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矫治青少年不规范行为,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角度出发,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对1991年至1993年该院判处的25件32名少年犯案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18名重点对象进行了跟踪回访。现就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对形成当今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的一些社会原因进行剖析,并就今后如何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以及法院如何在加强青少年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及对策思路。 一、基本状况 通过对1991年、1992年、1993年近三年来该院判处的32名少年犯调查分析:(一)从犯罪类型来看,犯盗窃罪25人,占78.1%;强奸罪3人,占9.4%;伤害罪2人,占6.3%;抢劫罪1人,占3.1%;放火罪1人,占3.1%。(二)从犯罪对象来看,待业在家13人,占40.6%;在校学生9人,占28.1%;在职职工4人,占12.5%;外地民工3人,占9.4%;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是多年困扰瑞安市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1991—1993年,检察院批准的犯罪青少年分别为315人、395人、693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下一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宗旨,从199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了下一代”系列活动,对青少年实施了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年青少年犯罪人数下降为673人,比1993年下降2.8%;1995年又略有下降.特别可喜的是少年犯罪1995年比1993年下降34.6%;在全市16万名在校生中仅1人受逮捕.我们的基本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实施学校保护,寓保护于教育之中学校保护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通过多种内容、渠道和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2000年我市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达7千多名;2001年抓获犯罪嫌疑人比上年上升39.7%;2002年1至6日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60%。据法院统计,1999年我市青少年犯罪判刑的2300多人,2000年我市青少年犯罪判刑数比上年上升7%。青少年犯罪上升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在外来暂住人员中,同乡作案以盗窃、绑架勒索、伤害等案件居多。深圳是外来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倒佳比例最大,流动人口之多,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4.
问:有人说,中小学生犯罪问题,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不知是否如此?答:中小学生的犯罪问题,的确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小学生的犯罪比例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据公安部门的调查,全国在校生犯罪除1990年略有下降外,其它年份均为上升.其中1989年比1988年上升了43.9%,1990年比1989年只下降7.2%,而1991年又比1990年上升了30.5%;据河北省调查,所押的未成年犯中,在校中小学生占到15.4%;据山东省调查,所押未成年犯中在校中小学生占14.6%;北京市东城区五年来,逮捕的未成年犯中在校生为168人,占总数的60.9%;河南省中小学生犯罪所占的比例已由15.4%,上升到34.8%;哈尔滨市1993年中小学生犯罪的1131人,比1992年增加了19.3%……数字是枯燥的,但折射出的,却是严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在1993年中,上海市的学生犯罪出现了上升的势头。据上海市公安部门统计,1993年全市查获的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在校学生共有1375名,比上年上升48.6%;其中初中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共有773名,占查获的刑事案件学生作案成员总数的56.2%,其绝对数则比上年增长52%;其次为高中学生,共有347人,占了学生作案成员总数的25.2%,其绝对数则比上年增长32.4%;再次为小学生和大学生,分别为217名和38名,分别占了学生作案成员总数的15.8%和2.8%,其绝对数则比上年分别增长69.5%和40.7%。另据上海市检察机关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市刑事检察部门批捕的学生刑事案犯人数曾连续三年下降。1990年比上年下降12%;1991年比1990年再次下降12%;1992年则又比1991年下降25%。而到了1993年,却出现了反弹,当年批捕的学生刑事案犯人数在近四年中首次呈上升势头,比上年上升了35%。为此,我们着重对1993年上海市批捕的学生刑事案犯的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当前,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无锡市教育工作者尽管已想方设法采取了很多对策,但在校生犯罪率仍以“势不可挡”之势上冲。以1991—1992学年度为例,无锡市区不仅少年凶杀案屡屡发生,而且在校生犯罪率也比上学年度猛增129%。面对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社会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担忧。无锡市委更是高度重视,并于1992年底将遏止在校生犯罪率上升强制性地纳入市级精神文明目标,明确要求以1993年在校生犯罪率有无明显下降作为对市教委的考核指标。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无锡市教委全体德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对在校生的犯罪情况作了调查研究。广泛的调研和严谨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控制在校生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校生犯罪有增无减,社会与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对学校“防犯”工作的剖析,可以看到学校内部仍有很多漏洞要堵。冷静的反思带给我们的结论是:在校生的“防犯”工作应做到声势大,人员精,措施好。一年来,无锡市广大教师通过扎实艰苦的工作,围绕上述三点工作思路狠下功夫,取得了1993年比1992年犯罪率大幅度下降的好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1996年犯罪人数为211名,比1993年增长97%(1994年略有下降),几乎增长了一倍。