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国初期,城乡居民之间的迁徙基本上是自由的。1953年以后,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逐步形成严格控制迁移进城落户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迁移进城落户控制是通过颁布行政法规和具体政策、制订各种计划控制指标的办法实现的。近30年来,全国和各地推出了许多打破迁移进城落户限制的举措,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户口迁移难的问题。我国现阶段还不具备完全实现迁徙自由的条件,只能坚持秩序、效率的价值取向,逐步放开迁移进城落户限制。  相似文献   

2.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制度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造成这种差距态势的原因在于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不同的分配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以及城乡不同的财税制度都从不同的角度促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并使之不断扩大。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就要求实施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制度安排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粮食流通体制、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和现行的财税体制。  相似文献   

3.
城乡分割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多层分割中最突出的问题,不仅导致我国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影响就业难题的解决和经济快速发展,而且阻碍了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制约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即在加快健全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有利于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地认可.在当今城镇化迅速发展过程中,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把城乡人口分成利益上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身份上的等级差别.随着法治国家的不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已势不可挡,借鉴国外保障迁徙自由权和改革户籍制度的经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实路径,需要宪法和法律层面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废除二元制户籍制度格局,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同样的教育政策.这不仅是迁徙自由的应有之义,也是宪政平等理念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偏向制度使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土地利用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不合理的城市倾斜。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指出这一制度形成、维持甚至强化的根源是我国农民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缺少代表自己利益的农民利益集团。城乡均衡的制度安排和建立农民利益集团来战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从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弊端日益明显,从法理上进行分析存在许多违宪、违法问题:(1)违反了宪法的基本原则;(2)为公民设定了法律之外的义务;(3)违反了行政许可法;(4)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从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出发,应当以<居住证>取而代之.<居住证>的特点:非强制性,非歧视性,权益性.  相似文献   

7.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实施暂住证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动人口来说,暂住证是其外出在暂住地临时合法居住的身份证明,是暂住人口在暂住地租赁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是保护暂住人口受教育权利和提供劳动保护的必要措施;对政府管理来说,暂住证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管理,是劳动就业管理的信息平台,是计划生育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加强流动人口教育的重要基础.正因为暂住证制度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目前仍应保留,不能取消.国外的流动人口管理实践也告诉我们,对流动人口实施暂住证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二者关系如何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2年福建省县域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城镇化率和时间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县域城镇化率低于0.429前,城镇化率的提高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在城镇化率高于0.429后,城镇化率的提高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就实证结论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并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玲  金成武 《理论前沿》2009,(15):10-12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高于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多地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多地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强化社会紧急救助,为农村进城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和创业,对于减少收入不均等程度和增强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术界对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概念的基本理解,可以判定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行为的法律性质不是行政许可而是行政确定,行政许可法对颁发暂住证不具有约束力.实施暂住证制度,不仅有全国性的法律规定,而且有许多地方性的法律规定,其法律依据是充足的,并且与宪法、行政许可法不相冲突.暂住证制度目前仍应保留,但需要在立法上对证件名称、颁发范围、收费制度、查验制度等问题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表达自由是各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是国际人权运动重点争取和保护的基本人权。表达自由有利于促使公民自身内在与外在的和谐,有利于公民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公民有效地参与社会的运行。表达自由也有利于宪政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使政府忠实地履行职责,有利于宪政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在当今社会,如何保护表达自由得以真正实现,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法治国家实现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社会权利与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均等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社会权利是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依据。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距。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远远落后于城市,实际上是剥夺农民的社会权利。实现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城乡一体化治理,就是优化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即相应地构建均等供给的户籍制度,打造均等供给的治理平台,建立均等供给的财政体制,形成均等供给的多元结构。在城乡一体化的前提下,均等供给社会性公共产品,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3.
缩小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滞后和转换的方式 ,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农村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即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宏观制度改革 ,逐步取消城乡隔离的歧视性社会经济政策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积极效果,为经济良性发展打下基础。但人工智能技术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可能对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受户籍制度与优先发展工业等政策因素影响,国内城市劳动力技能水平优于农村,且国内收入差距主要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展现。使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信息构造衡量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省级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给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压力,着力解决再就业问题,共享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实现人、技术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社会和各国宪法中,迁徙自由一直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得到保护。1982年宪法没有恢复1975年宪法删除的公民迁徙自由条款,我国公民迁徙自由经历了肯定——否定——松动的过程,迁徙自由条款的发展变化是和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新形势下,保障公民迁徙自由、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成为越来越紧迫的要求。恢复迁徙自由在宪法中的地位,废除户籍登记条例,制定新的户籍法,为保障公民迁徙自由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反思及走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与其他外向型现代化国家不同的城乡“二元”结构,“二元”结构的存在虽然保障了工业资金的积累和工业体系的建立,但也给我国带来了城乡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诸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比照城市化对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功能的经典理论阐述后,提出了在我国存在城市化失灵的客观性: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净流失、农民人力资本增长缓慢和农民工群体的存在。城市化失灵是造成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在实证检验部分证实了笔者的假设。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两个主要方面。 2 0 0 0年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0 .4的标准。2 0 0 1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之比已经达到创记录的 2 .90∶1。收入差距及其扩大会带来某些负面后果 ,甚至极大地危害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但是合理的、适度的收入差距往往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9.
杨劲 《理论前沿》2004,(18):39-39
城镇化已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当前要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与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首先要进行户籍制度创新。要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尽快废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可以完全打开城门,让农民自由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已开始迈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把握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抓住机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经济模式,尽快缩小云南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失时机地推进云南二元结构经济向稳定增长的工业化发达经济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