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和谐的政治关系需要发展民主政治。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政党关系和谐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汇聚人心、凝聚力量。政党关系和谐是多党合作制度的本质属性,多党合作制度为正确处理我国政党关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和规范。巩固和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也是我国政党关系的基本内涵。这一新型政党关系模式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各个组织当中,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要充分认识这一政党关系,处理好与中共各级组织的关系,为建设和谐校园发挥参政党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在制度完善和理念创新上存在薄弱环节。本文从政治、价值观、制度等层面分析了高校政党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政党关系被列为我国社会五大关系之首,足以体现政党关系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政治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参政党更好发挥作用的现实需要,是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政党是现代国家政治体系中具有主导性的力量,政党关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关系.政党关系和谐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本质属性,更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巩固和谐政党关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际协商和党际监督.  相似文献   

5.
回溯中国政党关系的百年演变历程,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改变了其运行轨迹:一是终结了自西方移植的多党恶性竞争的政党关系,二是打破了国民党一手缔造的零和式政党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充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政党、政党认同、时代主题和宪法规范四个方面加以重塑,建成新型政党关系。这包括允许多政党同时并存,建立党在政治方向上的领导权威,紧紧把握时代主题,同时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宪法,使党的权威与宪法权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在—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7.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互相监督”理论准备不足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既是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也是我国政治发展的任务。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推动的政治发展,我们有必要理顺并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党际关系、党群关系、党内关系、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党与党章党规的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党与世界的关系等八大关系,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在认真总结执政55年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我们党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政党学说为指导,长期奋斗明智选择的成果,也是中国人民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的结晶,是符合中国国情、人民感情,并经受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具有和谐性质和特点的政治文明,中国政党关系蕴含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政党制度,切实加强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推动政党关系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政党关系文明既依靠政党制度安排 ,更需要政党实践建构。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 :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关系、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多重化党际关系的特点。因此 ,推进我国政党关系文明建设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监督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廓清中国大陆政党制度与港、澳、台政党制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一国两制"与政党制度衔接的基础、条件和路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国两制"与中国政党制度衔接的政治基础是承认一国的基本原则,履行两制的基本框架,其衔接条件是中国大陆政党制度的包容性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就衔接路径而言,首先必须要厘清概念。中国(包括港、澳、台)的政党制度应该是一体多元的制度,即以中国大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体,以台湾的多党竞争体制和香港、澳门的政党体制为多元的政党体制。其次,要理顺关系,即在中国的范围内,存在着五种政党关系:合作性的政党关系、竞争性的政党关系、准竞争性的政党关系、"一国两制"下的协商性的政党关系和"一国两制"下的友好性的政党关系。最后,还必须有具体制度上的设计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之一.政党制度作为政党政治的实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除了具有一般政党制度与社会的关系外,还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资源的关系、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以新时代中国梦为政治共识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相比,两者在政党制度理论、政党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与代表形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政党制度理论上,两者分野于洛克的思想;在政党与国家关系上,两者是体制内生性政党与体制外生性政党的区别;在党际关系上,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是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关系;在代表形式上,西方是聚和式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政治协商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