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诱惑侦查分为犯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两种.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是合法的观点仍然不正确,仅凭有犯罪意图就启动诱惑侦查,违反了刑诉法先有犯罪事实,后有立案侦查,然后才是侦查手段的运用的规定.启动诱惑侦查的条件有二:一是有犯罪事实存在;二是社会危害性严重且犯罪行为隐蔽.  相似文献   

2.
也谈诱惑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惑侦查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 ,从合法性角度可将之分为犯意诱发型和提供机会型两种类型 ,在实践中正确区分这二者 ,应遵循目标明确性原则、犯罪倾向性原则、行为适度性原则。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存在违法性 ,历来为各国司法实践所警惕。而对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大多数国家均持肯定态度 ,随着各种新型犯罪尤其是无被害人犯罪的增加 ,其使用愈加频繁。但必须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规制 ,以保证其在法律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诱惑侦查在各国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诱惑侦查不仅包括合法形式的诱惑侦查,还包括"警察圈套"或"犯意诱发型"非法侦查形式;狭义的诱惑侦查仅仅是指"刺激侦查",或称"机会提供型"这种合法的侦查方式。广义说更加符合我国对于诱惑侦查一词的用语需要,其内容涵盖也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4.
"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不仅违反了侦查机关的职责,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抑制侦查权力的恶性膨胀,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陷阱抗辩",并且在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就陷阱抗辨的主张进行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犯罪意图是侦查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引诱产生的,法庭应宣告被告人无罪.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作为特殊的侦查手段被频繁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度隐蔽性、组织性的犯罪之中。国内学界和实务对诱惑侦查的关注较多,但对"犯意引诱型"侦查手段认定及其法律效果方面关注较少,这也导致了相关问题法律缺位,适法混乱的情形。基于"犯意引诱型"侦查手段的特殊性,可从实证研究、分析比较的角度对我国存在"犯意引诱"争议的案件从"案件类型""辩方抗辩理由""公诉方提起公诉的理由""法院裁判情况""法院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总结,以确定我国犯意引诱的审查认定标准宜采主观审查和客观审查的混合模式,效力方面采"除罪"说。  相似文献   

6.
诱惑侦查行为过限问题,包括诱惑方的行为过限和被诱惑方的行为过限。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通过隐匿身份的手段调取证据中诱使他人犯罪的行为予以禁止,人民法院可以通过非法证据排除来否定诱惑侦查过限行为取得证据的证据能力。综合对诱惑方的行为过限加重"犯意"的证据的排除规则和方式,能有效地反作用于侦查机关的诱惑侦查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自我完善,促使侦查机关实施诱惑侦查过程中加强证据意识和防范自身行为过限加重犯罪嫌疑人的"犯意"。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实施诱惑侦查的危险程度进行了严格限制,规范和指导了侦查机关实施诱惑侦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它可以分为“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与“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两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从法律制度上对其加以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法院对诱惑侦查案件是否存在犯意引诱的认定过于笼统、单一,根据被告人与诱惑侦查人员首次接触前、首次接触时、首次接触后三个阶段的行为表现,以及侦查机关的诱惑侦查行为方式和强度进行判断的方法,仍然是属于兼采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的判断方法。为更好地处理诱惑侦查问题,应借鉴证据的证明标准,将犯意引诱的具体认定标准分为直接标准和间接标准,只有在引诱事实清楚、判断依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时,法官才能对案件作出存在犯意引诱的认定。  相似文献   

9.
诱惑侦查手段普遍适用于毒品等隐蔽性犯罪,已为我国法律所肯定.但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我国学说上普遍主张对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被引诱者在实体法上作无罪处理,似有不妥.程序法上,对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证据的排除,根据我国法律只限于某些场合.从国内外实务来看,对被诱惑者“定罪但从宽处罚”的做法得到广泛认可,我国应当进一步将这一做法具体化.由于对被引诱者减、免刑事处罚的规定已逾越司法解释的权限,应由立法解决.  相似文献   

10.
从司法操作层面上看,诱惑侦查主要涉及两个重点问题,即概念界定和操作原则。它们分别涉及诱惑侦查合法性与否的实质判断和形式判断。"犯意"和"机会"两分法未必周全,机会型诱惑侦查必然涉及犯意诱发问题,反之则未必。对诱惑侦查应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在实务操作中,应当坚持"有中生有"和"同途同归"的操作原则。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无中生有"和"殊途同归"可以构成例外,但必须符合成本考量。为防范诱惑侦查的不当使用,实践中需要同步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检验程序,即自我答责和证据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一要做学习型的公务员,要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法律、政策、现代科技等专业知识;二要做公仆型的公务员,努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作风;三要做创新型的公务员,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总结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12.
民主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一直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因此,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更大程度地实现法治.而法治的进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法制实践,而且更关键的是要转变法治类型,由单一法治向混合型法治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制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谈网络语言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规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语言被称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语词可分为词汇缩略型、图形符号型、谐音型和童语型等类型,它具有专业性、简约性、随意性、创新性和粗俗性等特点.网络语言的发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对人们使用健康的网络语言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范围、类型以及基础是侵权请求权的三个核心问题,侵权请求权的范围包括绝对请求权,但不包括相对请求权;我国<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请求权应当类型化为"防御请求权"、"保全请求权"、"补救请求权";我国<侵权责任法>对于侵权请求权基础的设定含混不清,有待进一步完善;<物权法>第37条可作为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范基础,第242条...  相似文献   

15.
2001年-2003年湖南省劳教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财产型罪错、吸毒型罪错、滋扰型罪错三类罪错劳教人员占当年劳教人员总数的90%左右,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较高,且多为吸毒型罪错和财产型罪错.摸清劳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挽救措施,提高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巡警警务工作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以“被动反应型”到“主动预防型”转变、信息化建设、巡警刑事立案权为立足点、着力点、突破点,实现巡警勤务指导思想的内涵式发展、警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分学者认为由于欠缺法律信仰生成的土壤,我国传统社会根本不存在法律信仰。而事实上,我国传统社会是存在法律信仰的,不过在信仰程度、信仰方式上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信仰是一种伦理价值型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8.
女魔的反叛——西方文学中恶女人形象系列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文明史,是逐渐从以圣杯为标志的充满和谐与爱的母权制社会向以剑为标志的充满暴力和战争的父权制社会的进化史,是男女两性之间的战争史.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恶魔型"女人,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欲,她们对男性的近乎疯狂的复仇,对男权社会的激越的反叛,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统治的革命性力量.消解男权文化模式,超越性别角色的对立,建立男女平等的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则是理想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因涉嫌一般聚众斗殴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归案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由聚众斗殴转化而来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行 ,应当认定为不同种罪行 ,从而构成自首。  相似文献   

20.
涉众型经济犯罪不仅严重地破坏了国家社会金融管理秩序,而且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极大地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涉众型经济犯罪大致可划分为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在对具体案件定性过程中往往出现难以区分和辨别的困难,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数额等问题认定难度较大。防范和化解涉众型经济犯罪应坚持地方党委、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移送、相互配合的协作机制.做到快侦、快审、快结,完善制度,严格把关,形成多层次、多部门的监管体系,认真接待受害群众,增强保密观念,扩大社会宣传,强化社会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