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弼时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1940年初到1947年初,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七年时间。在这段时期,任弼时襄助毛泽东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负责调整机构,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参与领导延安整风运动,筹备与主持党的七大,指导重建青年团,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1947年3月,国民党动用34个旅25万人的兵力,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的指挥下,进攻陕甘宁边区。3月18日,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29日至30日,在枣林沟会议上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工作;刘少奇、朱德等向华北转移,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担负中央委托的任务。随后,4月11日,又决定由叶剑英、杨尚昆等率中央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到山西临县,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在陕北转战了371天之后,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  相似文献   

3.
正1947年3月,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对解放区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进行了重点进攻。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29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举行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区人民解放军作战;由刘少奇、朱德等率一部分中央机关转移到太行,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任弼时与转战陕北中的电讯工作罗青长1947年3月,党中央从延安撤出后成立了中央前委、中央后委和中央工委。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组成的中央前委,肩负着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重任。前委留在敌情严重、条件艰苦的陕北,在十倍...  相似文献   

5.
1945年春,邬吉成被选调至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保卫工作,后留延安从事中央的核心保卫工作。期间,他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站岗。在中央前委转战陕北期间,邬吉成的主要任务是随卫毛泽东。1948年春,邬吉成随中央前委转移西柏坡,后又随中央机关转至北京。  相似文献   

6.
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根据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央政治局三月清涧会议决定:以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留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丁委到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西柏坡一带驻守,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从延安到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住一块。毛泽东住的东面是任弼时,再隔一个过道就是周恩来。当时,除毛泽东外,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首长都还没有配备警卫班,外出时只有卫士跟随。对此,毛泽东向我们警卫班的战士讲过这样的话:“如果谁看见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外出,你们谁就主动跟着去负  相似文献   

8.
<正>1938年3月5日清晨,一辆卡车从延安南门驶出,向西安进发,车里坐着任弼时夫妇。化名陈林的任弼时,将转道兰州、新疆,前往莫斯科,肩负着与共产国际联络和交涉的重任,开启他的红色使者之旅。勇挑重担维护核心为什么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如此残酷紧张的情况下,派正在前线工作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去莫斯科呢?这是因为1937年11月29日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13,(2):70
1947年3月,胡宗南率兵23万围逼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撤离延安。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等转移至河北平山西柏坡。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及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毛泽东起草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消灭国民党军队154万。  相似文献   

10.
任弼时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全党享有崇高的声誉。从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他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栉风沐雨,转战于陕北的山山水水,“在世界上最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周恩来语)。毛泽东在回忆一生中他最辉煌最得意的解放战争时也曾说:“胡宗南进攻延安以后,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发现刘胡兰是个好典型1947年3月11日上午,在美军观察组和外国记者刚刚撤离不久,国民党空军就对延安狂轰滥炸。13日,胡宗南以15个旅的兵力,分两路向延安进攻。人民解放军在历时7天的保卫战给敌人大量杀…  相似文献   

11.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延安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随后,党中央决定,由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委去晋察冀开展工作,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的前委、叶剑英、杨尚昆组成的后委遥相呼应。我当时在中央军  相似文献   

12.
1947年春,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的企图失败之后,便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延安。3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为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委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后委),进驻晋北地区,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和参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林基路在新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地方实力派盛世才建立了统战关系,盛世才要求中共派干部帮助他。1938年,党中央从延安抽调部分干部,分两批从延安出发,到新疆担任各种职务。第一批林基路、李云扬、杨梅生3人,随任弼时一道于1938年3月10日到迪化(今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4.
194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了关键时刻。3月29日晚至30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和中央首脑机关转移到陕西北部清涧县石咀驿附近的枣林沟。在这个小山村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议,研究了中共中央领导的分工和中央机关的行动。会议在郑重讨论之后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比较精干的机关留在陕  相似文献   

15.
关系抗战全局的战略性建议──读任弼时关于八路军情况向中央的报告章学新1938年2月中,中央军委前方委员会常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从山西抗日前线回到延安.1937年9月,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以后,以机动、果敢、迅速、秘密的运动战游击战,首战告捷于平型关,...  相似文献   

16.
1940年3月26日,任弼时结束了在共产国际近两年的工作,与周恩来、邓颖超、蔡畅、陈琮英等人一起回到延安。当时延安形势危急,党内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的归来让毛泽东倍感欣慰。由于此前的工作成绩与能力,任弼时很快被委以重任。1940年五六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任弼时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虽然决定没有立即公布,但此后他便开始履行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职责。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宣布了对任弼时的任命。此后,任弼时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但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职务一直没有卸任.直至1949年因病休养。  相似文献   

17.
1931年4月,王稼祥与任弼时、顾作霖一起,作为中央代表团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王稼祥到中央苏区后,在同毛泽东的接触和交往中,认识到毛泽东所代表的路线是正确的,逐步地从第三次“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公开地站到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上来,从瑞金到延安,  相似文献   

18.
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数十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矛头指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扬言要摧毁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缉捕中共要人。我党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暂时撤出延安城。领导机关和负责人分散。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位中央书记和部分机关留在陕北,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指挥西北和全国的反蒋自卫战争。以刘少奇、朱德两位中央书记为首,有董必武  相似文献   

19.
1946年7月21日,晋绥根据地创始人、八路军120师政委、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关向应因肺病在延安逝世,年仅44岁。 噩耗传来,晋绥500万人民缠黑纱一周致哀,延安 《解放日报》发表中共中央讣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  相似文献   

20.
1946年11月,任弼时的长女任远志、次去任远征从湖南老家来到在延安工作的父母身边。不久,远志进了延安中学,远征进了“抗小”。延安中学和“抗小”离任弼时住地不远,她们回家吃住都很方便,可是任弼时不同意。他说:“还是让她们住在学校里好,可以得到锻炼,学会独立生活。”任弼时让她们住在学校,吃延安当时规定的三种伙食标准中的最低档──大灶。由于远志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初到黄土高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入学不久就病了。延安中学及时通知了家里,任弼时也知道了,可是他既没有来接,也没派人来看。远志吃不下饭,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