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水患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把兴修水利这件安民兴邦的大事抓紧抓好”。我市有受水患威胁的耕地22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0%,受水患威胁的人口1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35%。现有1068公里一线防洪大堤,正式堤垸63个,烷内地势低洼,90%以上的田地、房屋和部分工业设施高程在30米以下,低于一般高洪水位4-8米。沿江沿湖还布局有一大批石化、造纸、电力、化肥、轻纺等国家重点工业基地。水情是我市最大的市精。根治水患是我们必须直面应对的头等大事。一标本兼顾,称…  相似文献   

2.
治水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之后,治水成为我县当前和今后三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大灾之后大治水,面临重重矛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看待和处理水患治理问题,能帮助我们清晰思路,化解疑难,兴利除害,实现大干大治。一、抓住根治水患这个主要矛盾,化害为利。华容县演洞庭,临长江,江河纵横,湖港交错,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水,在我县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我县最大的县情是水情,最大的忧患是水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水同样具有矛盾性,即两重性,它可以为患,也…  相似文献   

3.
7月16日至18日,达州各地普降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全市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水患重创。  相似文献   

4.
水患?人患!     
近日,观看影片《大禹治水》后,不禁热泪盈眶。为了根治水患,大禹尊奉父命,三过家门而不入。然而在他长达13年的治水历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却不是引流之险、劈山之苦,而是人心的焕散。为此,这位顶天立地的治水英雄也曾喟然长叹曰:水患未除,又添人患。借古察今,感慨万千。九八抗洪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亿万军民鏖战洪魔的恢宏历史画卷,也向我们全面深刻地透视了水患与人患的辩证关系。首先,滔滔的水患其根源在于人  相似文献   

5.
从七月至八月,连续几十天的长江、嫩江水患,牵动和压抑了亿万华夏子孙的心。这次水患之严重、持续时间之长,可谓百年难得一遇。遭灾的原因,除了主要是全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特殊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淮河流域水患灾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患灾害多发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流域就发生过9次以上的洪涝灾害,给流域内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为此,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该文主要对建国后至90年代淮河流域的水患灾害发生的情况、特点及治理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孟红 《党史博览》2024,(3):10-15
<正>自古以来,中国旱涝灾害频繁,被国人视为心腹大患。毛泽东十分清楚水患频发和水患严重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为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一直重视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下决心治理水患,并亲自抓水利工程建设。这一点,即使是仅从他数次为新中国水利事业题词的细节上就能够生动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8.
《史记&#183;五帝本纪》记载,传说尧、舜时候,洪水泛滥,肆虐生灵,老百姓没有安身之所,尧帝命鲧去治水。鲧听信鸱龟的话,采用塞填的治水方法,结果不但没有把洪水治服,反而造成更大的灾难。鲧被赐死后,他的儿子大禹负责治水。大禹采用疏而不堵,趋利避害的治水方法,最终消除了水患。  相似文献   

9.
《党史天地》2006,(6):F0004-F0004
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治理长江水患,在长江流域修建的第一个防洪工程,荆江分蓄洪区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由荆江分洪区(主体)、宛市扩大分洪区,虎西预备蓄洪区和人民大垸蓄滞洪区组成,总面积1358km^2,有效蓄洪量71.6亿m^3,  相似文献   

10.
在九曲回肠的长江荆江南岸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除荆江水患,于1952年在长江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当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工程题写了“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胜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伟大题词。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04,(12):56
郎溪是传统的农业县和省级贫困县.县委、县政府经分析认为郎溪发展滞后主要是"苦在水患、穷在工业、落后在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一、“告御状” 商丘地区自然灾害的根源在于水患。整个商丘地区地势平坦低洼,历史上常常遭受洪涝灾害。1958年的“大跃进”,提出“人定胜天”,“令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等口号,人为地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一块地对一口天”,块块田地都挖蓄水池,只搞蓄水,不管排水,每遇暴雨,洪水排不出去,泛滥成灾。为了解除豫东水患,纪登奎下令所属各县拆圩扒堰,恢复河道原头的自然走势。全区上下一齐行动,很快便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10,(6)
<正>长江、淮河横穿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条件,使得全省防汛抗旱任务艰巨,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任重道远。夯实基础解水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围绕除  相似文献   

14.
刘畴西同志传略(一九三七年)袁策夷畴西同志生于一九○○年,世居湖南长沙的靖港口,以农立家,父耕母织,终岁勤劳,虽积下薄田数十亩,只因周期的水患,常使他全年颗粒无收,不得不捕鱼种蔬为副业以自活。同志有兄弟四人,西居最幼,兄长三人皆健强的乡农,也就是地主...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长江发生1954年以来全流域特大洪水,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西江、闽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有力组织下,在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战斗下,我们成功地战胜了这次特大洪水。洪水过后,我们全党全国人民都十分强烈地感受到水利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阐述了搞好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学习全会《决定》,我们必须充分领会这方面的精神,树立高度的水患意识,增强搞…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一生钟情长江,尤其喜欢到长江中搏击风浪,体验征服自然的豪情壮志。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惨景更激发了他改造长江的决心。  1953年2月,毛泽东建国后第一次视察湖北时,就特地安排相当长的时间,在“长江舰”上,同水利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就长江防洪问题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首次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治理长江水患的初步设想:“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建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处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  在毛泽东视察长江的次年,即1954年夏天,长江发生了全流域特大…  相似文献   

17.
郎宣 《江淮》2012,(6):27-28
"县城很漂亮!""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城一体化,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一句句感叹,道出了崭新郎溪的跨越式发展。一个水患频发的贫困县一跃成为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是什么让她实现了华丽转身呢?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届时,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随着消息的公布,中国国庆阅兵再次引起海内外各界人士高度关注。 阅兵,是对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检阅,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都举行过阅兵。在我国,阅兵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后,“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各部落首领纷纷前来会盟,声势浩大。大禹阅兵,其意决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平息水患,更是为了威慑诸侯,巩固政权。  相似文献   

19.
秦泽忠 《前线》2010,(9):53-53
<正>近来又闻大江南北多地频发水患,在同情受灾百姓时,更念及那里的孩子们,不知他们可好。一直没见到相关的负面报道,心里便踏实多了。不过,还是让我想起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20.
公元 1992年,共和国注定要以辉煌的篇章载入世界编年史。这一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铿锵话语还在神州激荡,紧接着,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中华民族根治长江水患的千年梦想即将成为壮丽的现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为推动三峡工程的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是根治长江中下游毁灭性洪灾的根本性措施,但长期以来,对于它的兴建有着太多的争论和不同意见。江泽民特别关注三峡工程问题,他在了解有关情况后,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