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现就全面加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重大意义1.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是贯彻中央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已经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更新和培养环境资源司法理念,将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资源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和保障环境资源法律的全面正确实施,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在过去已形成了“刑事为主、民事为辅、行政短腿”的内部格局,其改革的基本走向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化.基于地方改革成果判断,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的内部体制将定格为“三审合一”模式.将已归队的林业审判机构改造为生态环境保护审判机构,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的完善.相应地,将森林公安改造为脱离行业控制的生态环境警察,专司生态环境保护刑事案件侦查之责,能够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外部体制的下游体制.  相似文献   

4.
花蕾 《中国审判》2021,(5):46-49
从远古涌向未来,长江、黄河奔腾万里,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4次考察黄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坚持理念、统筹协调、系统治理……人民法院只手朝夕,以司法之力护航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绿色传奇。  相似文献   

5.
吴琪 《中国审判》2021,(4):56-57
下好疫情防控“先手棋”,“互联网+立审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坚持审慎善意文明司法理念,保障纾困惠企司法政策得以有效落实;打好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组合拳”,司法便民利民举措不断完善……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人民法院各项司法保障服务大局工作稳中向优。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25日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简称“三五”纲要)。本文结合“三五”纲要及全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措,论述了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生态修复性司法模式的实践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修复性司法在各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不断加强,我国环境司法领域也正在引进修复性司法理念并尝试进行本土性的改良。生态修复性司法理念弥补了原有环境司法中只注重惩罚不注重激励、只注重保护不注重修复的弊端,并借助制度的顶层设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美丽中国梦。目前,我国生态修复性司法制度的实践类型主要有政府运行模式、法院运行模式和第三方市场运行模式。对三种运行模式从理论及实践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完善我国生态修复性司法制度的现实路径,以期实现修复性理念在环境司法领域的改良与构建。  相似文献   

8.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在司法体制改革整体框架内具有基础性地位、标志性意义和全局性影响。2015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印发《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辅之以法官员额制、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等配套改革举措,搭建起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基本制度框架,相关制度成果已纳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相似文献   

9.
刘季幸 《中国审判》2014,(10):32-3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人民法院的使命依归。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再要环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人民法院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破解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提升司法公正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磊 《法制与社会》2014,(10):109-110
加强生态司法、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是当前社会关注一个重要议题。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论是环境犯罪适用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具有可行性;"轻微性"和悔罪表现是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适用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