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邓琼飞 《世纪桥》2011,(11):136-137
三亚是祖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境内生活着汉、黎、苗、回等民族,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决定了三亚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但目前三亚旅游市场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对三亚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整合开发,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到海南,人们就会想起阳光、沙滩、大海、蓝天。近年来,随着海南旅游的持续升温,许多人已经能够亲身领略海南旖旎的风光,感受海南独特的魅力。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海南这块至今尚未被污染的“净土”,也曾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何去何从的痛苦抉择,也曾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发展轨迹。三亚这座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曾险些将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与化工重镇集于一市;而琼海当初如果上马纸浆厂、锆化总厂、炼铬厂3个项目,博鳌水城也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澄碧。直到1999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省,才真正为海南建省10多年关于发展道路的…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秦皇岛市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的十大海滨城市、2009中国十佳宜游城市。秦皇岛被誉为“京津后花园”,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2009年10月,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出实施“旅游立市”战略,进一步推动全市产业、城市、旅游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生新的可喜变化,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不断创出新佳绩、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经营城市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近年来,四川省都江堰市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功能,形成了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9,(5):F0002-F0002
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中国唯一的热带城市。陆地面积1919平方公里,海域管辖面积35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9公里。辖两区六镇,城市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55万人,城区入口19万人。区位显要、类型独特、环境优美、资源富集是三亚城市的特色与优势,也是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超 《学习月刊》2014,(14):43-43
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规避和消除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就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恩施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但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良好。恩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还被网评为“全国最适合养肺的七大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7.
《福建理论学习》2012,(12):50-50
石狮市永宁镇按照市委、市政府“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和“三个更加”的战略部署,扣紧 “滨海文化旅游休闲区”和“未来城市拓展区”的定位,全力推进永宁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8.
都江堰市地处岷江上游,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区域面积1208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府之源”、“川西平原绿色生态屏障”之称。历年来,该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2000年11月,青城山和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1月,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3年园袜城市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系“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享有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9.
福州作为海峡西岸旅游带上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滨海旅游蓬勃发展,正在成为全市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前景十分光明.必须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推动滨海旅游从低附加值的观光型旅游向高附加值的度假休闲型旅游转型、实现滨海旅游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等机构,联合评选出了“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西宁市再度入选年度“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荣获“昆仑夏都”美誉。这是西宁市继2010年被评为“十大避暑旅游城市”、2011年被评为“世界旅游名城”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相似文献   

11.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等机构,联合评选出了“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西宁市再度入选年度“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荣获“昆仑夏都”美誉。  相似文献   

12.
黄南州尖扎县昂拉乡有个德吉村,德吉,藏语“幸福”的意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徳吉,也描绘了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实干作为的奋进历程。易地扶贫搬迁以来,德吉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美丽安置区等称号,成为全省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被誉为“青海小三亚”。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南州坚持将德吉村进行高点定位、高标推进,以“红色党史教育+脱贫成果应用”实施“12345”模式,增强党员群众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自觉,增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13.
昨天上午,在三亚市召开的2012春节旅游情况通报会上,当地政府部门对此前错误表述春节“宰客零投诉”致歉,由于未联系上“罗迪微博”本人,三亚方面恳请当事人出面合作,推动调查。有关官员同时表示,“对三亚恶意攻击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4.
黄海之滨,有一座新兴的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乳山。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城市;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天下第一滩——银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巨禺山以及闻名胶东半岛的小汤温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山出金海流银,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1,(9):F0004-F0004
在中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矗立着一座年轻而又靓丽迷人的“全海景生态滨海城市”——广西防城港市。城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1968年建港,1993年建市,总面积618l平方公里,海岸线580公里,陆地边界230公里,总人口99.6万。  相似文献   

16.
乳山市位于胶东半岛黄金南海岸,是一座新兴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和现代化工业城市。近年来,乳山市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培育低碳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1,(3):F0002-F0002,F0003
作为旅游城市三亚十分重视文明城市的创建,2005年开始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开拓进取,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提高。2008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8.
围绕“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建设,乐山市开始摧枯拉朽,破旧立新,全力冲刺“第一山”。“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建设重点电点规划27个项目,总投资48亿元。根据四川省确定的《“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规划方案》,“第一山”建设以乐山中心城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和峨眉山“山城一体,环境秀美”的自然特点为依托,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为核心,加快旅游和城市资源的开发,开成旅游在景区,吃、住、行、购、娱在城市的良性发展格局。2003年,乐山市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对全市各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发展和城市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乐山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去年以来,乐山以大手笔、大动作,加快了建设“中国第一山”的冲刺步伐:投资2亿多元修建乐山大佛景区前山门河堤及生态广场,峨眉山灵秀温泉一期工程,迎宾广场、红珠山宾馆升五星级工程等10个项目,总投资4.78亿元的金顶恢复建设工程将于今年全面完成;乐山市还计划投资20多亿元,加快精品景区建设,改善进出乐山水路、陆路通道,加快建设乐山旅游机场,加大旅游城市环境整治工程。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一场整治旅游市场,建设“诚信乐山”的行动也在全市迅速展开。乐山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政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滨海新区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生态城市博览会在滨海新区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生态城市与绿色经济、生态城市理念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巍 《奋斗》2023,(11):57-59
<正>近年来,伊春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重要政治嘱托,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落实省委“作模式、打样板”的总要求,深耕森林生态旅游主业,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不动摇,以森林康养为主攻方向,丰富产品、业态、服务供给,强化“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促进“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森态旅居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