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方都是A家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访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方代表、外经贸部条法司副司长张月姣本刊记者赵忆宁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终于在2月26日落下了推幕。这场全世界关注的经过20个月九轮磋商的谈判,中美双方为此作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双方达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协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知识产权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经济贸易活动中,在科技和文化交流中,人们开始重视用知识产权规范行为,保护自己。大量知识产权的民事纠纷和新闻媒体的渲染,使人们对知识产权不再感到陌生和事不关己。中美关于知识产权谈判的风风雨雨及其对市场贸易戏剧性的牵动,更使人们对知识产权刮目相看。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有关法律知识普及不够,因此公民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因素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杠杆。在…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9,(47)
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长达13年的关于中国“入世”(1995年以前为“复关”)问题的中美双边谈判终于落下帷幕。国内外舆论对此反应积极,普遍认为这一协议体现了“双赢”原则,不仅对促进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有利,对世界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中美达成协议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说是最关键性的一步。世贸组织虽有134个成员,但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同美国结束谈判实际上清扫了中国加入WTO的最大障碍。这次谈判,江泽民…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15日 ,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个振动全球的重大事件 ,对中国来说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决策 ,而是一个影响广阔而深远的战略决策。(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拖了13年。去年4月 ,朱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在华盛顿没有谈成 ,11月 ,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北京却谈成了。这是为什么?中美两国政府和领导人 ,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从发展中美关系的战略高度出发 ,非常重视这一谈判。中美两国发表的新闻公报指出 :“中美两国…  相似文献   

5.
1月 1月21日,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联合委员会自1988年中断以来召开的首次会议。会议是在美方提议下恢复的。 双方就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最惠国待遇以及中美知识产权、劳改产品和市场准入的3个谅解备忘录执行情况及多边开发机构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月 为期两天的中美关于中国“复关”问题第八轮双边磋商,于2月22日结束。这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中美双方就此问题的第一次双边磋商,双方代表团就中国恢复关贸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37)
1979年2月8日,中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双方就澳门问题达成原则谅解,肯定澳门是中国领土,目前由葡萄牙管理,适当时候通过两国友好协商解决,解决之前维持现状。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在接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指出,“澳门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一国两制”。1986年6月30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第一轮谈判在北京举行。双方再次确认中国对澳门拥有主权。没有主权之争,是中葡谈判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最大的区别。1987年4月13日,经过9个月共4轮的谈判,中葡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中美之间关于中国加入全球最大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正式结束,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和加快了进程。据专家预计,中国可于2000年上半年加入WTO。加入WTO,未来中国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将是这种机遇和挑战面前的排头兵,必将引起一场里程碑式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体系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该怎么办?本文拟在中国加入WTO后企业…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思路李冬久一香港问题是英国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需要中、英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中英谈判以什么为前提,在什么框架下谈?邓小平为此作了精心的谋划。首先,邓小平确立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前提———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专电 11月20日,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同时宣布,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已就有关欧共体削减农产品补贴问题达成协议。一场一触即发的大西洋两岸贸易战得以避免。人们普遍松了一口气,希望这次突破能使搁浅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在今年底前顺利结束。 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说,“我们已避免一场可能发生的贸易战,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十分高兴地宣布,美国和欧共体已就一项农业一揽子交易达成  相似文献   

10.
杨静  陈亮 《理论探索》2019,(2):92-99
G20峰会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在贸易战方面达成了暂时休战的共识,也为我们反思2018年应对贸易战政策手段的得失留下了时间。中美贸易战日益呈现出与20世纪后期美日贸易战相似的特点。日本虽在贸易战前期应对策略得当,加速了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也在90年代初因为应对策略不当而陷入"失去的十年",其"先胜后败"的教训尤其值得我们警惕。当前我们应以美日贸易战中日本的应对策略为鉴,吸取日本应对贸易战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加全局的意识、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理性的方法应对贸易战。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1,(51)
最近举行的中美保护知识产权谈判,一波三折,前景未卜,引起了世人注目。 11月21~26日,应美国政府邀请,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吴仪率中方贸易代表团赴美谈判。中国代表团从维护和发展中美  相似文献   

