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2,(4):7
在利用GEF赠款"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设计及实施中,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区群众将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作为导向,既重视项目建设内容的近期时效性,又考虑项目建设内容的远期适应性,取得了双赢。为了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根据世界银行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要求,宁夏开展了相应的示范与研究工作,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正宁县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1.43万亩。闯出了一条适合陇东旱塬农业增产增收的新路子,使项目区大多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十一五”期间,该县共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个。项目区通过水、电、路、田综合配套治理以及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机具投放,极大地提高了农田产出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12)
正丰镇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围绕项目区建设这一核心,强化服务,持续发力,为项目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方面,本着满足当前、兼顾长远、方便群众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与项目区群众的沟通协调。布局上因地制宜,选择群众愿望迫切、要求强烈的地点规划项目区,为迅速改善当地生产经营环境及群众增收创造条件。在引入能人大户方面,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户实现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大户生产经营连片规模化发展,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及时跟进。同时,丰镇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1)
<正>准格尔旗农业综合开发办2004年成立以来,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提高沿河粮食产区农牧业生产效益和带动全旗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为目的,全力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多年来,共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22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4305.38万元,项目区基本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7,(6)
正针对今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多、任务重、工作量大的特点,托克托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不违农时,想尽一切办法让项目区农民在当年受益。工作目标任务明确。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托县农发办组织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项目的可研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组织项目区的镇、村干部实地考察调研,从立地条件、班子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度、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扶贫攻坚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分析。积极与招标公司联系做好前期准备,广泛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6)
正近年来,清水河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坚持与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规划,努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村摘帽。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办与扶贫办共同调研后,将项目区定于扶贫移民涉及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项目实施和管理,共确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500亩,总投资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12)
正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旗以来,察右前旗农发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开拓创新,创造了丰硕的开发成果。突出重点抓关键。察右前旗农发办按照"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分年投入"的原则,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解决了项目区的灌溉、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有效规避了随意调整项目区的行为,发挥了项目区的最大效益,真正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管相连、路相通"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10月,根据组织安排,我调任藁城市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工作岗位。2013年7月,任藁城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藁城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五年多来,在从事农发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在与单位干部职工和项目区干部群众并肩奋斗的岁月里,我深深地爱上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为自己是一名"农发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深切地体会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利  相似文献   

9.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以“改田、增产、增收”为宗旨,既要确保粮食增产这个重点,又要注意加大增收的力度。只有增收才能提高农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和财政实力,从而保证“改田、增产”的有效投入和后续投入;也只有增收才能最终检验农业,综合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综合效益,开发项目区才能真正具有小康建设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6,(10)
正多年来,和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为平台,认真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近2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4.4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建成两个10万亩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批准为"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2)
正近年来,清水河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密围绕全县"精准扶贫"重点工作的发展战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科学组织、精心实施,全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上开好了头、起好了步。2015年县农开办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总投资6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00万元、自治区投资128万元、地方配套32万元。项目区位于城关镇,共改造中低产田4400亩。2016年县农开办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总投资4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21万元、自治区投资103万元、地方配套26万元。项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2)
<正>哈尔滨市充分发挥农业开发的综合优势和平台作用,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优势产业带,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全市共投入农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8.78亿元,重点实施了38个示范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78.03万亩,项目区新增粮食产能0.75亿公斤;共投入产业化项目资金1.48亿元,吸引企业投入及贷款融资15.12亿元,建设产业化项目45个,重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8)
<正>绥化是农业大市,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素有"黑土明珠"美誉和"北国粮仓"之称。近年来,我市以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为契机,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力度,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示范区。五年来,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34个,累计投入资金21.9亿元,项目区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126个乡(镇、办事处),年均新增粮食3.6亿公斤、肉类1974万公斤、鲜奶5553万公斤、蔬菜1.8亿公斤,新增产值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7,(2)
<正>2014年以来,按照两大平原改革实验总体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突出"综合"优势,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了27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省农发办建立专项推进机制,确定每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由办内1名处级干部负责包建,一抓到底,全程助推。经过上下共同努力,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建设保持快速推进的态势,呈现投资规模大、创建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8)
<正>肇东市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推动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项目紧密结合,以大庄园实业集团为龙头,集中打造国内先进、全省一流的现代肉牛产业基地。一、突出自身优势,全产业链规划项目2008年以来,我们建设了以玉米吨粮田为标志的五里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为农发事业跨越发展争了光、添了彩。为继续建设精品项目,我们紧紧抓住全市高产玉米种植和肉牛标准化养殖两大主导产业,突出土地治理与产业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8)
正五月春耕时节,清水河县的杨家窑村马达声声,机声隆隆,十多个村,数十台农机具齐开动,深耕耙耱、播种覆膜,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是农业综合开发在广袤的清水河大地上的一个缩影。2015年,清水河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当年完成城关镇项目区新打机电井4眼,铺设管网25公里,滴灌管带1870公里,使6600亩旱坡地变成了高产高效田。为了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8)
<正>近年来,安达市结合本市乳业发展实际,建设了乳业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投资8771万元。项目于2015年建设投产,已成为集高端奶粉加工、规模化养殖、绿色饲料生产、粪污处理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促进了全市乳业全产业链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奶牛存栏16.3万头,鲜奶总产实现62.7万吨,乳业产值44.2亿元,实现税收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2元。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8)
正近日,2016年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主任会议在清水河县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自治区农发办贯彻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讨论了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点,以及资金整合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关于开展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综合检查、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开展对2015年项  相似文献   

19.
杨慧琴 《实践》2014,(8):33-33
<正>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达拉特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发沿黄灌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20多年来,共改造土地56.1万亩,1.1万户、3.9万农民受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体现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后劲一是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7,(14)
正林口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创新农发管理机制,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一是坚持"竞争立项制"。建立公开透明的立项竞争机制,哪个乡镇开发积极性高、先期投入好,可优先获得开发权,破解了项目建设中农民投劳和耕地协调两大难题,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和开发效益的整体提高。二是坚持"村民议事制"。项目立项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公开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劳情况,组织村民代表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