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中,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已成为新阶段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近年来,党中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公共投入中,从政府与农民关系的角度看,由于存在着投资理念失误,结构不合理,传统体制的惯性影响等因素.导致农业投入绩效性差,农民收入持续走低。为此,要通过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步伐。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实现农业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既是实现我国“九五”农业两大任务的保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当前推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难点我国农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影响着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目前,在推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难点:1.农业投入不足,农民负担重,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难。我国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比重同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很低,1994年…  相似文献   

4.
农业投资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热点有以下几个:一、严峻的现实中国农业困境的出路,厉以宁认为只靠增加农业投入是解决不了的,关键在于改革土地制度,搞土地国有基础上的个人占有制但许多同志认为,农业投资不足是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是: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既使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农业投入的多少和投入的结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此,弄清农业投入的渠道,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促进我省农业生产,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之上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政策上的因素,最主要还是由于存在一个农业低收入的恒常规律,只有突破这一规律,才可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突破农业收入恒常规律就意味着必须由外生变量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建立起农业收入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对农业收入的保障机制就是要克服市场、自然、技术和效益体制障碍,保证农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7.
城市农业的功能冲突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需要利用农业的特性和功能来解决城市问题。城市农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城市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矛盾和冲突;要通过科学规划,以及建立立体投资体系、土地使用流转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来实现城市农业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工业对农业的投入,实行工业扶持农业的政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转型时期。农业政策要适应农业转型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由农业支援工业转变为工业扶持农业。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毅  金高峰 《求实》2006,(4):92-94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农业保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并保护农民增收的稳定性。经营主体缺位、农民收入水平低和高风险与高赔付率是我国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应成为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农民增收的政策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工业对农业的投入,实行工业扶持农业的政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转型时期.农业政策要适应农业转型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由农业支援工业转变为工业扶持农业.  相似文献   

11.
和谐型农业投资法制体系构建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鸿 《实事求是》2007,(4):51-54
市场经济的法治属性、农业产业的弱质禀赋以及我国农业投资的长期困境决定了我国必须快速构建和谐型农业投资法制体系。空域和谐与时域和谐是体系构建应该坚持的两大基本原则。农业投资法、农业补贴法、与之配套的其他法律法规、系列实施细则以及执法机制是法制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在农业信贷资金的投放上年年增加,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农村经营体制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使农业信贷的投资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信贷投向结构欠合理。目前农村家庭经营的承包体制小而散,农民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哈尔滨市是农业大市。如何促进农业和农村较快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哈尔滨市在全省、全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产业化带动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哈尔滨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应完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农业核心竞争专属区;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强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主要存在着劳动者的素质较低、市场发育缓慢、资金短缺等问题。为此 ,贫困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 ,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建立多元投资机制 ,并要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教育形式 ,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近年来,顺义县围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特别重视增加农业投入,在投资方式、方向、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87~1988两年中,全县共向农业投入1.6亿元,使农业生产初步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国内消费需求却始终严重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过低以致于抑制了其消费能力.政府对农业投入太少却大量抽取农业剩余、农业自身的生产率太低、农民负担过于沉重以及农民工的"低国民待遇",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多种途径,尽快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包括基本解决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目标。从更长远一点来说,要在此基础上,坚持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建立起强盛的现代农业,以牢固地支撑起国民经济大厦,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我国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更好地确立农业在国民经济全局中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从事不同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业投入,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的重要体现。山东省人大农村经济委员会近一两年来把农业投入立法作为工作重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立法的几个主要问题取得了共识,并形成了一些具体的立法意见。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根本问题是投入问题。制约我省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实现“九五”农业增长目标,关键在增加投入。我们抓农业投入立法,制定农业投入法规,就是运用法律的权威性及其引导、制约、规范、保障作用,来确保农业投入的不断增长,这对农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半城市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并引发诸多新的社会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建立各级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按不同比例分级承担的机制以及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伴随人口的迁出迁入实现跨区域转移的机制;二要实行阶梯式、差别化落户政策;三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对土地更多的财产权;四要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进程;五要建立完善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六要完善农民工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围绕扶持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包括: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证农产品收购资金,减轻农民负担,改革粮棉购销体制,提高粮棉收购价格,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和国家储备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扶持粮棉主产区发展经济,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符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