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古时有“人穷志短,为富不仁”之说;时下有“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之虞,说的都是一种人穷人富时的道德操守。人穷是否志短?人富是否就要变坏?我看并不尽然。从古至今,许多人恪守“穷不忘操,富不忘道”的古训。他们在贫穷之时,不坠青云之志,怀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奋力拼搏;发财致富以后,又“富不忘道”,不仅不坑人骗人,而且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且不说古代的单雄信、柴进这些财主如何助人,就说近代的陈嘉庚先生。他少年时家境贫寒,17岁就飘洋过海,外出经商,艰苦奋斗,惨淡经营,后来成了南洋巨富。1919年秋回国,一心在家乡办学,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女师……。在世界经济危机时,英国垄断集团故意为难他,不让他办学,他愤然地说:“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了自己的资产,把学校坚持办了下来。  相似文献   

2.
李先生多年前从河南的一个小山村外出务工,由于勤奋肯干事业有成。富起来的李先生一直对家乡念念不忘,他多次捐资,为村里修路建桥,还为村里安装了路灯。他的家乡是个干旱少雨的地方,父老乡亲们吃水一直是难题。去年村委会决定利用河道修建一个蓄水库,以解决村民用水难。李先生知道后,再次捐资2万元,还亲自指派村民张先生负责看管水库。  相似文献   

3.
《党史博采》2013,(8):72
刘建成系唐县黄石口乡北当村村民,多年在外创业,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辛苦打拼,如今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多年来,在为当地百姓解决数百个就业机会的同时,刘建成和他的企业积极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先后共向社会捐款数十余万元,刘建成致富不忘家乡,对家乡有着浓厚的盛情,是一个创业不忘农村教育、发展不忘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1,(7)
正王首道,1906年4月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我党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首道虽然身居高位,但时刻不忘湖南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曾深有感触地对家乡人民说:我是浏阳人民的儿子,三湘四水哺育我成长,我要为家乡人民尽微薄之力,报答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8,(10)
正不忘初心,回报社会。鸿茅国药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一直情系家乡,关注贫弱,通过支持公益事业、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彰显百年民族品牌的担当和情怀。2018年以来,鸿茅国药先后向凉城县教育扶贫资助基金捐资100万元,向乌兰察布市慈善总会及乌兰察布市"爱心助残"等机构捐款30余万元。  相似文献   

6.
韩金莉 《先锋队》2011,(9):31-31
张启飞,一个集智者的思维与勇者的无畏为一体的人,自2005年当选冯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以来,靠胆识、靠魄力,高点站位,开拓创新,使一个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的贫困山村迅速发展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富而不忘乡梓,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捐资2000余万元为村民办实事,  相似文献   

7.
美与丑     
郭彦赋捐资百万建学校从古浪县土门镇土门村走出去的共产党员郭彦赋凭着自己的胆识与智慧白手起家,创建了银川市白云金属桶厂。郭彦赋致富后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与天津伟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强共同为古浪县土门二小捐资100万元,修建起三层单面半框架、建筑面积1297平方米教学楼一栋,使该校的面貌焕然一新。(袁明章)鄂廷印抢救伤者传佳话3月6日,宁县太昌乡街头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路过此地的宁县检察院检察长鄂廷印和检察官王克畅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并再三叮嘱医院要尽全力救治。由于抢救及时,伤者转危为安。当伤者家属赶到后,…  相似文献   

8.
尹柯银、陈业平、余历3人是金寨县桃岭乡牌坊村外出创业的佼佼者,他们致富不忘乡邻,心系家乡建设,将桃岭道班至牌坊上院5公里长的机耕路拓宽改建成宽7米的高标准村级道路,在家乡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9.
《党史博采》2013,(1):66-67
丁二子,河北省辛集人,生于1952年4月。改革开放以后,丁二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办起了企业。在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同时,无偿捐资帮助村里修公路;定期为村里无偿清理垃圾;照顾多名孤寡老人。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评价,尊称:丁雷锋。他不仅在当地做好事,而且还关心我省西部太行山区的小学教育,一次偶然机会得知,阜平县柳树底小学基础设施薄弱,冬天孩子冻手冻脚,夏天孩子酷暑上课。丁二子出资为学校安装了暖气、电扇。心细的丁先生还为学校买了过冬的煤。他的无私奉献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正马献,临漳县临漳镇西辛寨村人。少时家贫,出去打拼,历经挫折,历经磨难。如今在邯郸创业成立:《永鑫休闲会馆》、《河北金旺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经营钢材、建材等,2012年纳税135万元。随着事业逐步稳定和年龄的增长,他内心深处落叶归根的心情越来越浓,吃水不忘打井人,在他困难时乡亲们曾经帮助过他,如何回报家乡,如何带领乡亲实现共同致富是他的一个愿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落实各项惠农兴农政策,加快实现农业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文教育的视角阐述了近代闽南华侨支援家乡建设,捐资兴学,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发展侨乡文化教育事业;高度赞扬了陈嘉庚先生等闽南华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2.
陈毅的一生,不仅为人民立下不朽的功勋,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也和他的为人和性格一样,直抒情怀,爱憎分明,而且每一首诗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里介绍他的几首怀乡诗。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乐至县薛苞镇。1918年,17岁的陈毅便远离故土,去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他一面打工,一面读书,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却以救国救民的大志时刻鼓励自己,千方百计节省一些钱去买马列的著作读,因此他比别人的生活更加困苦。尽管这样,他却时时不忘灾难深重的祖国,时时不忘贫穷落后的家乡;他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充满了信念和理想。1920年5…  相似文献   

