后,我的思绪里流动着一条名叫"乡愁"的暗河。乡愁是什么?在余光中的《乡愁》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湾  相似文献   

8.
如果从1990年任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民法院院长算起,李兴达在基层法院院长这一职位上,已经干了8年。8年兢兢业业的辛劳,8年开拓进取的执著,换来的是人们对他“执法如山”的称颂和“他到哪,哪第一”的肯定。 与共和国同龄的李兴达,其经历并不复杂。1968年参加工作,1972年入党,1980年开始从事法制工作。问及他是如何走上法制工作道路的?他笑答:“是党组织分配我做法制工作的。刚接触法制工作,便迷  相似文献   

9.
迷茫是所有刚踏入大学的新生们的一种普遍现状;大二、大三阶段,一些学生开始"混日子",对大学"到底该怎么上"迷茫了;进入大四,面对尚不能确定的未来,不少毕业生再次陷入迷茫。社会各界要在大学生遇到困难和迷茫的关键时候拉一把、帮一下,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把握当下。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冬天,我从乡镇被借调到淮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欣喜之情还未来得及抒发,就被陌生的环境和工作打入"无底深渊"——原本立志把写作定成人生梦想的我,此时却对公文写作充满了恐慌和畏惧。正在迷茫而又无措时,领导向我推荐了一个老师——《人大建设》杂志。初识《人大建设》,就被她的版式设计和精彩内容吸引了。从此,一头扎入其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党建组织员,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的青春是红色的。"今年刚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的李坚兴奋地说。最近,北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16名社区党建组织员成功签约。根据合同规定,本批党建组织员服务期为三年。从哪来:统一招录严格挑选社区党建组织员是一个新鲜的职业名词,据了解,社区党建组织员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一招录,需要全日制大学本科以  相似文献   

12.
贺中 《两岸关系》2020,(3):64-65
整形医师张亚航最初的人生轨迹是在太平洋两端飞来飞去:1982年生于台湾,14岁赴加拿大留学,后来去美国读医学,期间每年假期都会回台湾,在父亲张国华医师的诊所里学习,毕业后在台湾的诊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最终却选择来青岛成家立业。  相似文献   

13.
彭志刚,男,32岁,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系,毕业后在吉林省长春市从事律师工作。后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进京到松涛律师事务所,执业至今。 乍一看高大魁梧的彭律师,人们肯定请他是个东北人。其实他的故乡远在西南边睡云南省。南开大学毕业后他赴吉林长春工作并成家立业,后由于种种原因与妻子离异并离开了那里。 原想出国换换环境的他,在选择在国内哪里“扎根”时,颇费了一些心思。他在大连和北京之间作了比较,最终决定留在首都北京。之所以选择留京,还是先看到了北京的人文环境和经济中…  相似文献   

14.
不知哪位哲人曾说:命运对于人生就像河岸上的渔夫,他把上了何的钩子抛在人们生活的纷扰里,有人就张着嘴巴直冲过去。我就是有过这样一种教训的人。” 孔子明合上日记本,回想着短短几天内那些足以改变他人生的事情……1 孔子明刚满35岁,已经是景春市政府机关的一名副处长了。按说他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可他总觉得生命里缺了点什么。在大学时,他是定向生,家里又有关系,毕业后直接到政府机关报到就行了,可他觉得过早被安排人生去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心里有些空虚。直到临毕业时看到同窗们为联系工作单位而忙碌的情形,他才慢慢地…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6)
正从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到频繁跳槽,再到中年遭遇人生"滑铁卢",张吉在广东摸爬滚打数十年,人到中年的他和很多中年人一样面临再就业难题。2017年-2020年,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迷茫、压抑、不安、痛苦的三年,如今他调好心态,整装再出发,事业蒸蒸日上。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不锈钢企业,通过引进智能化车间,原本需要数千人的工厂,如今,仅需一百人不到就可以完整运作起来。在感叹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感慨有那么多人要面临再就业问题。在这些人当中,最为艰难的要数中年人,他们到了50岁前后,  相似文献   

16.
高建党,平顶山市宝丰县人,却在古都开封完成了他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跨越,1987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高建党就离开了宝丰老家来到开封开原锅炉厂,从学徒开始一步步走上中层领导的岗位,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很大跨越。高建党是个闲不住的人,用他的话说:“我热爱锅炉制造事业”,但由于开原锅炉厂转产,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了作了将近十年的单位。  相似文献   

17.
正他不仅带领团队攻克了广西不能进行木薯杂交育种的技术瓶颈,还把木薯种到淮河以北,推广到东盟国家。"我刚到研究所时,搞木薯科研的人很少。"1988年,20岁出头的李军从广西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和最冷门的木薯科研结缘,一干就将近30年。"以前育种主要是从国外引进别人已经杂交好的种子,我们只是把种子种下去,一步步地选育,只能说是选种不能说是育种。"李军说。  相似文献   

18.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十余年,总以为自己对师生关系的处理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但有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那年在教高三的同时,我还兼教高一并担任班主任。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班级很快走上了正轨,班风纯朴,学风浓厚,成绩优秀。正当我为此暗自窃喜时,问题出现了。在学期初的摸底  相似文献   

19.
杨洋 《今日广西》2008,(7):80-80
在漫漫人生路中。总有一些人或一些事让你在回忆里珍藏。读高中的时候,我有幸认识了我最要好的朋友——小黑。 回头仔细翻了翻10班的毕业照,猛然发现。我是男生中最早结识小黑的。2002年春天,刚转学过来的他分到了还没有分文理班的7班,他的座位被安排在我旁边。作为数学科代表的我和不爱学数学的他很快就因为我收作业他交作业而有了不多的几次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从警二十年,我从未后悔过。"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是王文民儿时的梦想,小时候他经常梦想能够穿上帅气的警服,惩恶扬善,成为小伙伴心中的英雄。1995年,王文民由警校毕业到新沂市墨河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普通民警。工作的繁忙和辛苦很快就取代了刚工作的新鲜感,周末休息似乎成了奢侈品,加班加点办案成为家常便饭。但无论多忙多累,他从未抱怨过。因为他深知,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