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余华 《唯实》2007,(9):122-124
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是铺就社会和谐的基石;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改善企业管理、提升劳资互利共赢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根基;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工会应发挥主导作用,夯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薛冷艳 《奋斗》2014,(5):44-45
为大力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全总启动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规划,现在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80%以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重点是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的同时,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求贤》2010,(10):54-54
为了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为.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日前。天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分总则、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工资集体协商内容、工资集体协议、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33条。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劳动关系双方的协商来确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的推动力度加大,但在实效性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在当前经济和劳动关系形势下,我们应该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放在现有的政治体制框架内来探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问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它弥补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缺陷,抓住了行业共性问题,双方地位对等,协商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5.
正工资是劳动关系双方物质利益的焦点,是劳动关系最实质的核心问题。加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协调和稳定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总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两个普遍"的推行上,通过出台各种法规和政策,保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在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为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但从目前推行的具体情况看,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中,工资集体协商仍然存  相似文献   

6.
<正>从今年8月至12月,农七师一三一团围绕劳动关系和谐、环境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三位一体"目标,在全团47个基层单位中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此次竞赛活动主要围绕劳动管理制度健全,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并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其协商充分,程序规范,内容具体,标准量化,可操作性强,集体合同履行率100%,职工满意率95%以上;建立工资分配平等协商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  相似文献   

7.
<正>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影响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主要因素就是员工的劳动报酬问题,因劳动报酬问题引发的劳资矛盾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主要矛盾之一。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协调劳资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建立小微企业工资支付、管理等制度,不断深化小微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的问题,确保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一、小微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农二师工会以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扎实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作,工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师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把"两个普遍"纳入全师发展大局,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力保证农二师党委始终把劳动关系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推行"两个普遍"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  相似文献   

9.
正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国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的自我约束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在各地表面繁华的背后并未取得显著成效,仍然面临种种现实的困境,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罢工甚至更为恶性的劳资冲突事件,说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与完善。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面临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新都区以创建工作为载体,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方协商等制度建设,着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成都市新都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由新都区人社局牵头,确定了政府牵头、三方协调、各界支持、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形成了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四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和谐是平等基础上的利益协商、调整、让渡,是劳资“共赢”,是企业与相关利益群体“共生”。通过确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价值取向,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能代表劳动者权益的真正工会,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并逐步推行企业劳工标准认证等举措,构筑协调、合作、共赢的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与其它社会关系和谐一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在劳动关系领域要着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矛盾疏导和预警机制,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模式,实现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共进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各级工会以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抓手,以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以协助党政改善民生为补充,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有效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服务了企业的科学发展,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为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要求,农十二师昌平矿业公司工会代表职工方最近向公司行政方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并起草了《企业工资集体协议书》。  相似文献   

15.
为努力实现单位与职工的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今年,农七师一三一团工会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竞赛活动。竞赛的内容主要有9个方面;一是劳动管理制度健全,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劳动合同内容合法、全面、管理规范,并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二是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应协商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9日,一师、阿拉尔市为更好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和工商联、国资委联合召开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此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师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深入开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企业与职工双方利益的共赢,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国资委和工商联重点  相似文献   

17.
在"强资本、弱劳动"表现较为突出的市场经济中,更加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外资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存在劳动强度大、克扣工资现象严重,忽视劳动保护、职业危害严重、工伤事故频发,劳动合同随意性强劳动契约内容不对称等问题。应从加强劳动立法、强化国家对外资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加强外资企业集体谈判和劳资协商会议制度,开展公司社会责任运动、促进劳动关系规范和协调等角度促进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议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影响并决定着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如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制度管理、积极发挥工会作用等,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作用,存在法规制定不到位、执法和司法投鼠忌器、保障监察人员严重失职、推进集体协商重指标轻实效、对劳资双方重管理轻服务、对社会力量重管制轻引导、对争议重处理轻预防等不足。其主要成因是:劳资博弈格局存在宏微观差异、劳动执法与短期GDP增长激励不相容、执法人员存在自利和腐败行为、集体劳动关系社会基础较弱、经济调节和扶助不力、担忧非政府组织异化、忽视争议预警机制建设。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府需要加强劳动法治建设、完善官员政绩考评体系、打击政企合谋侵权行为、提升集体协商实效、优化经济扶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全利益表达和争议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劳动者的隶属关系。企业拥有用人的自主权,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职工成为弱势群体,企业处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导地位。因此,企业依法履行其法定职责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保证。根据目前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应加强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引导,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