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九五”时期是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九五”期间将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改革力度。为此,本刊记者在北京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吴敬琏首先谈到,1993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改变过去15年中国经济改革中对国有企业采取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企业制度创新方面来。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则是用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现有的国有国营、政府直…  相似文献   

2.
今年改革新举措吉达夫今年最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意义的一年,既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九五”改革的关键一年。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请神,今年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配套推进其他方面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  相似文献   

3.
推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之一杨宇白,陈翔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  相似文献   

4.
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与搞活国有企业──试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项飞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攻坚的主要领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与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邱黎明,张典宏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说明国有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改变了,内部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  相似文献   

6.
重点突破推进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奏出了我国今年改革中最强的音符。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大问题。总的说,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是好的。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庄福来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做出《决定》,明确提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决策,是解决企业改革深层次问题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刘方 《群众》2003,(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这对于进入攻坚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探索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5年,国有企业改革在探索中不断推进,取得一系列成果,积  相似文献   

9.
《前进》1994,(6)
一个主体两类企业三个步骤──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谈企业制度改革文/本刊记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目前,人们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已经有了程度不同的认识与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顺利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只有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才能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这一要求,新阶段企业改革将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要求进行,把国有企业塑造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  相似文献   

12.
1999年9月22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再次被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出来。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20年的探索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践证明,国企改革方向方针和政策完全正确江泽民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我们党就认识到,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坚决推进改革的同时保持它们的稳定和发展,对支持整个改革的推进,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党从实际出发,从整个改革的战略布局出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金融体制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邓采玉,练镜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基本的改革大纲。两项改革的成败事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在实践中,仅靠任何一项改革单...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李世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延伸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大进展。我国改革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非进行制度创新就不能转换经营机制、深化改革的地...  相似文献   

15.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低工资、高就业”机制,造成了国有企业冗员过多,企业负担过重,经济效益下降。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对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党  相似文献   

16.
借鉴日美企业公司制实践经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孙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大又实现了新的理论突破,提出了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7.
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生”与“死”的关系,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是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观点;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大”和“小”的关系,确立抓“大”放“小”的观点;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外”和“内”的关系,确立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的观点;正确认识制度和人的关系,确立加快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队伍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改革最困难、最关键的企业改革,15年来风风雨雨,从放权让利、承包制、利改税、破“三铁”,直至《条例》的颁布,历尽坎坷,却没有哪一个成为根治国有企业“慢性病”的灵丹妙药。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是改革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于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华录电子有限公司,载着改革赋予的历史使命,开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之  相似文献   

19.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探索公有制实现有效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十六大报告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是中央把握中国改革全局、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的建立可追溯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报告,文件明确了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要建立现代企业法人财产权。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各地区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当前.从观念上必须突破以下几点。1、所有制不能决定企业姓“资”姓“社”——对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必须大胆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