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猪细颈囊蚴赫尔尼亚甚为少见。笔者1978年2月遇到一例。患猪为去势公猪,体重约70斤。营养不良,体温、脉搏、呼吸无大变化。行走困难,后肢下蹲,卧多站少,在阴囊部有西瓜大一个隆起。触诊无热无痛,用手压可以纳入腹腔,手放开隆起复原,穿刺无尿。确诊为阴囊赫尔尼亚,手术整复治愈。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于小公猪先天性的阴囊赫尔尼亚,在去势的同时,采取对阴囊外壁紧靠基部的二层皮肤(即紧靠近腹股沟外环口的部位)进行一次连续缝合,经过百余例试验,证明手术简便,安全可靠。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牛腹壁赫尔尼亚的治愈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探讨,针对用常规手术程序操作治疗失败的原因,对手术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改进。根据牛腹壁赫尔尼亚的发生部位和疝轮的大小及炎症的程度和是否出现嵌闭的情况,可采用保守疗法或手术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猪疝病的简易手术疗法疝病(赫尔尼亚)是猪的常见病,笔者1993年4~8月间在广西贺县八步镇11个村的67户用手术治疗疝病猪127例,均痊愈。疝病统计127例长东杂交一代均为外疝,先天性的122例,占96.10%,后天性的5例,占3.90%。日龄18~...  相似文献   

5.
脾胃韧带赫尔尼亚在临床上易和其它肠扭转相混淆,生前诊断较困难。我院从1974年至1976年收治四个 病例(马骡各2例)均系剖解后或剖腹手术后才获确诊。经治疗3例死亡,1例痊愈。 (一)临床症状 脾胃韧带赫尔尼亚系小肠(多见空肠)一部分,通过脾胃韧带的破裂孔而形成肠的钳顿。发病后多呈持续性疝痛,疼痛剧烈,急起急卧,打滚,脉搏增数(80~90次/分),结膜潮红,体温39℃左右。随着病情的发展,呈现间断性腹痛,但全身情况更加恶化。病畜卧地时很小心,而且卧地时间较长。有时打滚后四肢朝天仰卧,有时出现犬卧姿势。肌肉震颤,全身出汗,口腔干燥,肠蠕动音减弱甚  相似文献   

6.
1977年6月我站收治猪去势后膀胱脱一例。该猪于阉割后半月臀部出现一肿包,整个阴囊均肿胀。肿包外皮无热,内无肿块,无肠样物,但充满液体。挤压肿包,患猪有痛感。腹股沟外口的界限不易触到。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闭合腹腔缝合法在手术治疗腹膜赫尔尼亚中较其通常的分层(腹膜、腹壁肌、皮肤等)缝合法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其具体操作: 1.闭合腹腔(指腹膜破裂后,肠管进入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问所形成的腔隙)。整复肠管后,沿着破裂的腹膜缘,将其缝合在同侧的腹横筋膜和腹壁肌上。 2.创缘缝合。将切口处的腹膜、腹横筋膜、腹壁肌、腹黄筋膜一次连续缝合对吻,再皮肤连续缝合对吻即可。如能在手术猪的腹部加一腹带更好。  相似文献   

8.
(一)公猪肠脱 多发生于饱食或先天性腹股沟管过大去势后不久的猪。保定病猪,将脱出的肠管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肠管如有坏死,切除后吻合。剪开腹股沟外环,将脱出肠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还纳腹腔。从创口注入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g。缝合腹股沟外环,将总鞘膜、精索一同结扎后,局部撒布消炎粉,常规缝合皮肤。术后最好连续注射青、链霉素2~3天,曾治疗13例,均痊愈。(二)母猪夹肠 去势母猪腹内压高,切口过前、过大或破膜时腹肌与膜分离过多,常于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夹肠,也见于大挑花手术腹膜缝合不  相似文献   

9.
1974年以来,我们结合临床实际,筛选出电针麻醉新穴位——椎旁组穴。应用该穴组电针麻醉作阴囊赫尔尼亚手术获得成功。(一)操作方法1.器材:SBM型半导体脉冲式电疗机一台,兽用新针4~6寸2根。2.保定:横卧保定。  相似文献   

10.
经试验猪大剂量(2400亿至4200亿个菌)口服猪丹毒豚鼠系弱毒菌株(G370)是安全的,血、粪、尿检查无菌,不引起同居感染;而强毒菌经口服可使猪发病死亡。口服G370菌10天内迫杀猪在淋巴结检菌阳性,10天后则为阴性,证明口服本菌后不能长期带菌。G370菌株通过猪体10代和G450菌株通过猪体5代后均未见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膀胱破裂各类家畜均有发生,主要见于新生骡驹和成年牛、骡及猪。一般牛和猪多由尿路被阻而引起,新生骡驹及成年骡主要是非阻塞性的尿路不通,多系膀胱过度充盈而破裂。近年来,本地区新生骡驹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但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成年牛、骡起初常常遇到破裂后的膀胱紧紧地皱缩一团,无法通过耻骨前沿切口向外牵引,后经临床尝试,找出了新的手术通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我们缝合膀胱的方法简便而有效,从未发生诱发结石形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张家口市宜化区侯家庙养猪场的 1头生长肥育猪发病后多方治疗无效 ,死亡后确诊为化脓性心包炎。发病情况 该养猪场从 2 0 0 2年 4月陆续购进111头仔猪 ,其中 6头系三元杂交猪 ,为同一母猪所生 ,混养在一个圈舍内。开始这 6头猪发育正常 ,但1个月后其中 1头猪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不爱活动。如活动量稍大 ,便出现呼吸粗厉、咳嗽等症状。经注射青霉素、安痛定、卡那霉素等药物后病情有所缓解。 2 0 0 2年 8月 5日 ,该猪又出现精神不振、食欲明显减退、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等症状 ,经对症治疗无效死亡。剖检变化 淋巴结极度充血 ,…  相似文献   

