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宛锦春  郭继 《工会论坛》2009,15(6):132-134
依托《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分析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程序失范问题。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程序的法律规范应建立处分学生听证制度、完善学生申诉制度、实现司法的适度介入及建立纪律处分撤销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当程序作为一条重要的法治理念和宪法性准则,已经得到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认可。高校在学生管理中注重正当程序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当前程序瑕疵已经是高校讼案反映出来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通过分析已有的诉讼案例,尝试从我国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程序问题、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学生管理中引入正当程序的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基本程序建构四个方面,探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正当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校内学生申诉机制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最后防线,自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后,各高校逐步制定并实施本校的学生申诉处理办法,但目前还存在着申诉处理机构成员与比例不确定、申诉程序规则不清晰等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要坚持公正性、独立性,申诉程序公正才能保证申诉结论公正,要将申诉介入到对学生处分处理的全过程,适当采取申诉听证形式。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和高校改革带来的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冲击着传统高校学生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设计,应当以学生权利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实现从行政管理为主导向法治化为主导的转变;充分体现管理的教育性和民主性,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针对高校教师申诉制度的建设不够充分,申诉机制不完善;美国高校教师申诉制度的申诉性质更加明确,申诉范围更加清晰,有其专门的申诉受理机构以及规范的申诉途径与程序,使得美国高校的教师申诉效力远超中国。中国高校教师申诉制度的建设需要明确高校法律地位,厘清申诉范围,设立专门高校教师申诉评议机构,完善程序规范,在行政诉讼之前解决高校教师纠纷。  相似文献   

6.
陈仪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23(3):140-144,F0003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了校内申诉和行政申诉的“两级申诉制”,该“两级申诉制”既未明确校内申诉的法律性质,叉混淆了申诉与行政复议的界线,不利于申诉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同时,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学生人身权、财产权可申诉的规定也基本不具备操作性。因此,完善高校申诉制度应首先对申诉制度进行重新定位与制度架构,重构后的高校申诉制度应仅指校内申诉,而现行的行政申诉应直接纳入行政复议法的调整范围,同时,应将校内申诉定位为一种法定化、制度化的内部审查机制,并扩大校内申诉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用法治理念进行介入。文章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内涵、"法治化"机制构建的意义及程序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校校内申诉和行政申诉的设计,不利于申诉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街接。同时,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学生人身权、财产权可申诉的规定也形同虚设。因此,应对高校申诉制度重新调整,即高校申诉仅指校内申诉,行政申诉则纳入行政复议法的调整范围。同时,将校内申诉定位为内部审查制度,并扩大校内申诉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从法治维度考量,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种种冲突现象实质上是权利与权力运行过程的外在表征.在新形势下,要平衡学生权利与高校管理权力之间的冲突,应当采取如下对策:明确界定权利与权力的范围和界限;为权力与权利的运行设立科学、合理的程序;为权利与权力的冲突提供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行为可诉性是指高校因其管理行为损害学生合法权益而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可能性。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行为具有可诉性已是我国学术界的基本共识,司法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行为应以是否妨碍学生受教育权实现和侵害其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判断标准,遵循比例原则、普遍的道德认可等原则,对其进行法律审查或事实审查。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管理权的法律依据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高校学生管理权的性质为准行政权。高校学生管理关系可以划分为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两大类,其中行政法律关系又可以分为外部行政法律荧系和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也是行政诉讼中一个特有的问题。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宽泛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对此 ,有的学者认为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既不可能 ,也不必要 ,行政诉讼应实行受案范围的有限原则 ;也有的学者主张从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利益关系出发 ,一切行政行为都应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本文试图从行政诉讼的价值基础 ,立法宗旨 ,及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入手 ,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予以剖析 ,并提出笔者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自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法人制度以来,高校在民法上的法人地位逐渐得到确认。随着1995年《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使高校的法人地位有了新的法律依据。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法律调整的行政法律关系。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也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而形成错综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意味着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作为独立法人的高等学校的治理结构必然是、也必须是法制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的诉讼纠纷日益增多,但是目前的行政法律理论和行政法律制度都已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但是都不足以解释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中的事实关系.而现有法律规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不能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这也给实践中妥善解决高校教育诉讼带来了障碍.目前虽有部分司法案件对这种制度缺陷有所突破,但是还需要通过立法的手段为其确立明确的依据,以此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并使学生能够通过行政诉讼的手段维护自身权利.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契约关系下大学生受教育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需要重新审视。特别是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机制的实行,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正逐步从“特别权力关系”向“教育契约关系”演变。因此,基于师生平权理念,从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层面,把高等教育法律作为一种固定的程序规则,使其成为高校行政权力的控权机制,同时健全大学生权利诉求程序性保障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向各成员方提供的法律框架和法律手段,WTO协议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义务主要适用于成员方政府为保证公平竞争而对国内市场的行政管理活动。认真学习贯彻WTO协议的精神和宗旨,树立司法行政工作的程序化理念,通过深刻理解WTO协议的基本法律原则,在司法行政管理工作中自觉地运用WTO协议的程序性规则,并据此设立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和具体制度,已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完善管理活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行政裁量权是行政权的核心内容。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裁量权不断扩张,而行政裁量权的两面性使得必须对其加以一定的控制。行政程序的特性特别是其作为公正与效率的衡平机制,使得对行政裁量权进行程序控制具有更突出的价值。行政正当原则是对行政裁量权进行程序控制的原则,以行政正当原则为指导,遵循正当的行政裁量程序,将使行政裁量权更好地融入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许可法》对实施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但这些程序在实践中却遇到很多问题。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往往以遵守程序较为麻烦为由,把程序仅仅停留于文本上;本来是为公民带来便利的“网上审批”和“联合、集中、统一”办理等程序设置,在实践中反而变成了公民的程序负担;听证程序、公开程序在实践中也都遇到立法时没有预想到的尴尬。  相似文献   

19.
情报自由制度即通过行政程序来约束行政权。法律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公共信息、行政会议、行政程序都属于情报公开的范围 ,它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开方式。情报自由也有除外情况。本文还探讨了法律救济的权利人、对象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监狱既是法制建设的难点,又可以作为法制建设的突破口。将监狱机关定性为国家司法行政机关,这种定性不但明确了监狱行使行刑权要受到相关行政法律规范的制约,遵守相关的行政程序,而且防止了监狱机关游离于司法监督的范围之外。这对于监狱机关正确行使行刑权,促使监狱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遵循正当行政程序,罪犯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救济,建设监狱法制文明乃至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