未成年人犯罪再次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工作关系,笔者把视角重点放在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当前,浦东新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因素之一。掌握、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和研究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为此,我院对1993年6月至1994年3月受理的6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9个未成年被告人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查。 犯罪类型:盗窃63人,占79.7%;抢劫8人,占10.1%;强奸3人,占3.8%;流氓2人,占2.5%;故意杀人、奸淫幼女、故意伤害各1人,各占1.3%。 被告人的身份:农民52人,占65.8%;社会闲散人员17人,占21.5%;学生7人,占8.9%;工人3人,占3.8%。 被告人年龄,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2人,占2.5%;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77人,占97.5%。其中女性仅一名。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宁波市1991年至2000年10年间,未成年人放火、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恶性案件有3次跳跃式上升。1994年第一次跳跃上升,从1993年的83起,上升到1994年109起;1997年第二次跳跃上升,从1996年已下降到69起,一跃上升到1997年122起;2000年又是一个跳跃,从1999年已下降到108起,一跃上升到2000年的159起。特别是抢劫案件,1991年只有14起,而2000年却达114起。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出现了低龄化、智能化、成人化、团伙化的特点,而且还出现了暴力化、黑恶势力性质的犯罪特点。 在浙江省其它地区不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0.
一、从犯罪趋势看,犯罪数量上升 2001至2006年,厦门市两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999件判处未成年罪犯1311人,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7.8%,占判处罪犯总数的9.9%(见图表1)。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24%(见图表2)。2006年未成年刑事案件升至276件,与2003年比增长206.7%,未成年罪犯人数升至386人,与2003年比增长28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迅猛上升,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中,流失生犯罪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流失生犯罪,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安定,而且关系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我国犯罪呈现“低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流失生犯罪现状特点笔者所讲的流失生犯罪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未修完规定学业即辍学赋闲、浪迹社会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据统计,我国现有中小学生大约3000余万人,每年流失的学生数以几十万计。据福建省的调查,1995年全省查获17岁以下流失生作案人数达4747人,占青少年发案数的17.2%。另据某市检察机关的调查统计,90年代被…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上海市审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数据统计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的犯罪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犯罪危害性也趋于严重。就此,我们对本市浦东、虹口、杨浦和南汇等五个区、检察院未检部门自1997年以来审查起诉案件中涉嫌犯罪的395名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统计反映,在这涉嫌犯罪的395名未成年人中,属于本市闲散未成年人有241名,占61%。1998年上半年五个区、县检察院受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数为85名,比1997年同期的54名上升了57.4%,本市其他区、县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有的上升高达60%以上。其犯罪作案的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力增强、人民生活富裕提高的同时,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特别是其中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但数量大增,而且犯罪的性质和后果愈加严重,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江苏高院统计,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的未成年罪犯,1998年比1997年上升了16%,1999年又比1998年上升了22%,2000年与1999年相比,基本上持平,仍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为全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上海市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上升势头较猛,据1—9月提供的数据,全市批捕未成年刑事案犯比去年同期上升58.8%,占批捕刑事案犯总数的6.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一点五个百分点.其中杀人、抢劫、强奸三类暴力性犯罪比去年同期上升54.1%.尤以抢劫罪上升势头最猛,比去年同期上升71.2%.在批捕的18名劫车案犯中,未成年犯竟占56%,实在令人吃惊.财产型犯罪仍居高不下,盗窃罪占首位,1—9月全市批捕未成年盗窃犯比去年同期上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犯罪分子用来危害社会。现代技术犯罪已成为继恐怖主义犯罪、黑社会犯罪、毒品犯罪之后的又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新型犯罪。技术型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或所精通的专业知识而实施的犯罪。技术型犯罪已成为未来社会中犯罪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仅就当前技术型犯罪的特点和发展变动规律作一简要分析。一、现代社会技术型犯罪的基本特点现代社会技术型犯罪和传统犯罪相比较,存在如下明显特点:1、犯罪主体的高智能化和年轻化与传统犯罪主体相比较,现在社…  相似文献   

16.
