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岁的少年李帆(化名)是某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因犯抢劫罪被起诉至法院。我了解到,他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是个独生子,曾是学校品学兼优又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李帆的母亲是个重度残疾人,他的父亲为了多挣些钱给他的妈妈治病,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夏迎 《检察风云》2012,(14):46-47
5月3日,在上海市长宁区法院的简易法庭中,一名16岁的少年接受了刑事审判。他叫赵星,犯窃取、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这条罪名在他这个年纪的刑事犯中并不多见。第一次站在被告席上,赵星显得局促惶恐,但仍保持着镇静。他看起来应该是个聪明且有分寸的少年。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少年却在他人的授意下,攻击数家日本购物网站,窃取6000余张信用卡信息,非法获利2.2万余元。经过庭审,法官当庭宣判了结果,听到判决,赵星悔恨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3.
最早我是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所作的法院工作报告中认识他的,留给我的印象是务实、勤政、卓有成效。后来我是在一些触犯刑律的人那里认识他的,人们说他严格、认真、软硬不吃。再后来我走进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那里的同志告诉我,盛院长不主张采访他个人。几个小时以后,踏着崇文门西河沿人群车流的匆忙,我向杂志社走回去。法院作为刑事诉讼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最后一道关口,其一举一动无不牵动千万人的心——那是正义、情理与法网相交结的枢纽。我在想,北京市各级法院近几年举措频出,理顺法院体制、狠抓办案水平、打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4.
律师答疑     
刘波 《法律与生活》2010,(17):49-49
刘律师:您好!2009年10月,我经法院判决离了婚。离婚后的一天,我因转户口到房管局开证明,发现原来我前夫在我们结婚后买了一套房子,在法院判我们离婚的前几天,他卖给他爸了。时价200多万元的房子,他几十万元就卖给他爸了。如今,我们已经离婚了,我还可以要求分割这套房子吗?  相似文献   

5.
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以下简称少年合议庭)是于1984年12月由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首创,曾一度向全国各级法院推广,是早期盛行乃至当前仍较为普及的少年审判机构模式。少年合议庭利弊并存,通过改进可长期设置并占一定的数量比例。一、设立简易、广泛普及的特点由于少年合议庭仅是刑事审判庭内的一个专门合议庭,不须经过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批,其设立手续简便,法院内部审判委员会或党组可以自行研究决定。所以,当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对这种合议庭作了肯定、推广,一年之后,据在上海市召开的全国审理未成年人刑…  相似文献   

6.
<正> 一、历史的考察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德国于1908年在科隆建立了第一个少年法院,接着在法兰克福也建立了少年法院。1912年按照美国的模式,德国在摩泽尔河畔的威奇托利(音译)建立了第一个少年监狱。然而,本来在汉堡对于少年犯罪的处理方法,是准备采取少年福利委员会的形式。成立少年福利委员会的议案规定,少年福利委员会的组成,除法学家外,还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年初,我从刑庭调入外宣室,专门负责法院的对外宣传工作。8月中旬,在刑庭送来的宣传稿中,我看到了张伟(化名)的名字。难道真的是他?去年在刑庭工作时,曾听陈广慧法官提及过他,因盗窃铁路线上的变压器而被判10个月有期徒刑。这次,他又因同样的盗窃行为被判有期徒刑1年。为什么他会再次坐在被告席上?好奇心让我迫切想了解这个未成年的孩子,因为庭审已经结束,我只能从两位主审法官那里找答案。3岁开始抽烟的少年我最先见到的是陈广慧法官,张伟第一次因盗窃被起诉到法院时,她担任法官。提到张伟再因盗窃变压器被判刑时,她先是一愣,然后摇着…  相似文献   

