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6,(22):42-42
现在流行一种幽默方式叫做讲“冷笑话”。说起冷笑话的起源有这么个故事:小企鹅有一天问他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当然是企鹅。”小企鹅又问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是企鹅啊,怎么了?”“可是,可是我怎么觉得那么冷呢?”有点无厘头,有点无聊,说的好听一点,有点后现代主义。现代人讲那些原始的笑话讲的腻了,听的烦了,就想出了这些冷的东西了。冬天到了,说几个冷笑话给大家听,不知道您适应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你可曾记得这一段笑话:一位过路人在客店留宿,吃了店老板的一只熟母鸡。由于他没有带足钱,欠下了这只鸡的帐。三年后,这个人又路过这个客店,向老板还钱,老扳拨弄了好一阵算盘,要他还五百只鸡的钱,客人与老板论理,老板说:如果三年前你不吃掉我那只母鸡,它就会生许多蛋,蛋可以孵小鸡,小鸡长大了又可以生蛋……那人没法子,最后找阿凡提帮忙才打赢了这场官司。煮熟的鸡自然不会下蛋,但如果借出的是活鸡呢?实际上,现代企业的很多“老板”都懂得向银行借“鸡”生蛋,以蛋还钱的诀窍。但这个“鸡”可不是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1990,(11)
据说清朝时候,乾隆皇帝微服出巡,人家问他的职业,他说:我在京城开帽店,专卖官帽的。确实,封建皇朝的一切官职,可以说皆出自皇帝,而皇帝本人是万人之上,哪里还可以升官,又何必追求升官呢?但是,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是一个典型的“升官迷”,他不满足于封赏臣下的官职,而要自己参与角逐。好好一个皇位还不满足,要把自己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多顶官帽玩玩也罢,但他还要  相似文献   

4.
甄静慧 《南风窗》2014,(4):82-84
<正>王志纲是那么在意外界对他的认知是否与自我认知一致,他会通过不断"纠正"你,以体会完整的自我价值与尊严。他并不否认,这与人生经历所带来的创伤感相关。"很多人认为我是策划大师、营销大师,甚至和我攀比,我耻于和他们为伍。"王志纲声调突变,"我哪里只是一个做营销的人呢?我哪里只做房地产呢?"接受采访的大部分时间他略微侧身,抱着手臂—掌控与防御兼具的姿势。但诠释自我时他会激动,音容动作乃至空气都突然呈现出剧烈变化。15年前独立策划人王志纲很火。他有一个曲折的成名故事,从颇具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笑     
《南风窗》1998,(3)
各有所盼 有位先生在整个拳击比赛中,一直眉开眼笑 身旁的人问他:“你也是拳击师吗?” “不,我是牙科医生。” 回报 老年人问女婿:“我女儿出嫁时,假如我给她一份丰厚的嫁妆,会有什么回报呢?” 年轻人答道:“我可以给你一张收据。”  相似文献   

6.
日本千代田的保险业务员桂木一郎,录制了一段令人拍案叫绝的对话: 车祸死者:“我生前勤于行善,不做亏心事,死后应该西归极乐世界,为何来这里呢?”阎罗王:“你还不够资格到天国呀!”车祸死者:“为什么?”阎罗王:“你死时未安排好家属的生活,致使他们陷入苦难,你哪里有资格到天国!”车祸死者:“我是因为飞来横祸而死的。我并没有责任啊!”阎罗王:“假如你在生前投保了意外险,你的家属就不会坐困愁城而日子难过了。”桂木一郎请来假扮的“阎罗王”,提着录音机到处游说客户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被他拜访过  相似文献   

7.
纽约,世界名城也,名不虚传。曼哈顿,更是城中之城,它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都很特殊,包括它的骗子。比如,我在纽约就碰到过各种肤色的骗子。刚到纽约的一日,正在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内向地铁站走去,迎面过来一矮个小生。一看便知是我们的同类。他看着我迟疑地问:“你讲国语还是广东话?”“干吗?”他展开一张皱皱的纸条说:“我是新加坡人,在波士顿读书。来纽约旅游被偷。你能否给我点回去的路费?”我正迟疑地接过那破字条看时(内容与他说的一致),旁边杀过一说广东话的女子,大嚷:“别给他钱,他是骗子。刚才我已给了他3美元。”一见这女子,那小个  相似文献   

8.
曾让我们童年仰望的大雁——排成人字型队列的大雁——难得一见了。当今一辈富足的童年们,空对灰蒙蒙的天。 扛着人字的大雁消逝在哪里呢? 一个大人考问一群孩子:“树上有10只鸟,打下一只还有几只?”一个孩子说:“一只都没有了,全飞跑了。”另一个孩子的回答使大人心头一颤:“还有9只,打死的是妈妈,剩下的都不会飞。”而他更没想到的还是第三种回答:“叔叔,哪里的树上还有10只鸟?我怎么连一只也很难看到?”  相似文献   

9.
张丽,燕山星城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曾有过这样一则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着,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一定也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感觉     
近几年,来往的朋友尽是些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比我年长的朋友看不惯,就说我怎么竟跟小孩子玩得来呢?他们都很不理解。交年轻的朋友,甚少受人呵护。你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女性,就要求得到这些年轻人的珍爱和重视,又或者希望他们尊重你的自尊心。就象我曾认识的一位年轻朋友,他智力超群,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他却偏偏是个鄙视女人的家伙。记得一次吵架时他对我说:“我是不会迁就人的!”而我则反唇相讥:“你连怎样踉人相处都不会,还谈什么迁就!”跟年  相似文献   

