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人们通常以为犯罪仅是刑法学中的概念。其实,犯罪不只是刑法学的概念,犯罪是一种评价事实。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有自己的各不相同的犯罪概念。因此,可以对犯罪概念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研究。本文仅从刑法学与犯罪学这两个学科的角度,对犯罪概念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两个学科的发展有所裨益。对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人们已比较熟悉,即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律、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但对于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却不甚了解,即使在犯罪学界,对此也一直存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就是刑法学中的犯罪概…  相似文献   

2.
犯罪学与刑法学都以犯罪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两种学科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导致犯罪学与刑法学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计算机犯罪概念在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定义中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差异是目前计算机犯罪概念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在犯罪学语境中定义计算机犯罪,那么计算机犯罪的外延包括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的计算机犯罪和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3.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牧 《中国法学》2004,(1):130-141
在犯罪学诞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刑法学是研究犯罪的,所以在犯罪学诞生时两个学科发生了互相否定,致使它们之间界限一直不清;为明确两个学科界限,该文揭示了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论争及与犯罪学的联系,论证了两派分歧的本质和根源,提出了以学科任务确定学科对象、定义学科的概念,指出刑法学并不研究犯罪和刑罚本身,而是研究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犯罪学才是研究犯罪本身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犯罪概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刑法学者最初是从犯罪与道德的关系方面来研究犯罪的概念的,认为犯罪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由于英美刑法学者不能正确认识犯罪与道德的关系,故从这方面研究犯罪概念时遇到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因此,英美刑法学者又从犯罪与民事违法行为的一些外部特征,如犯罪与民事违法行为在诉讼程序上的区别来研究犯罪的概念。大陆刑法学者明确将犯罪概念分为实质的与形式的犯罪概念,而实质的犯罪概念则是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现实的犯罪的概念。这样外国刑法学者的犯罪概念无论是英美的,还是大陆的,都可以从某个方面,将其分为实质意义的犯罪概念和形式意义的犯罪概念。我国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则与此不同,一般都称之为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本文通过对中外刑法学犯罪概念的比较,区分出一元和二元的犯罪概念,并对其正确与否予以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5.
犯罪理念之确立—犯罪概念的刑法学与犯罪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认为,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与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所涵盖的内容具有较大的不同。文中对两种犯罪概念的内涵做了比较分析研究。作者认为,刑法犯罪概念在揭示犯罪本质特征方面存在较明显的主观局限性,不利于完整把握犯罪的本质,理解犯罪的动态过程,因此,犯罪学的犯罪概念应当独立于刑法罪刑定义,与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刑法学上"犯罪"的概念与犯罪学上"犯罪"的概念所涵盖内容的不同之处,始终困扰着刑事法学界,也成为犯罪学是否具有学科独立性的争论焦点之一。有必要基于肯定犯罪学独立性的立场,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对两个学科的"犯罪"概念进行比较性研究,进一步探讨犯罪学在整个刑事法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违法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兴良 《中国法学》2007,10(3):156-169
违法性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犯罪的一个重要属性。大陆法系刑法学和苏俄刑法学对此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大陆法系刑法学将违法性作为犯罪成立的条件之一纳入犯罪论体系,而苏俄刑法学则在犯罪概念中讨论刑事违法性,并因受到社会危害性概念的遮蔽,违法性理论的内涵极度匮乏。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刑法学与苏俄刑法学中的违法性理论进行比较,阐述了违法性的内容,并主张将违法性纳入犯罪构成体系,在违法性理论上进行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8.
刑法学研究的层面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犯罪与刑罚”有不同层面的意义。刑法学可细分为注释刑法学、概念刑法学和理论刑法学。注释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刑法条文中静态存在的模型的犯罪与刑罚 ,概念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法律关系中动态存在的实然的犯罪与刑罚 ,理论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立法观念上虚拟存在的应然的犯罪与刑罚。  相似文献   

9.
《法学》1991,(6)
犯罪概念,是刑法和刑法学的核心,近代刑法逐渐重视对犯罪概念的制订和研究。但是从发展中国家刑法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概括看,其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在刑法条文中明确规定犯罪概念的都比较少,尤其是受英国法影响的国家更为突出;二是在刑法条文上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对犯罪概念作出某种规定的,主要采用形式犯罪概念。这成为发展中国家制订和修改刑法的共同趋势。这是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对刑法学与犯罪学两门学科各自的研究角度与宗旨出发,认为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应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以说,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是将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包括在内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刑法学中,由于法律制度不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犯罪心理学对犯罪动机的研究更加广泛而深入,其研究成果对刑法学、犯罪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不同学科对犯罪动机的认识、解读犯罪动机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犯罪动机的理论模式,并着重对模式中的三个要素(内在起因,外在诱因,自我调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犯罪概念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犯罪概念理论经历了从形式的概念到实质的概念,又从实质的概念到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再从统一的概念到形式与实质相分裂的概念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成为刑法学的一大困惑。在这个问题上,外国刑法学最终走向了不可知论,而中国刑法学则滑向了形而上学唯物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中外刑法学都只是孤立、片面、静止地研究犯罪概念,不了解概念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犯罪概念是由先于刑法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刑法的任务不在于解决犯罪概念问题,而在于运用已先于自己而存在的犯罪概念来作出判断。刑事司法的任务是在刑法判断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推理。犯罪概念的形成、运用犯罪概念所进行的刑法判断、以及运用犯罪概念和刑法判断所进行的刑事司法推理,是犯罪概念运动的一个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犯罪作为一个概念它是统一的,不存在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之分,也不存在立法概念与司法概念之分。  相似文献   