8.
张媛 《法制与社会》2013,(3):261-262
从1984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逐步形成,迄今对少年司法的探索已有27年的历程,回顾这期间对少年司法制度的探索,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和进步,然而,与欧美等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现状相比,我们还是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少年法院创设的问题,作为少年司法体系核心的少年法院在我国尚未独立建制,本文试从构建我国少年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探究建立适合我国本土化土壤的少年法院的紧迫性与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9.
《法制与经济》2008,(7):31-32
法院收了执行费却不执行该怎么办?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学生,我身边有一个人有一民事案件,特向您请求帮助。他向当地法院交了2000元执行费,但法院因为找不到被执行人而不给执行。我咨询了一下一法律老师,他说执行期限是一年,但一年过两天就到了,法院还不给答复。现请求你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法》,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标志着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诞生。少年司法制度的诞生主要是在"为了少年福利"的名义下产生的,因此具有明显的福利化特征。这样一种福利型少年司法制度(伊州模式)在20世纪前期受到了美国各州乃至世界上诸多国家的普遍认同,由此形成了20世纪著名的少年法院运动。少年法院运动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这种对孩子给与特别关爱的做法符合人类的自然情感,适应了人道主义观念的发展和法治进步的需求,也因为在传统的家庭、社区控制功能衰弱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适应了弥补成人社会对少年群体(尤其是下层少年群体)控制真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法院能否指定少年被告人的父母担任其辩护人?编辑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但对应指定哪些人担任少年被告人的辩护人,往往认识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当...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3,(6):41-41
2003年3月,我骑自行车不慎被一辆机动三轮车撞成重伤。后经交警部门认定,驾驶机动三轮车的曲某应负全责。我在医院期间要求他承担医疗费,可他先付了2000元之后,就再也不来医院了。于是,我将其告到法院。由于治疗还需8000余元。请问:我可以申请法院先予执行吗?  相似文献   

13.
张鸿巍 《检察风云》2011,(11):26-28
189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少年法院法》,以一套完全不同于成人刑法的规则处理少年案件,这标志着现代少年刑法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少年法院的历史发展少年法院是独特的少年审判制度的一部分。不同于一般审判的少年审判在美国诞生的时候,不是一项法院改革,而是一项一般的监狱和教养制度的改革。在19世纪初,纽约的一些教友派教徒专为本市的少年犯建立了一个名为"收容所"的新机构,用以取代将少年犯和成年犯关押在一起的旧制度。第一个少年法院直到近一个世纪以后方才出现。几乎在整个19世纪,少年教养问题一直是司法发展的一个焦点。随教友派的改革者们的原始措施之后,又相  相似文献   

15.
马丽 《法人》2010,(7):80-81
“这真是笑话,我有什么能力操纵媒体的炒作?现在大家还在争议阶段,法院也没有判决《合资协议书》已经终止,康力股份公司这种做法非常不地道”。作为深圳康力电梯公司的负责人,陈聪对康力电梯股份公司的最新指责非常不满。  相似文献   

16.
少年法院的创设模式和收案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年案件的审理,国外有司法制与行政制两种。北欧诸国社会福利事业相当发达,所以它们采用的是行政制,即将少年案件的审理委托社会福利机构来办理,除少数特殊少年刑事案件,可能由检察院移送法院审理外,几乎都脱离司法机关来审理。然而,在国际社会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司法制,即由司法机关来审理少年案件,但审理的组织形式不尽一致,一般有以下四种:1.专设少年法院审理少年刑事案件;2.由家庭法院审理少年案件;3.在法院内部指定特别刑事庭审理少年刑事案件;4.在普通法院内另设少年法庭审理少年刑事案件。就我国而言,上海地区目前采用…  相似文献   

17.
刘根 《法制与经济》2008,(14):18-20
改革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我国应当制定综合性的少年法,完善少年司法的程序法规则,创新少年司法工作机制,逐步推行少年犯行刑社会化,建立少年刑事法院,组建少年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8.
记得梁启超先生在一个世纪前曾饱含深情地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哲人的话语跨越时空,至今仍激荡在我的耳边,“宪政中国”在用法上就是对“少年中国”的一种借鉴。组织“宪政中国”丛书,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想法,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这样一种感觉,在“…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6,(2):37-37
问:我刚满16周岁,是某大学一年级新生。父母4年前离了婚。法院判决我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支付抚养费400元。我考取大学前,父亲能够按时支付抚养费,但当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后。父亲却停止了抚养费的供给,理由是大学教育不在抚养范围之内。请问:少年大学生能否继续申请执行抚养费?  相似文献   

20.
《法庭内外》2009,(3):59-60
法官: 我与马某夫妻做生意,他二人共欠我贷款6万元钱,一直赖着不付。我只好向法院起诉,法院支持了我的主张,判决马某支付货款和利息。但当我拿着法院的判决到马某家收取贷款时,马某的妻子张某却说她与马某已经于上个月协议离婚,协议条款中规定:房屋家产归她,由马某承扛全部债务,并出具法院的离婚调解书给我看。而此时马某又不知去向。请问法官,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