11.
你说机会?它常常是在你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的。那天我拐入盘福酒店内的商场买东西,随口叹了句:“生意好清淡啵!”忽听身旁有位北方大汉插嘴道:“小伙子,这么说,你对这里有兴趣?”我还没来得及思索他话里的意思,他又豪爽地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 《法制博览》2011,(18):12-13
在美国时,常看“笑星”考斯比的节目。有一次他讲了这么一个笑话:小时候,他以为自己就是耶稣基督。这是因为每次他一人在家时,都要像一切小鬼一样,把屋里闹得一团糟。他妈回家时,站在门口,看到家里像发过一场大水,难免要目瞪口呆,从嘴角滚出一句来:啊呀,我的耶稣基督……他以为是说他呢。  相似文献   

13.
空间与空子     
我们的队员在哪里? 到美国5个月了。没来过美国的一位朋友给我发“伊妹儿”,问我的体会。我回复说:“如果你现在很喜欢它,一直对它说‘是’,来了之后,你会觉得它很多地方并不让你喜欢。如果你一直在对它说‘不’,亲自看看,你会说些‘是’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人仗义,却爱“挑刺儿”(找毛病)。能让他们挑不出毛病的事实在是太少了。一天晚上,一位叫万嗣全的中年男人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要做个报告,讲亚运会的重大意义。按照惯例,干这事儿总是不合算的。想想吧,面对那么许多精明过人的北京人,你还不得让他们折腾个够?! 这不,他一坐上主席台就让人“挑”上了:什么亚运会组委会秘书长,我怎么不认识?这是哪个庙来的和尚?接着,还有更“邪乎”的:怎么长这样啊,对不起观众!!! 不料万秘书长一气讲了近三个  相似文献   

15.
上班一族     
《南风窗》1993,(6)
我们时常调侃办公室主任,说他是个吝啬鬼。不是吗?领稿纸、便笺一次只准领一本.钢笔每年只准领一支,遇上报销什么的,那检查劲才够细呢……对于我们的调侃,他一概笑纳。有一天更“反击”说:“换了你,可能更吝啬,可能每次只准领半本稿纸呢。”我想他的话不无道理,我想绝大多数的办公室主任都会是个“吝啬鬼”。不是当家人,又怎知当家人之苦?一如不少女孩子在青春年少时,总幻想着有一个小家庭是多么的幸福、温馨,总以为二人世界就是不断的鲜花、美酒、烛光晚餐、嗝  相似文献   

16.
出售情书     
爬格多年,一直家贫如洗。妻常埋怨:“整夜看你爬呀,写呀,就是没见你写出多大效益来。”妻的话虽然不中听,但也是事实。如今,单位效益不好,有能耐的人都搞起了第二职业,可我一介书生,又能做什么呢?做大生意没本钱也不是那块料,摆地摊又拉不下那面子。一天,一商界朋友光临寒舍。妻又将情绪抖落了出来。朋友听后笑了笑说:“老兄,就凭你那杆情感丰富的笔,还怕赚不来活钱?这样吧,你到我的夜总会来,设个柜台,代写情书,你别小瞧这玩意,可有市场呢,不信,先试试。”  相似文献   

17.
S厂的刘秘书在“AP指挥棒维修中心”门前徘徊了好一阵,终于鼓足勇气,推门而入。“我是来修厂长的指挥棒的。”高博士问:“为什么要你来?厂长本人呢?”秘书说:“我觉得厂长指挥棒很有问题,照这样下去,我们厂非破产不可。但厂长自信得很,根本听不进下属的意见,绝对否认他指挥有误,不能想象他能亲自来修理他的指挥棒……”“唔,你具体谈谈厂长指挥棒的问题。”“我看我们厂长是在瞎指挥,这件事没干成,又干另一件;计划一改再改。比如,厂长心血来潮,要在办公室门前的那条路装暖气水管,路面填平后不到  相似文献   

18.
市公安局傅振华局长家小院。卢小影带哥哥卢小凯走入。小影:“傅局长!我把他带来了。”局长迎上来:“年轻的神经外科专家!你妹妹多次讲到你,你父亲也是我的好朋友。来,坐。”他们坐在院子里小藤桌旁。局长:“听说你父亲一直在美国讲学?”小凯:“是的,已经去一年多了。”局长:“最近通电话了吗?”小凯:“没有。他近来很忙,前不久来信说又去拉丁美洲了。”  相似文献   

19.
看了这题目,您也许会奇怪:“路”怎么能“走”人呢?有有搞错?那么就请您先听听我的故事吧! 有了人就有了路。人和路都集中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城市了。当初我还不会骑车时,天天走路。走路,这最平常的事,还能分对错?为了争分夺秒抢时间,我是“哪儿有空就往哪儿钻”。人行道若是被“走鬼”和乱停乱放的车辆占了,我就会一边骂一边走到自行车道里去。有时不小心被自行车撞了,我又会很自然地骂他们是“睁眼瞎”,“有眼无珠”。要是碰上绿灯过马路给那些右转弯的车碰着了,那我就更火:我走路又没挨着你,你惹我招我干嘛?  相似文献   

20.
南湖宾馆修好了,我被调去任所长。刚上任,周恩来总理就来视察,在司令员等军区首长陪同下到了南湖。我激动地迎上去,用双手握住总理伸出的手。总理微笑着问:“叫什么名字啊?”“陈良顺。”“哪里人?”“武汉。”“哪个区?”“江岸区。”“噢,好地方哟。”周恩来将我的手摇一摇.“二七大罢工革命发祥地么,好地方。”南湖宾馆分五个区,各区队长见总理时,总理都要问问姓名籍贯。一区队长叫黄大珍,广东陆丰人。周恩来一听便“咦”了一声,说:“打败仗的地方。”他望望大家.带了回忆的神情说:“南昌起义部队到了汕头,不行.往回走,又在陆丰被截住了……”片刻,他从回忆中脱出.说了一句:“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