13.
有组织犯罪概念二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组织犯罪的理论研究从其一发端便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尴尬──概念确立的艰难。本文通过对当前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清理,凸现了其现时的理论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突破路径,即有组织犯罪概念应从刑法学和犯罪学两个层面上予以二元解说。文章还进一步对二元论的立论基础、理论功能和基本内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的刑法学研究成果不菲。据不完全统计 ,该年度刑法学界发表论文上千篇 ,出版著作百余部 ,其中许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要实践意义。我们在此所要述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刑法学总论研究 ;二、刑法学分论研究 ;三、外国刑法、国际刑法及区际刑法研究。一、关于刑法学总论研究1 刑法学绪论问题刑法学主要以“犯罪与刑罚”为研究对象 ,这是刑法学界的共识。但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是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阐述 ,而对该研究对象本身的差别则较少论及。基于此 ,有论者对刑法学研究对象“犯罪与刑罚”所蕴涵的…  相似文献   

15.
犯罪构造理论在刑法学历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现代刑法的诞生,自此犯罪被牢牢地与刑法法规连在一起,罪刑法定原则亦从宣言走向实践。可以说,作为刑法学支柱的犯罪构造理论,其重要性体现在对刑法学知识体系的正当性建基。回顾刑法学的发展沿革,从古典犯罪论体系到新古典犯罪论体系、目的主义犯罪论体系再到目的理性主义犯罪体系,犯罪构造理论走出了一条从纯粹的事实到不断融入规范因素的轨迹,而对于犯罪构造理论中事实概念与规范概念的廓清在当下刑法学界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找出规律,寻求犯罪原因和探索预防犯罪对策的学科。形成已有100多年历史,但至今关于学科概念的定义尚无统一界说,学科归属也存在争议,犯罪学研究对象以及犯罪学理论的内部结构、外部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犯罪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在各国的犯罪学学者之间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因为,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本身为人们从不同角度、借用不同媒介、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因而使以犯罪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科的建立成为现实,形成了诸如刑法学、刑事侦查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等等众多的刑事法学,而在这些以同一客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科之间如何界定自己各自的领域,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同时,在任何社会里,犯罪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现代,犯罪已成为严重社会病症,如何分析、解释犯罪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犯罪的对策,更为人们  相似文献   

17.
内地与澳门都对犯罪未遂在刑法一般理论中进行专门研究,但因两地对刑法的价值取向以及法律观念都有不同,两地对实行行为的着手以及犯罪未遂的视角也不同。均属大陆法系的内地刑法以及澳门刑法,对实行着手的认定以及未遂都有不同的规定。中国内地刑法学学者对于犯罪停止形态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但在澳门刑法中就没有犯罪停止形态这一概念,而是把它放在不完整的犯罪中来探究。本文主要从实行行为的着手以及未遂的认定、处罚几个方面,对内地与澳门刑法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关于犯罪动机的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动机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一直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对现代心理学关于动机概念和基本理沦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将心理学中的一般动机概念与刑法学中的犯罪动机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犯罪动机所独具的特点和功能;并从犯罪动机形成的角度出度,提出了犯罪动机的性质应当具有的刑法评价。同时,对犯罪动机不明显问题的实质进行了考察。综合前述研究,并结合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犯罪动机的刑法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立诚 《法制与社会》2012,(36):210-211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是近代哲学核心问题之一.从事实与规范概念分析的视角,可以对刑法学中的犯罪、行为、违法性等重要概念进行分析与梳理.罪刑法定主义作为现代刑法学体系的基石,要求刑法学概念从事实层面发展向规范层面,并进行某种程度的折中.  相似文献   

20.
从犯罪的刑罚学到刑罚的犯罪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寻刑法学发展的思想轨迹,从前科学时代的犯罪与刑罚、犯罪的刑罚学、刑罚的犯罪学、刑罚的犯罪学的研究趣旨等四个层面,揭示了刑法学发展的规律:人类对犯罪的认识,引导着刑罚的理性;刑法科学,已从犯罪的刑罚学迈向刑罚的犯罪学,并且必将日益投身于犯罪学。指出,刑法学在步入刑罚的犯罪学的今天,应当至为关切与犯罪原因的不同特征相适应的犯罪人类型及其相应的刑事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