13.
猪腹股沟阴囊疝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内环先天性过大,腹内压增加使腹股沟管被扩张,以及去势手术中保定不当等引起的临床常见病,且多发生于仔猪。笔者对可复性阴囊疝采用皮外缝合法治疗,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患侧阴囊增大下垂,触诊柔软带音响,有可复性,听诊阴囊部有肠蠕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在保育猪浅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帮助临床检测疾病更好地选择采样部位。对广西某地区PCV2感染的猪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感染PCV2的猪淋巴组织和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腹股沟浅淋巴结病变较为严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PCV2在保育猪浅表淋巴组织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阳性信号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胞浆中,腹股沟浅淋巴结均能检测出阳性信号,且PCV2阳性信号高于其他浅表淋巴组织。建议将腹股沟浅淋巴结作为PCV2诊断的采样组织部位。  相似文献   

15.
笔者1980年曾遇到真两性畸形猪一例。该猪外观为雌性,约20市斤时,经我场马坡队力技术员实施卵巢摘除术。术式取左侧卧保定小挑花术。挑出呈桃红色的双侧子宫角及一侧子宫角的卵巢着生位置上长有的一个蚕豆大的梨籽状肌肉样物,无输卵管及伞着生,梨籽状肌肉样物与正常卵巢外观有鲜明的区别。经反复牵拉另一侧子宫角未牵引出卵巢及其他任何样物。欲将子宫送回腹内因充血肿胀已不可能,无耐将双侧子宫角及上述梨籽状肌肉样物一并摘除。以“落花猪”留来日完成全部摘除手术。 笔者见该猪时,体重已约50市斤,性欲仍十分旺盛,不时爬跨栏圈,阴户呈长尖锥状,向下方耷拉。即以大挑花术行“落花”探摸摘除术。经反复探摸骨盆区处未触及卵巢,仅在膀胱的前上方探及一鸽蛋大的球  相似文献   

16.
肥育猪弓形虫病的诊治1996年10月,某商品猪场1660多头肥育猪暴发了猪弓形虫病,经用复方磺胺嘧啶治疗后均痊愈。临床症状猪食欲减少,体温40.0~423℃,呈稽留热型;少数猪呈腹式呼吸,驱赶躺卧猪有5%左右出现咳嗽;少数猪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剖检变...  相似文献   

17.
我部40斤重去势小公猪一头,病初,饲养员发现其两后肢间有一小馒头大的包,因精神、食欲无异常而未予重视,逐渐增至小儿头大,影响行动和食欲始来求诊。确诊为腹股沟阴囊疝,经体外结节缝合团锁疝孔,一次即痊愈。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单县是砂碱地带,缺乏青绿饲料,故猪常发生尿结石。我们从1974~1979年采用膀胱造瘘术对130头病猪进行治疗,治愈116头,死亡14头,治愈率达89%以上。 (一)手术方法 对患猪取仰卧保定。手术部位在腹中线右侧耻骨前缘,倒数二、三乳头间外侧。按外科手术操作规程剪毛、消毒,用0.25%普鲁卡因20毫升作局部浸润麻醉,切开腹腔,露出膀胱,用输液放气头针插进膀胱,进行放尿,待放出三分之一尿液后,将部分膀胱拉出,切升,膀胱切口应略小于皮肤切口。放出全部尿液后,取出尿结石。用0.1%利凡诺冲洗腹腔。然后将膀胱壁和腐膜、肌肉、皮肤一起作环形连续  相似文献   

19.
马属动物尿道比较宽大 ,即使是公畜或骟畜 ,其尿道也比牛、羊、猪等同性别动物的尿道宽大得多 ,所以临床发生尿道结石者并不多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 ,笔者曾遇 4例马属动物的尿道结石 ,其中马 2例、驴、骡各 1例 ,均为雄性去势动物。虽然结石大小、数量及阻塞尿道的部位有所不同 ,发病时间也有差异 ,但所有病例经外科处理后均告痊愈。1 病因尿石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 ,而且大多数结石是在肾盂或膀胱内长期形成的 ,在不发生尿道阻塞之前 ,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动物尿道狭窄是重要病因之一 ,据测定公牛尿道的内径比阉牛大 1倍 ,其它去势动物的…  相似文献   

20.
猪的尿结病比较难治,多以膀胱胀破而死亡。我们对一头尿结病猪试行膀胱切开和 会阴部尿道切口制造人工尿道口的手术,获得成功。 手术过程是:将猪倒吊保定,剃毛,分别用新洁尔灭和酒精消毒,在腹中线距耻骨前沿3厘米处切一长约10厘米的切口,切开腹壁、皮肤、肌肉、腹膜后流出大量尿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