一、2001—2006年我院审理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二、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分析 图表显示,六年来东城区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特点:无论是案件数还是犯罪人数均呈逐年上升势头。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来流动人口的更多涌入,外来未成年人也随之增加,其犯罪现象亦随之多发,如2001年仅有15件15人,2004年就达到26件30人,而到2006年就突破39件44人,并首次突破全区未成年人犯罪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外省来沪的未成年人的逐年增加,他们来沪以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人亦呈增多态势。1990年,上海市少管所收押外省籍违法犯罪少年76人,1991年收押36人,1992年收押50人,1993年收押达125人。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这些违法犯罪的外省籍未成年人,其来沪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家庭贫穷。为生活计,闯上海,以期积些钱寄往家中。这种情况在外省籍违法少年中约占15%。 二、挣“大钱”。慕上海大都市之名,听说上海遍地有金钱,钞票好赚,工作易找。收入高,待遇好。独自一个或三、五成伙来上海。这种情况在外省违法少年中约占45%。 三、开开眼界。视大上海为花花世界,认为上海什么都有,什么都能看到,本着先睹为快,开开眼界的想法来上海,这种情况在外省违法少年中约占27%。 四、被迫出走。因某种原因离家出走,把上海视作能解决任何难题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外省违法少年中约占13%。 这些少年一旦盘缠用完,工作难寻,就可能受某种因素影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人数明显增加。据福建省检察院统计的数字,1995年批捕的未成年人1629人,其中在校学地286人。1996年批捕未成年人2364人,在校学生321,比1995年同期分别上升24%和12%。1996年全省平均每天有5.4个少年沦为罪犯。其中学生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比例均为11%左右。为剖析我省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探索预防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专题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份公报透露,2002年至2004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迭9585人,而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人数的比例,2002年为12%、2003年为14.7%,而2004年则为17%,是显上升超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直接不良后果,也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影响,现在有一种新类型犯罪,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况,网络正在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模式。但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计算机网络犯罪足信息社会中呻中新的犯罪类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也不断卜升。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给国家安全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口益成为困扰人们现代生活的义一社会问题。以我院为例,2004年我院审理涉网案件36件48人,占41.67%,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案件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主要有盗窃、抢劫、诈骗(2)暴力性犯罪不容忽视;(3)犯罪主体低龄化,其中15岁到18岁的占61%:(4)犯罪上体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初中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的,小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这数字上看青少年涉网犯罪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人。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上半年上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突出,其犯罪人数、犯罪性质均呈上升和严重趋势,仅l-7月本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共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9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5%,其中478人向法院提起公诉,同比增长14.6%。其特点为:一、从犯罪主体看,结构出现变化,低龄涉足犯罪,本市籍未成年人犯罪、女性未成年入犯罪增多1.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提起公诉的478个未成年人中,14-16周岁的由同期32人增加为42人,同比增长对%。犯罪主要类型是抢劫案,约占70%,其次是强奸和贩毒案。2.本市籍未成年人犯罪增多,共有348名,占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