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企业家,首先是"人",接下来是"商人"(以笔者的定义,广义的商人就是企业家),然后才是"中国商人"。本文拟先谈谈商人举世皆然的共性,再总结中国商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德国《商法典》是大陆法系国家商事立法的典范,其采用主观主义立法体系,以商人作为构建商法典的基础,并从商人的概念出发界定商行为。德国商法理论形成了包括实际商人、自由登记商人、形式商人、拟制商人和表见商人的商人体系。我国的商法学者提出了制定《商事通则》的构想,并致力于构建能够统领现行商事规则的商法总则制度,而其中商主体制度是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德国《商法典》中的商人概念及认定标准能够对我国商事立法体系选择、商主体认定标准等方面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3.
郑艳玲 《前沿》2009,(4):167-171
元杂剧中有一些作品对商人的婚姻爱情进行了描写,这些作品丰富多彩,反映出商人的不同侧面的生活面貌。元杂剧对于商人婚姻爱情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商人以财力破坏他人爱情的错误行为,二是对商人在爱情中的犹豫和彷徨报以同情,三是肯定商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4.
于光荣 《湖湘论坛》2005,18(3):31-33
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光辉灿烂的源头,中国商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中的—部分,在先秦文学中就开始了。先秦文学中主要写了两类商人:一类是曾经做过商人的政坛人物,一类是社会上的普通商人。先秦文学中所描写的商人体现出了诚信、智能、好利和勤劳的价值观念,先秦文学对后世描写商人的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商人法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其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如城市的蓬勃发展、商人阶级的出现以及宗教观念的变革。商人法具有国际性、自治性等特征。随着现代国际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出现了商人法的复兴和回归的趋势,即现代商人法的兴起。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商人概念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运雄  蔡梅娥 《求索》2005,(12):94-96
商人是从事商行为的人,但并非所有从事商行为的人都是商人。只有那些具有商事能力、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并以从事商行为作为自己经常性职业者,才是商法意义上的商人。我国应恢复使用“商人”这一称谓。未来中国的商法典抑或商法通则应以“商人”作为商主体称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丰子恺说丰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咸丰皇帝的‘丰’。钱庄商人不解。因为年代相去甚远,商人也  相似文献   

8.
朱英 《理论月刊》2001,3(5):5-8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商人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值得重视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近代商人群体意识与时代使命感的萌发及其影响,以及商人诚信观和义利观的演变,阐明对近代中国商人的观念与行为均应进行客观分析,不能单凭想象而简单地认为商人所思所为都离不开唯利是图,无任何积极影响可言。  相似文献   

9.
叶莉荣 《前进论坛》2010,(12):57-58
<正>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它与晋商不同,通常意义的晋商指的是山西省籍的商人,而徽商指的是古徽州府和从徽州府所辖六县走出去的徽籍商人,除此以外的安徽商人统称皖商。徽商萌生于东  相似文献   

10.
刘杰 《求索》2022,(2):58-67
抗战胜利后,汉口地方商人因政局动荡带来巨大生存与经营风险。地方商人组织不仅要寻求恢复经营的稳定营商环境,还要应对时局变动状态下地方政府不合理乃至强制性的财税征收。在财经政令压力下商人组织协助征收各类地方性税捐和摊派,尽量维持政商合作关系。汉口地方商人组织多次就超出财政预算之外的税捐和摊派与政府进行协商,因整体税负及摊派压力过重与地方政府展开较为激烈的财税抗争。针对过重的税捐和财政摊派提出意见,作为纳税人团体在集体税权表达中寻求对商人财税摊派的减免。汉口商人组织通过商人团体力量,借报刊舆论、财税会议等形式向政府反馈商民诉求以求保护商民财税利益。维护商人利益,减少额外税捐及各种摊派负担,是汉口商人组织参与地方政府财税活动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11.
试析清代云南商人的群体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的群体整合,指的是商人之间群体认同感的扩大、强化和商人组织的不断发展。它不仅集中体现了商人阶层所具有的时代与地域特征,同时也凝结着商人营销方式的诸多表象。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有力促动下,清代贸迁于云南的省内外商人,不断进行着群体形象的心理与组织调整,其政治能量和社会影响均逐渐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12.
商人法自20世纪中期重新兴起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各种理论中,施米托夫的现代商人法理论最具代表性,得到了广泛认同。对施米托夫现代商人法思想中核心问题的评述将有助于对正在兴起的现代商人法获得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商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商法包括商人 (商主体 )法和商行为法。我国虽有实质意义上的商人法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加强商人法基础理论的研究 ,构建完善的、规范意义上的商人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要有一点商人意识周一平下海经商已成了近年来中国大陆最风靡、最有争议的话题。商人的地位扶摇直上,令人刮目相看。至于神州劲吹经有风的得失,笔者不想随便下结论,但由此不禁心生一念,一个人可以不做商人,但要想成功,却不能没有商人意识。毛泽东的父亲是富农兼商人...  相似文献   

15.
鲁蒙娜 《人民论坛》2010,(12):172-173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我国商人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城市商人阶级没有平等自由的主体身份,往往依附于君主权威和农业供给,所以没有出现独立自治的商人团体和城市自治。通过分析商人阶级的地位,比较影响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西欧城市不同发展结果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过年不回家在现在越来普遍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不回家的商人都对家失去了感觉。春节,作为一个商人,小连有着强烈的回家念头,但面对信用缺少,面对地方保护,面对法院的即将开庭,他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17.
清代,云南分布着众多商人会馆,它是内地商人为适应贸易扩大需要,基于商帮建立的制度化、体系化经济组织,在商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商人会馆建立后,商人投资能力增强、贸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云南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云南经济支柱产业的勃兴,加强了云南与全国市场的联系,使云南经济步入充满活力、开放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我国商人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城市商人阶级没有平等自由的主体身份,往往依附于君主权威和农业供给,所以没有出现独立自治的商人团体和城市自治。通过分析商人阶级的地位,比较影响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西欧城市不同发展结果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段建宏 《前沿》2009,(3):86-88
泽潞商人是明清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渐参与到地方公共事务当中,成为地方社会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仅通过分析泽潞商人在修建戏台中的作用,论述了商人与地域社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罗群 《思想战线》2007,33(6):102-107
近代云南商人组织,经历了以地缘为主的会馆、行帮以及商会的发展过程。商人之间由分散走向联合,由孤立状态,走向协调行动,使全省商人形成一个整体网络。这不仅超越了血缘与地缘纽带的羁绊,也冲破了行业的囿限。商人由此得以改变以往的行帮、商帮或其他集团与个人形象,扩大了其政治能量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