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如果说儒家思想给予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智慧,老庄哲学则是养生命的智慧。养生一直是研究《老子》的一个重要思路,而更有人认为“养生”一词源自《庄子·养生主》。今天,老庄哲学和道家的养生理念正在为很多中国人所效法。尽管,关于中医仍然有很多争议,但是民间却有把中医奉为圭臬的趋势。这些传统的养生理念能够解决当下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吗?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协公报》2011,(11):55-55
<正>现在广播和电视的养生节目实在太多,同一个问题会出现若干个答案。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温长路认为,养生作为一门科学,是经过几千年来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总结、筛选,升华到一定高度才形成的一种科学理念。道家和佛教,以及民间都有很多养生理念,其中有很多正确的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3.
胡劲松 《现代领导》2009,(11):42-42
注重养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以前,说到保养身体的理论,大多是服用维生素、矿物质之类的西洋“科学”理论.而中医的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并没有真正受到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文化的复兴,养生的话题也日渐火热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医在法国     
在当代法国社会中,"看中医"不仅成为有些人治愈病痛的选择,同时也似乎成为一种与养生、饮食、生活方式等相关的"时尚"。而且,中医也被整合到其他的文化事项中,与中文学习、器物收藏、健身、易经与风水知识培训、文化艺术、电影、中国文化旅游等结合在一起,被法国人整体"打包"成为一种被时尚性地经常消费的"文化商品",呈现着一个文化层面的"中国制造"的符号。  相似文献   

5.
相信可以实现"长生久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国传统道家创造了完整的养生思想和修炼实践体系,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卓有成效的练养效果,这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注重人体自身、俭朴节约、以柔为用、道法自然等是道家养生的主要思想,这些对于现代人愉悦精神、重视锻炼、促进睡眠、追求生活的平衡,促进大众养生保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医养生倡导强身防病,防微杜渐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因为中医养生引发的非法行医问题也很多,集中在中医养生师的资质认定以及中医养生是否具有医疗行为性质两个方面。非法行医在行政法与刑法领域均有界定,情节严重是它们衔接的重要标准。中医养生与非法行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体和行为客观方面。完善中医养生的法律保护,要从规范主体资质的认定,规范执业地点和执业范围,规定卫生行政部门为监管单位这些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国:您认为目前中医养生热兴起的原因何在?黄建始:中医养生热的兴起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SABS危机唤醒了中国人的健康意识。中国在改革的前20年解决了温饱问题,‘命’变得值钱了;二是重技术、轻科学的风气,使得学术界没能为百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百姓只好拿老祖宗的东西来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8.
他山之石     
《创造》2017,(Z1)
<正>北京:从2011年起,北京启动中医养生文化旅游,全市共有29家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015年面向国内外首次推出了7条中医养生文化旅游产品并在线上销售;2016年针对日本、韩国、德国等八大市场,首次推出了13条中医养生文化旅游线路。广东:2009年,广东率先在国民休闲旅游中启动中医药文化养生专项旅游。截至目前,全省  相似文献   

9.
韩芳 《台声》2006,(11):94-96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实践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中医保健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文化源流之间既有其同的渊源,又有密切的联系,但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一、清静养神万事万物,感传于心,心神日理万机,常常处于动而难静的状态。如果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扰乱脏腑,耗气伤精,容易招致疾病,甚至促人衰老,减短寿命。所以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先秦诸子,即已论及清心静神,道家尤其强调清静。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力主张“清静无为”,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庄子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医道同源,十道九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孙思邈、华佗、扁鹊等,多是道长出身。道家“贵生”,看重身体,拥有完整的养生体系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文化和心理学的研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文化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心理咨询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并可以从文化的方面探讨两者的关系。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儒家、道家与心理咨询的关系和启示,以期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伟 《今日海南》2011,(2):21-21
过年了,“养生”二字在中国大地上又火了一把,人们走亲访友送的是“养生”、团圆聚餐吃的是“养生”,无论何事何物粘上“养生”就备受欢迎、遇上“养生”就身价百倍。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奇怪,其实中国自古就有“责生”的传统,“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甚大。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群众物质生活得以极大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养生的需求。加之现阶段看病难、看病责的问题仍然严峻,养生祛病、健体强身成为百姓典识。  相似文献   

13.
张谷 《前沿》2011,(16):48-51,134
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古代和中世文化中的长期积淀,至近世达到了空前的传播和影响,渗透到这一时期思想家的精神世界之中。三浦梅园是日本近世为数不多的取得较高成就并建立了系统思想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理论创造,而道家思想的影响甚为明显,其宇宙论、认识论和人生观分别接受和吸收了道家“玄”“气”之学、“齐是非”之说和道家道教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4.
王福明 《春秋》2012,(1):41-43
中国传统文化自先秦以来,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家学说.还是东汉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均衡互补,源远流长。儒家、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体系.而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增强了中国的特色,形成了“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与中国传统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以前,我在翻译荣格对道家内丹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长篇评述时,忽然意识到,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我们距离中国自己的传统比距离西方传统更加遥远。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就自然而言地更加了解或者理解自己的传统。相比之下,我对于科学话语,对于西方的知识体系,更加熟悉。前年,中医存废问题又在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废中医派经常用来做杀手锏的问题有两个:  相似文献   

16.
老庄在俄苏     
张爱民 《前沿》2010,(22):162-165,172
由于地缘等原因,俄国的汉学研究比较发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家文化,在俄苏也备受关注,引起了很多汉学家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老庄哲学,同时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理性经验,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把我们对老庄古典哲学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黄钊 《学习与实践》2009,(8):135-140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有自己特定的土壤和文化根基。从思想渊源上说,主要是吸取和利用了道家“道生万物”的本体论、“长生久视”的养生论、“反朴归真”的道德论以及关于“神人”、“真人”的理想人格论,同时也吸取和利用了原始宗教、神仙方术以及佛教的某些教理、教义、法术等。此外,还吸取和利用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其中包括儒墨诸家的伦理观、天命观以及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等。  相似文献   

18.
时下正在热议的张悟本事件如同一个罗生门 张悟本事件不管结果如何,受伤最深的都是中医的声誉与养生的口碑。张悟本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行医,但最终站出来澄清的却是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你提到的这个人(张悟本),把他和中医和养生联系起来是个错误,中医养生理论没有错误,但是现在有人借着行骗,而且有人模糊了这个界限。”(新京报,2010.6.5)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您的医馆为什么叫养生医馆呢?能给“养生”下个定义吗? 孔令谦:养生与中医分不开,三分药七分养。孙仲藐写过《大医精诚》,中医不完全是看病,医惠之间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汪怀君 《桂海论丛》2011,27(3):51-55
在道家伦理文化中,"道"在本体与普遍法则的意义上统摄着自然、社会与人生。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无知无欲、自然无为,在处理交往关系时,就能够游刃有余,实现从容的"无不为"。道家伦理主张,人应该像水一样守柔处弱、谦退不争,展现一种对待他人的宽容、包容胸怀;世人应该贵生养生,贵重生命,不可为名利、财物所累,这有益于从源头上保持人内心的澄明,找到克服人与人之间相互异化的途径,达到交往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