13.
凡人剪影     
捐资助学的热心人 邛崃市油榨纸厂厂长、市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优秀企业家彭洪军,原是油榨乡乡干部。在改革开放中,他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于1986年带领部分同龄人自筹资金办起了邛崃市油榨造纸厂。经过9年的艰苦创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彭洪军办厂致富后,没有忘记家乡父老,更时刻关心家乡的学校教育。从1991年到1995年,他已6次捐资为母校油榨乡中学增添运动设施、举办运动会、设立教师奖和奖学金等,该校考上中  相似文献   

14.
(一)黄泰楠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一九○一年十月六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出生在惠安县东园乡一个塾师的家庭。父黄达德,在家乡教私塾,一九一六年十月病逝,母陈静,理家兼务农,一九四五年辞世.黄泰楠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泉州开元小学毕业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泉州师范学校,这初次显露的才华.引起学校领导、老师和亲友的注目。但这时他父亲已经病逝,家庭经济也因此日益贫困,要在泉州师范继续学习到毕业,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恰好在这以前,集美校主陈嘉庚先生鉴于当时整个闽南地区师资奇缺,决心继续捐资,  相似文献   

15.
亢恒学  杨斌  钟鑫 《支部生活》2010,(11):49-50
一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个资产上亿的农民企业家,他长期遭受糖尿病的折磨,但是心系社会,回报社会,乐在其中。在曾经以借款苦撑煤矿经营的时候,他就开始捐资助学,累计为教育事业捐款1770余万元,直接帮扶从小学到大学的贫困学生499人;捐资300余万元帮扶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群众和孤儿;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湘潮》1989,(10)
△由台湾国民党原,少将炮兵指挥官刘立忠捐资兴建的“瑞云烈士纪念馆”7月25日在平江县向家镇举行落成典礼。刘立忠的父亲刘瑞云,早年加入同盟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长沙东乡农协委员长,平江保胜团赤卫队长,1930年牺牲。刘立忠先生1947年随国民党军去台湾。去年,他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探亲,感于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决定投资30万元修建烈士纪念馆。中共湖南省委、省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年初的一天,远在上海务工的商城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徐忠礼给县委统战部写来一封信,信上说他在外10多年来一刻也没有忘记家乡双椿铺镇黄楼村,要为早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建上一言。他向当地统战部门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要把黄楼建成一个美好新农村,并请统战部门给予帮助以实现他的宿愿。迅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守京亲自为其牵线搭桥,找来有关专家,帮助制订可行性实施方案。2006年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文件一出台,徐忠礼又结合黄楼实际,写了《勤劳致富不忘根本》一文。畅谈自己改变家乡面貌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8.
现年53岁的王明殿本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一位农民,因为家贫,只上过三年小学。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王明殿开了一家羊肉馆。勤劳致富后的他开始捐资  相似文献   

19.
圣地延安有的“希望小学”变成了“豆腐渣工程”的消息传出后 ,着实令许多人“失望”了许多。多好的一件事没遇上好人去办 ,又给办“砸”了 ,砸得人心寒。看着刚建不久的一幢幢教学楼 (室 )瞬间又被拆成废墟 ,看着这人为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的“地震” ,人们对大自然还有什么苛求的呢 !我想起了前些年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一篇消息 :《侨胞捐资建校 ,群众集款修庙》 ,反映了家乡发生的一桩怪事 :海外侨胞慷慨解囊捐资建一所“希望小学” ,而一些麻木了精神的学子家长却不管囊中羞涩 ,忠心耿耿地筹资盖庙 ,为陕北的贫穷再添愚昧。旧事重提 ,除…  相似文献   

20.
开国总理周恩来才思敏捷,满腹经纶,仅从他给几个人改名字的事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不忘初心,关心革命事业和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伟大政治家. 把刘久长改为刘九洲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16岁的刘九洲被选调到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身边当警卫员.那时,他的名字还叫刘久长.那是他出生后父亲请人给他起的,意思是希望他能长长久久地活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