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童里 《党政论坛》2007,(2):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进发,就必须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没有公平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陈文兰 《求知》2005,(5):32-33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是对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靖  李思然 《理论探讨》2007,(3):140-142
在我国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反映了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政府之所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在于现代政府本身具有体现着公平与正义、理性与法治、自由与责任的行政精神,政…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5,(3):19-2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我们党基于对自己执政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对国际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于慎澄  何忠国 《求知》2005,(5):8-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它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因此,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高度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积极主动地正视问题、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是实现中央作出构建和谐社会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曾峻 《党政论坛》2008,(3):18-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向全党提出的光荣使命,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把解决民生问题看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社会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本文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制定和实施社会和谐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这些论断,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现代化架构的突破,又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拓展,制定社会和谐发展战略必须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依据,实施社会和谐发展战略必须创新党的治国方略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时,党中央提出了增进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治党治国的新理念,是党建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因此,全面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内涵,深入探讨党内和谐的标准,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党内和谐,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谢安国 《党政论坛》2012,(11):18-2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时,党中央提出了增进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治党治国的新理念,是党建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因此,全面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内涵,深入探讨党内和谐的标准,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党内和谐,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姚强 《求知》2006,(8):40-41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寿昌 《求知》2006,(12):34-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努力做到全社会的和谐,必须做到多个方面的和谐。党内和谐既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做到的重要环节。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我们要以以优良的党风来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引领社会主流意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舒 《理论探讨》2005,(6):171-17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和谐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样的三体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  相似文献   

17.
廖艺萍 《求知》2005,(11):4-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从和谐社会建设命题的提出到落实措施的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提出的根本性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了我们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必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社会的性别关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理论导刊》2007,(12):100-101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自从党的纲领性文献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题以来,社会学、哲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理论见解,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9.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三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强 《理论探讨》2007,(3):103-10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思路。要促进和实现党内和谐,必须大力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必须切实把党内民主建设好、发挥好;必须本着和谐的原则处理好党内外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也会加速实现。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向全党提出的光荣使命,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把解决民生问题看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社会建设的重点,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