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杨家岭礼堂专门为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长篇报告(论思想意识修养部份)。当时我在马列学院二班学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上的修养,基本上就是:“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级阶的、人民的、  相似文献   

3.
《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是刘少奇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为学员所作的演讲,随后发表在《解放》周刊第82、83、84期上.此文是刘少奇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全文4.8万字,论述了九个问题:一、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二、作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三、共产党员的修养和群众的革命实践;四、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是统一的;五、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六、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七、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举例;八、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来源;九、对待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态度,对待党内斗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刘少奇不仅十分重视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而且善于从每个党员应该怎样加强自己的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修养,以有效地贯彻执行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从而创立了党性修养理论,为党的建设理论作出了自己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钱逊 《前线》1964,(22)
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个人主义思想是根本对立的,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就要克服和肃清个人主义思想。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说:“我们在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一回什么事呢?我认为这在基本上就是每个党员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但是,冯定同志在《共产主义人生观》等书中,却是打着共产主义的招牌,贩卖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货色。  相似文献   

6.
<正>《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著作源于刘少奇同志1939年7、8月间在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所作报告的讲稿。在题为《党员思想意识的修养》的报告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概念,并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修养、修养具体指什么以及加强的方法等内容。报告紧贴实际、深入浅出,受到了学员欢迎、引起了较大反响。后来,刘少奇同志将这次报告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了一篇文章。毛泽东同志在阅读后,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建议尽快发表。  相似文献   

7.
芙蓉国里两巨星──毛泽东与刘少奇杨亲华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名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之间的相识交往和结下的友谊,为中国现代历史写下绚丽多彩的一笔。然而,在他们的晚年,两人之间却发生了巨大的冲突。毛泽东对刘少奇的看法和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刘少猷和刘少奇曾先后任过中共满洲省委第四届、第五届书记。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达到打倒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政治需要,他们利用刘少猷和刘少奇名字的一字之差和刘少奇曾接替刘少猷之后任满洲省委书记,加之人民群众不甚了解这段历史的缘故,偷粱换柱,先是否定刘少猷其人,继而又说到刘少猷是刘少奇;然后把刘少猷打成“叛徒”,再把罪名强加到刘少奇身上,制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冤案。刘少猷即刘平楷,云南省彝良县人,少猷是他在革命活动中的曾用名。1923年前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京汉铁…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曾经指出:“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停止了。”刘少奇进一步阐述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具体分析了党内产生矛盾和思想斗争的深刻的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他指出,由于剥削阶级的影响,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影响,由于工人阶级本身有不同的阶层等原因,就容易产生各个党员之间思想意识。观点习惯的差别,就容易产生各个党员在某种程度上不同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以及对于事物、对于多种问题不同的认识,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就使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就引起党内许多不同意见、不同主张的分歧和争论,…  相似文献   

10.
正从延安时期邓力群按组织安排接刘少奇去马列学院讲课时开始,二人结识,此后,刘少奇的言行对邓力群的影响很深,邓力群也深受刘少奇信任,并且曾在刘少奇身边工作,二人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刘少奇论修养的报告深深影响邓力群1937年邓力群到延安后,进中央党校边学习边工作。1938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时,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马列学院。邓力群被调入马列学院。学习了三个月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17):37-38
党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优势,这是因为: 首先,它是内在的、深层的、本质的优势。党的旗帜不变,党的纲领不变,党的原则不变,一句话,党的整体性质不变,我们党的党性就不会也不可能变。对每一个党员来说,党性是管总的,是决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道路的,是从根本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刘少奇曾经说过:人的言论行动,都是由人的思想意识来作指导的,而人的思想意识又常常是和他的世界观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党性对于共产党人具有根本的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8,(12)
1949年7月,党中央秘密派出了以刘少奇为首的代表团前往苏联,与斯大林和苏共中央进行会谈,磋商和决定一些重大问题,并为毛泽东访苏作准备。这次访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少奇同斯大林共会谈了5次。斯大林问刘少奇:“我们妨害过你们没有?”刘少奇说:“没有。”斯大林说:“妨害了,妨害了。我们对中国不大了解。”斯大林说这话时,态度非常严肃,深感内疚。  相似文献   

13.
△凡涉猎过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刘少奇是我党白区工作的杰出代表。然而,他参加长征的这段经历却鲜为人知。其实,刘少奇也是红军长征的领导人之一。他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参与了长征路上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表现了敏锐的洞察力和特有的政治远见,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下称《修养》)中指出:“如果不开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经常地揭发和纠正各种缺点和错误,不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不进行党内斗争来克服党内的分歧……那么,就不能正确地教育党、教育阶级、教育群众。”毛泽东同志也强调:“党内不同思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16.
刘昌孝 《湘潮》2011,(6):1-1
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古代的炎帝、蔡伦,近现代更是仁人志士辈出,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沈鹤 《党的文献》2017,(2):119-121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12日.是刘少奇逝世40周年纪念日。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是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都成为革命历史文献。刘少奇的著作和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刘少奇遗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李宗彦 《新湘评论》2014,(13):49-49
据刘少奇秘书回忆,有一次在家里,工作人员向刘少奇报告工作,喊了一声委员长,刘少奇不搭理,等叫到第三声“委员长”时,刘少奇说“以后不要这样叫了,叫同志多顺口啊!”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刘少奇担任多个要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称呼他“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20.
包雯淑 《党史文苑》2011,(20):37-38
刘少奇的法制建设思想是其整个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刘少奇法制思想形成脉络的探析,以及对于他法制思想特点的论析还比较少见。本文就刘少奇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探索轨迹做了简要的梳理,并分析归纳出了刘少奇法制建设思想的特点,探讨了刘少奇法制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