12.
魏廷琤 《党政论坛》2011,(22):30-30
1979年,当葛洲坝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后,水电部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建三峡工程的报告,建议尽早决策。这时正值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这一年,中美两国相继签订科技合作协定、水电开发和有关的水资源利用议定书。中美两国准备再次在三峡工程建设上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中美知识产权较量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美国步步紧逼,无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程度,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态度《瞭望》新闻周刊获悉,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避开了双方极为敏感的知识产权问题。避开不等于不谈,中美将于6月5日至8日在日内瓦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出版物市场准入问题进行双边磋商。中美双方围绕知识产权的较量,实际上历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问题。接受  相似文献   

14.
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中 国始终依照国际法和中 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来慎重处理这一外交问题。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允许美方肇事机组人员离境,这一做法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但美方在机组人员回国后,美一些高级官员却无视事实、颠倒是非,发表一些极不负责任的言论,这是不严肃、也是极不负责的,无助于最终妥善解决问题。 这件撞机事件尚未完结。中美两国4月18日开始就美侦察机撞毁中方飞机事件及其它相关问题开始举行谈判,中国希望这一事件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不希望中美关系因此事件久拖不决而进一步受影响。但能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既善于把本质与非本质、主体与非主体的东西区别开来,又善于在坚持本质和主体的前提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毛泽东当年谈到邓小平时,说他“棉里藏针、柔中离刚”,就是指他有强烈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并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做到了二者的统一。邓小平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于他构思“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始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领会。一是在中央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中,坚持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原则立场。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解决1997年以后香港采取…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6,(12):44-44
上海合作组织由“上海五国”发展而来,而后者又是从中苏边境谈判发展而来。1991年。原苏联解体后,各加盥共和国纷纷独立。根据国际法的继承原则。新独立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均承认早先中苏边界谈判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边界谈判继续进行,只是谈判主体由解体前的中苏两国变成了中国和这4个国家。随着谈判的不断进展,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边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五国元首于1996年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并于1997年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此后。元首的这种年度会晤形式被固定下来上,轮流在五国举行。由于首次会晤是在上海举行的。因此后来被称作“上海五国”机制。  相似文献   

17.
董向 《瞭望》1984,(35)
最近一个时期,苏联和美国就防止宇宙空间军事化谈判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外交宣传战。六月二十九日,苏联向美国正式建议于今年九月十八日在维也纳就防止宇宙空间军事化举行谈判。美国当天即表示同意,并要求讨论关于恢复两国战略武器和欧洲中程导弹谈判的问题。七月一日,苏塔斯社受权正式发表声明,指责美国政府为会议提出了先决条件,企图用战略武器和欧洲中程导弹谈封取代防止宇宙空间军事化谈判的主题。美国则宣布,美国参加会谈不带任何先决条件,但它同时将提出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这对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将知识产权列为世界贸易体系三大支柱之一,作为发展世界贸易的核心,制定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严格执行Trips协议将是中国的义务,而我国知识产权法必然面临着进一步与Trips协议相适应和协调的问题。因此,中国如何实现作为WTO成员应有的权益和履行WTO法中的Trips协议,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知识产权法律权益,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在Trips协议框架下世界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Trips协议…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当葛洲坝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后,水电部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建三峡工程的报告,建议尽早决策。这时正值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这一年,中美两国相继签订科技合作协定、水电开发和有关的水资源利用议定书。中美两国准备再次在三峡工程建设上进行合作。但好事多磨,中美合作还没有正式开始,就险些夭折,甚至出现影响到三峡工程是否上马这样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隐匿着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问题,再加上选举政治乃至大国战略,使得这一争端成为两国经贸博弈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