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的国情,引导我们科学地分析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1979年3月,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定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1月,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这篇讲话中又说:“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邓小平同志的科学论述,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第一次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再次重申“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具体说明了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理想、道德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征,阐明了在初级阶段必须遵循的原则,制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平文选》中,贯串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思想。中共中央在《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看重学习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 ,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并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描绘出宏伟的蓝图、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一、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明确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早在 1979年初 ,邓小平就提出 :“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地理解实事求是李沛君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二大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科学结沦。正确而又全面地认识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当时的提法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还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什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什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想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是专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能否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直接关系到四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首先,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邓小平同志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可以说,中国特色就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而不生般硬套别国的做法。如果不承认我国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会盲目乐观,急于求成,不顾中国客观实际,空想未来,贸然前进,到头来,建设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廉政建设、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迫切的愿望。党中央历任的领导都很重视反腐败斗争。我们从《邓小平文选》中看到。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中国要出问题也出在党内;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小平同志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轨道上,从此,使我们走了一心一意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宝钢建设正是在这时候走到了这条全新之路。回顾宝钢建设十五年来的历程,我们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倍感亲切.正如宝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朱尔沛所说的:“宝钢是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2.
十年浩劫给我们的社会道德风尚带来了严重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 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依据小平同志的论述,道路问题是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道路,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末,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最近,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的新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深切地感到,小平同志对这条道路的总体构想,作了深刻的论述。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他在同日本朋友的一次谈话中,就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从他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14.
十四大报告的第四部分一开始就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快更好,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 我想就十四大报告第四部分所提出的五项任务,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建设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最近,他在同外宾的一次谈话中又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当前,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对于我们坚持党的三中全会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应当肯定邓小平同志所做的这个“基本结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应当肯定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做了艰辛探索的,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的曲折,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但在这个“基本结论”上是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的。在纪念党的建立七十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验经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同民主革命时期一样,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艰苦过程,发生过右的特别是“左”的失误和挫折。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左”的错误,使党的各项工作重新回到毛  相似文献   

18.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开拓和发...  相似文献   

19.
党和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解决土改后中国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从理论上指出了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农村经济必须向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并在实践上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社会化的  相似文献   

20.
"走自己的道路",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式道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最终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科学总结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追溯和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